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陈毅元帅的《冬夜杂咏》组诗中有这样一首优美而隽永的小诗:
幽兰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祗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虽然陈毅并没有注明此诗是为谁而做,但人们普遍认为诗中的幽兰乃是胡兰畦的化身。
胡兰畦何许人也?她为什么可以进入陈毅元帅笔下的艺术世界呢?
中外驰名的黄埔军校历史上有四个杰出的女性被后人尊称为“黄埔四女杰”,按照年龄来看,第一位是“神枪手”胡筠;第三位是民族英雄赵一曼;第四位是广州起义革命烈士游曦;第二位就是本文主人公胡兰畦。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曾为七位女性杰出人物授衔,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有为联美抗日作出突出贡献的宋美龄和抗日女英雄奇俊峰、巴云英;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是抗日女英雄额仁庆达赖、破译日军密电码的姜毅英、《战地日记》作者谢冰莹和本文主人公胡兰畦。


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胡兰畦1901年6月22日生于四川成都,她的父亲参加过反清运动,她的母亲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女性,所以,她从小就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胡兰畦当时正在成都毓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她积极响应支持北京学生的罢课运动,迈出了个人革命生涯的第一步。

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时,胡兰畦已经是名闻遐迩的大美女。四川军阀杨森的四姨太田衡秋是胡兰畦的同学,她竟然代表杨森向胡兰畦求婚,胡兰畦不畏强权断然拒绝,她宁肯在山区做教员自理谋生,也不愿被豢养起来当金丝雀。
一个青年作家在得知胡兰畦的经历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虹》,《虹》的女主人公,美丽而刚毅的梅行素,就是以胡兰畦为原型的。这位青年作家是谁呢?现代文学六大巨擘“鲁郭茅,巴老曹”之一,茅盾文学奖的创立者茅盾先生。
1922年,一个从法国勤工俭学回来的革命青年担任了《新蜀报》的主笔,写出了大量,抨击时政,思想进步的诗文,可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时万户侯,在四川的广大青年中引起了轰动,胡兰畦就是深受鼓舞者中的一个,她鼓足勇气直接到报馆寻找这位新主笔,并且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新蜀报》当时的主笔是谁呢?后来的开国元帅陈毅。

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1925年,胡兰畦经人介绍和进步青年,川军高级军官陈梦云结婚。第二年胡兰畦跟随陈梦云奔赴革命中心广州,在以何香凝为部长的中央党部妇女部工作。在广州期间,胡兰畦结识了国共两党的不少大人物,都有谁呢?共产党的周恩来、邓颖超、李富春;国民党的何香凝、李宗仁、李济深。
不久,国共两党开始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很快就打进了号称九省通衢的军事重镇武汉。
胡兰畦到达武汉时,已经改名武汉中央军校的黄埔军校正在招生,她不顾丈夫反对,毅然决然参军入伍,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女学员,大家熟知的女英雄赵一曼也是其中一员。

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后,胡兰畦和何香凝等国民党左派含悲忍愤离开祖国到欧洲考察社会救济事业。旅居德国期间,胡兰畦加入了德国共产党,而且在何香凝的介绍下结识了宋庆龄。
宋庆龄特别欣赏胡兰畦,经常请她到家中聊天聚会。1931年七月,宋庆龄的母亲逝世,胡兰畦陪她回国奔丧,二人友谊进一步加深。
同年10月,胡兰畦返回德国继续考察学习,这时法西斯势力已经开始在德国逐渐蔓延,作为德共党员,胡兰畦一到柏林就就投身到了反帝反侵略反法西斯的伟大事业之中。
1933年春,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上台,大批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胡兰畦在印发传单时不幸被捕入狱。宋庆龄得知消息后,和鲁迅等人以“民权保障大同盟”的名义,向德国驻上海领事馆提出抗议,胡兰畦在三个月后获释出狱,不久来到了法国巴黎。
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胡兰畦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回忆录《在德国女牢中》,并陆续在亨利·巴比塞主编的《世界报》上发表。胡兰畦以笔作为武器,揭露挞伐德国法西斯的罪恶行径,赞美歌颂女囚们机智勇敢,在法国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快,《在德国女牢中》被翻译成了俄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青年女作家胡兰畦的名字随之传遍了欧洲各国,同时也传回了万里之外的中国,邹韬奋、冯友兰等文化名人途径巴黎时都慕名拜访了这位为国争光的奇女子。

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在德国女牢中》还引起了苏联文学大师高尔基的关注,1934年八月十七日,胡兰畦应高尔基的特别邀请出席了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会议。在会后的大型消夏晚宴上,高尔基把胡兰畦安排在自己右边的第一个位置上,左边第一人是谁呢?苏联开国元勋之一,莫斯科市苏维埃主席莫洛托夫。
高尔基为什么如此欣赏胡兰畦呢?因为他钦佩胡兰畦反抗蒋介石反抗法西斯的勇气,胡兰畦在他心目中是“一个真正的人”。


胡兰畦虽然身在万里之外的欧洲,但时刻关注着中国的政治形势,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她回到了国内。1937年下半年,日军先后发动“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了北京和上海,身在上海的胡兰畦义愤填膺,挺身而出,于十月五日成立了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
胡兰畦的战地服务团不但担负起了战地救护任务,还发动群众组成运输队、担架队为抗日将士服务。工作之余,胡兰畦还根据将士们英勇杀敌的故事创作了京剧《大战东林寺》,上演后在抗日军民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后来,胡兰畦带领战地服务团奔赴各省战争前线进行抗战宣传,鼓舞军民的抗日热情,她还和著名战地记者范长江合作,写出了《两下店第一功》、《川军在前线》等轰动一时的战场通讯。

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1939年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胡兰畦少将军衔,以表彰她为抗日救国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她由此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当时有人向负责受训具体事宜的李济深(解放后曾任新中国副主席)表示抗议:胡兰畦不过一个弱女子,怎么可以做将军呢?李济深回答说:“以她的革命历程,要是男的,都可以做中将了!”
胡兰畦带领战地服务团到南昌慰问抗日将士时,与陈毅再次邂逅,这时他们都正处于单身状态,于是在密切交往中订下白首之盟,但是,陈毅的上级,新四军政委兼副军长项英认为如果他们二人结婚,胡兰畦的共产党员身份就会暴露,因此他主张胡兰畦留在国民党部队里,继续以少将的特殊身份为革命做贡献。

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于是,胡兰畦和陈毅这对革命情侣就在历史洪流中永远错过了,这个痛苦的经历给他们二人,特别是胡兰畦,留下了终生遗憾。
解放后,曾经的国民党少将胡兰畦被安排到北京工业学院从事后勤工作,但这只是她下半生多舛命运的开始,因为她曾长期在国民党内部的秘密战线
工作过,在此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她一次次蒙受重大冤屈,一次次遭受巨大苦难。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重新入党,这是她已是年近耄耋的老人了。

陈毅元帅笔下幽兰,茅盾笔下女主,看黄埔一期抗日女杰的传奇一生


1994年12月13日,一代传奇女性胡兰畦在成都逝世,享年93岁。胡兰畦生前在回顾自己不凡又不幸的经历时,曾经写下这样的文字:这辈子只知道赶着时代大潮走,在浪尖上奔呀、跑呀。有时被礁石碰得头破血流,也只能独自舔着流血的伤口……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