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仅近现代就涌现出了像国学大师王国维、文坛巨匠茅盾、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等,而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最早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朱生豪。带着敬仰的心情,我来到了朱生豪故居。


朱生豪故居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禾兴南路73号,现属梅湾街历史街区东片。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朱生豪故居大门

朱生豪,生于1912,浙江嘉兴人,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个人。先后译有莎剧31部半,新中国成立前出版27部,部分散失。后因疾劳成疾换肺结核病去逝,死时年仅32岁。译文质量和风格别具特色,为国内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朱生豪简介

朱生豪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既保留了莎翁原作的风貌,又体现汉民族的语言特色。读者可以在朱译莎剧中,感受到莎翁的灵性,又领略汉诗的韵味。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为止中国莎士比亚作品中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这位译莎奇才在世的日子非常短暂,32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生前 寂寂,死后成名。他死于当时的顽疾—肺结核,可以归之为疾劳成疾,再加当时社会动乱,缺食少药。他说:饭可以不吃,但是莎剧不能不译。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朱生豪病重和去世时住的房间。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朱生豪生前使用过的砚台、钢笔和穿过的棉鞋。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1937年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半衣攻入上海虹口一代,朱生豪只随身携带了这只藤箱匆匆出逃,里面装有一条牛津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少量稿纸和几件衣服。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朱生豪背后的女人,就是宋清如。宋清如出生于常熟一个大户人家,家境殷实,幼年接受私塾启蒙教育,后进苏州女中,向家里抗议“我不要结婚要读书”,于1932年如愿进入之江大学。1933年前起即常在《现代》等多种文学刊物发表诗作,被誉为”不下于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诗人。

在之江诗会上认识嘉兴人朱生豪,产生心灵碰撞。之后十年,动荡岁月,两人笔墨往来,互诉衷肠。他们恋爱9年,于1942年才匆匆完婚。那年宋31岁,朱30岁,两个人都是大龄青年了。一代词宗夏承焘为新婚伉俪题下八个字: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朱生豪去世后,宋清如母子居住的房间。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游朱生豪故居,一个让我们走近莎翁世界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游完朱生豪故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感叹人生苦短,天妒英才。好在朱生豪在他有限的32年里,为我们带来了宝贝的精神财富,“有些人活着,他巳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朱生豪他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