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汉服热的背后需要理性对待

1、什么是汉服?

根据“中国古代服饰字典”,“汉服”一词的意思是“汉族的着装”。这是一种将汉族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区分开的概念。“汉服”一词/概念并不常用在古代,可以从汉,唐,宋,明朝和中国的共和时代的一些历史记录中找到。然而,汉服最近可有点热

传统服饰:汉服热的背后需要理性对待

传统服饰:汉服热的背后需要理性对待

2、特征

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形态宽松,服装整体比较和谐。由植物提取物中的环保染料进行染色。通过不同图案来彰显不同地位。服装的样式和饰品数量,女士比男士的要多很多,自古以来女人的消费强度就要比男生大。服装的面料主要有棉、麻和丝绸,但丝绸在明代被禁止穿着(有钱也不行)。

传统服饰:汉服热的背后需要理性对待

传统服饰:汉服热的背后需要理性对待

3、汉服的兴起

服装样式3000年前的汉族服装样式在当今的中国传统时尚中仍然很流行。汉族风格以漂亮的丝绸长袍着称,每种服装都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汉族服饰保留了其简单典雅的风格。皇室成员穿着一种风格,学者和学者则穿着另一种风格,军事阶层的成员则穿着另一种风格。团体、学校等尤其是

年轻人,大部分是女性,他们正在践行汉服。互联网商务又促进了这股潮流,哪怕是在我家乡的八线小城市也很容易接触到。下到百姓,上到国家,普京在访问中国时,也受到邀请观看身着汉服的音乐表演。

传统服饰:汉服热的背后需要理性对待

传统服饰:汉服热的背后需要理性对待

4、汉服背后

  • 汉服的兴起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密不可分,体现中国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国家强,影响力大,因此成了一种民族“复兴”的符号。
  • 迅速兴起的庞大产业链,饰品、展会、文化等方面。但精品却少之又少。价格昂贵;稍微考究一点的价格动辄几千上万;相对现代服饰行动不便(还需要改良适应现代生活)。
  • 汉服的接受者大多是年轻人,年轻人对这种文化消费过程存在有不理性的现象。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停留在了表面。(淘宝数据显示,淘宝目前共有近千家汉服店,年增长速度达24.43%)
  • 传统服装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以历史为参考。目前缺少统一市场规范。商人看到利益的同时,山寨和抄袭的问题就随之而来,影响消费者欲望。
  • 服饰作为个性化的表达,上升到“政治化”的思想是危险的。
传统服饰:汉服热的背后需要理性对待


结语

规范整个市场产业链,维护健康的商业环境;汉服爱好者推崇的汉服应该在现代的基础上重新改进的产物,

需要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并非是某一时期特定的服装形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就目前市场状况来讲,汉服还是属于小众市场,需要不断完善才能让大众更好的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