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决襄阳,宋蒙两大帝国的浴血搏杀:战云密布

对决襄阳,宋蒙两大帝国的浴血搏杀:战云密布

在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战争史中,发生于宋元交际之时的襄阳大战,无疑占有极其重要且特殊的地位。这一先后让宋、蒙(元)两大帝国投入近百万部队的惨烈大战,不仅规模空前、战况空前,还是关系到南宋存亡和蒙元统一的决定性之战。不仅如此,后世文人墨客不停地用手中的笔对这场大战进行各种复盘,将人们的思绪一次又一次带回到那充满硝烟与血腥的战场之上,留下了无数佳作。这其中,尤以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最令人津津乐道,并且也让襄阳城和襄阳大战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究竟是什么样的?围绕襄阳城,宋蒙两国上演了怎样的博弈?大侠郭靖、黄蓉苦守十年,最后与城共亡的故事,又是否真实存在过?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通过《对决襄阳》这一系列,一一为大家进行解答。

对决襄阳,宋蒙两大帝国的浴血搏杀:战云密布

01

必争之城

襄阳,即今日湖北襄阳。在中国地理中,襄阳自古便有“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之称,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南北两大政权对峙之时,谁握有襄阳,谁就能够在争霸中占据主动:北方据襄阳,既可向东以图江南,又可向西驾控巴蜀;南方据襄阳,既可北上进中原,又可西征入关中。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围绕襄阳城及周边州县,先后发生过战役级别的重要战事达200多次,足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

也正因襄阳有着别处无法代替的地位和作用,南宋自打从伪齐手中夺回襄阳后,便将其作为收复中原的前进基地全力经营。之后的岳家军北伐就是从襄阳出发,一路连战连胜,差一点实现洗刷靖康之耻的夙愿。宋蒙交战之初,蒙军曾一度攻克襄阳、樊城,但因为对其重要性缺乏认识,故而未能加强守御,所以很快就被大宋战神孟珙率军夺回。随着宋蒙战争进入僵持,在四川、两淮无法取得突破的蒙军也曾想把主攻方向转移到襄阳,但因为受到西征影响,以及蒙古高层之间争权夺利导致政局不稳,这一想法始终未能付诸实施。

对决襄阳,宋蒙两大帝国的浴血搏杀:战云密布

02

悍将献策

正因为襄阳如此重要,1267年(宋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四月,蒙古南京路宣抚使刘整向大汗忽必烈进言,力主蒙军进兵襄阳,拿下这个战略要地。之前蒙军的攻宋方略一直采取由川至淮的政策,即先以重兵攻取蜀地,而后沿长江上流顺流而下直捣宋都临安——这也是西晋等诸多朝代平定江南的惯用之策。

但名将余玠主持川蜀军务时,在蜀中修筑了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致使蒙军入川的军事行动极不顺利,甚至连忽必烈的兄长、前任大汗蒙哥都殒命钓鱼城下。

故而刘整提议:“攻蜀不若攻襄阳,无襄阳则无两淮,无两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元史˙刘整传》)我们与其在蜀地一座山城接一座山城的苦战,倒不如集中精锐猛攻襄阳,只要得到襄阳,就可以威胁两淮、近逼临安,何愁南宋不灭!刘整之言一出,立即得到郭侃、木里花、阿术等大将的赞同。

说来有趣,这刘整本是宋军骁将。因其作战勇猛、屡挫蒙军,故人称“赛存孝”(存孝即五代时期晋王李克用手下的晋军名将李存孝)。可这么个猛人怎么跑到蒙古去了?这还得拜当时掌握宋廷中枢大权的奸相贾似道所赐。贾似道此人就不用再多讲了,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奸相的代表,这厮在任上的确没做什么好事,还一步步把大宋拖入覆亡的漩涡中,逼反刘整就是最典型的一例。

贾似道上台后,为在军中树立威信,便以推行“打算法”为名,也就是核查各部军饷账目有无虚假,借机对将领进行清洗。要知道在那时,喝兵血、吃空饷是军官们屡试不爽的生财之道,所以谁的账目上能干净?但问题是,贾相爷查账是假,要各路将帅向自己表忠心才是目的。

聪明的比如两淮制置使吕文德,就借机投在了贾相爷门下。可刘整不信邪,老子手里有兵,你能怎样?如此,刘整上了贾似道的“黑名单”,遭到了无休止的弹劾与构陷。最终,担心小命不保的“赛存孝”只能北上降蒙,另谋出路去了。

刘整久在宋军,深知其虚实,故而他的话在忽必烈那里很有分量。正欲一统天下的忽必烈对此深以为然,遂决定改变攻宋策略,以蒙军主力进攻襄阳、樊城,对宋军的长江防线实施中央突破。

对决襄阳,宋蒙两大帝国的浴血搏杀:战云密布

03

紧锣密鼓

咱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正当蒙古君臣为谋取襄阳日夜谋划时,南宋这边又在干什么呢?

早在孟珙率军收复襄阳后,南宋为避免重蹈覆辙,一直在不断加强襄阳城防。贾似道主政后,虽然干了不少缺德事,但他也知道襄阳若失,自己的日子必然也不好过,故而便委任心腹大将吕文德全权主持襄阳防务。吕文德虽然依附于贾似道,但平心而论,他确实是当时南宋首屈一指的名将。

为使襄阳成为“不破之城”,吕文德紧锣密鼓地上马各项工程:加固城墙,储备粮食和军需物资,在周围高地修建要塞和烽火台,在襄阳与樊城所夹汉水的水域中打下木桩,联以锁链,中间铺设浮桥沟通两城联系,从而使襄樊成为一个互为犄角的完整防御体系。此外,打虎亲兄弟,吕文德派弟弟吕文焕为将,统领吕家军精锐入驻襄樊。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吕文德自信满满,认为襄樊即便被围得水泄不通,也足以坚守二十年无虞。

对决襄阳,宋蒙两大帝国的浴血搏杀:战云密布

04

挥师南下

1268年(宋咸淳四年、蒙古至元五年)七月,忽必烈命阿术、刘整为南征都元帅,“同议军事”,调集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契丹、女真、渤海、汉军六万三千人,连同蒙古本部精锐步骑两万五千,水陆并进,向襄阳进发。刘整分析之前得到的情报,认为贸然强攻宋军严密设防的襄樊二城,势必伤亡巨大,故建议采取筑垒的方式将二城与周围的联系断绝开来,待城内粮草告罄时再行攻取。阿术认为有理,立即调派人手,先在城外要点白河口修筑城寨,而后顺汉水流向挖掘长堑直到襄樊城下。

本来,宋军如趁蒙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且又忙于施工之时,遣精兵发动突袭,就算不能取胜,也足以大大耽误蒙军筑垒的进展,消耗其士气。但吕文德却不以为意,认为蒙军筑垒不足惧也,否决了吕文焕的夜袭建议。就这样,到次年九月,蒙军依托各堡垒工事,顺利完成了对襄樊的包围。

襄樊陷入重围,令宋军守将吕文焕顿感压力山大。他不甘坐以待毙,几番遣兵杀出城来,欲击破蒙军封锁。然而,在准备充分、严阵以待的蒙军及其精心构筑的工事面前,宋军的攻击就好比是拿人头去碰砖头,除了碰个头破血流外毫无收获。吕文焕把突袭、夜袭、自杀式袭击用了个遍,不仅没有给蒙军造成像样的打击,反倒折兵颇重。无奈之下,他只好坚守城池闭门不出,同时派勇士拼死杀出重围,将襄樊危局告知其兄吕文德,请他速速派兵来援。

对决襄阳,宋蒙两大帝国的浴血搏杀:战云密布

接到弟弟的求援,吕文德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他竟被蒙军结结实实地玩了一把。铸成如此大错,吕大帅只能是跺脚长叹,后悔不已。不过,到底是一员沙场宿将,后悔归后悔,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于是除去将刘整的祖上和全家女性问候一遍外,他迅速做出应对,一面上奏朝廷,一面急调两淮都统张世杰率军驰援襄樊。那么,襄樊告急,宋廷将作出怎样的应对?张世杰又能否打破封锁,解除蒙军的围困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想看下一集对决襄阳的小伙伴,请关注鱼羊史记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