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娃积极主动?你得先学会做一个合格的“懒妈”

关于起床

今天早上,儿子定的6:10的闹钟响了半天,一直没听到他起床按掉。

我心想:我还是懒一点吧!他自己设的闹钟,尽可能让他自己起床,再等等。(给孩子时间,允许他按照自己的节奏)

等到6:20的闹钟响起时,我起来上厕所,经过他房门口,看到门缝底下有灯光,好奇地打开房门一看,床上居然没人,原来他正站在床边穿衣服。

而且,他的被子铺得很平整!

我满脸灿烂的笑容:

“哇!你自己起来了!被子还铺得这么好!这几天都是你自己主动铺被子,真不错!”

他没说话,一副自然淡定的样子,但看得出来心情很好。

持续给予及时的肯定,简单的陈述事实和赞扬,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他的意愿也就渐渐可以从“愿意”发展到“喜欢”了。

尊重界限,学会偷懒,我尝到了甜头。

想让娃积极主动?你得先学会做一个合格的“懒妈”

关于早饭

没多久,老公边起床边说:“我要起来送儿子上学。”

最近几天,因为儿子出门时间都比较仓促,都是我们送他去学校。

原本我想说儿子今天起得这么早,我们可以不用送。

但看老公很积极,也就没再说什么。

人生三件事:送不送是老公的事,他愿意送,主动关注并协助孩子,也有利于增加与孩子的亲情连接,挺好的事情,我何必多事呢?

过了一会儿,老公在厨房里大喊:“我要给儿子弄点好吃的!儿子,你要吃什么?”

我躺在床上大声说:“他昨天晚上就买好了今天的早饭,你不用再烧了!”

可是老公没听到,我又叫了一遍。

结果儿子跑过来示意我:“妈妈你轻点。”

哦,原来他怕我的嚎叫声被整幢楼的人听到。

我降低声调让儿子转告老公,可是儿子说:“我跟他说了,他不听啊!随他吧!”

此时,我还是有点想跑去告诉老公,转念一想:算了,不是说要变懒一点吗?他们爷俩想咋弄咋弄,我继续睡觉。

老公对烧饭给儿子吃这件事感兴趣,我一味阻止是不是会起到破坏作用呢?早饭多了就多了吧,保护老公的兴趣更重要。

想让娃积极主动?你得先学会做一个合格的“懒妈”

关于穿衣

儿子起床了,老公也在厨房里乒铃乓啷地忙活,我在床上安心地躺着。

过了很长时间,听到儿子说穿了好几件衣服,感觉还是冷,他们爷俩跑到我们房间加衣服。

老公拿自己的羊绒衫给儿子穿上,我又提出让儿子再穿上老公的那件薄薄的羽绒背心,但儿子不肯。

老公和我两个人一起劝,儿子终于穿上了!

穿好跑去照了一下镜子,转身就要脱,一个劲说:“太像陈子涵了!不行不行!”

陈子涵是儿子的同班同学,在班级里人缘不是很好。据说经常踩脏他的鞋不道歉或很傲慢地道歉,让他很不爽。

我曾跟儿子说:每个同学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并且每个人都是不断成长变化的,希望他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但他不太认同。

后来我想,他与不同的同学交往,有和谐、开心,也有误会、反感甚至矛盾,相信他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实际情况去调整的,我就少操点心吧!

老公见说服不了他就没再坚持。

我却不甘心,心想:好不容易穿上了怎么还要脱!(操心的老母亲一不留神就溜出来了!)

我脱口而出:“你傻啊!你穿你的衣服,管那么多干什么?自己冷,就穿衣服,跟别人联系在一起干什么?身体要紧啊!理智一点好不好!”

我说话的语气非常冲,儿子明显不高兴了。

老公边帮他拿衣服边对我说:“你随他嘛!为什么要按照你的想法呢?他想穿就穿,不想穿就不穿,他说不冷就不冷。穿个衣服你也要管。”

我顿时愣住了:老公说得没错,我又越界了!

想让娃积极主动?你得先学会做一个合格的“懒妈”

唉!尊重界限、学会偷懒,对一个习惯操心的妈妈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我不再有跟老公争吵和评判儿子的欲望,不过心里还是有点不爽,也觉得儿子顾虑太多,还担心儿子穿得不够多冻感冒了。

我一闭嘴,他们谁也没再说话,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唉,怪不得有“一个女人等于500只鸭子”的说法)。

等儿子很顺利地穿好衣服,他们一起走出房间,留下我一个人。

我正独自反省着自己对界限和偷懒的践行,儿子又走进来了。

他边走近我边刷牙,我望着他,没作声。

见我没说话,他也没说话,继续刷牙,忽然他电动牙刷没拿稳,掉在了胸前。

见他慌忙接住牙刷的样子,我很想笑,赶紧抓过被子盖住头。

儿子立马把头凑过来,拉开我的被子想确认一下我是不是在笑。

看到他含着牙刷,鼓着嘴,眼珠滴溜溜的,想笑又不笑的样子,我终于笑出了声,儿子马上也大笑起来!

妈妈的脸色是家庭的晴雨表,真是一点都不错!

关心则乱,作为一个关心孩子、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妈妈,凡事把握好界限、懂得偷懒,挑战很大。

没有学习之前,我经常一不小心就越界,处处干涉,事事插手,自己累得够呛,孩子和老公也不买账。

我心中坚信“我是为了你好”“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殊不知,正是这些信念和做法,剥夺了孩子试错、积累经验、形成自主能力的机会。

“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给子女的爱”,但为什么很多父母可以无限给予,却很难做到尊重界限、从容放手呢?

我想,大概就跟曾经的我一样:总觉得没有了自己的“关心”和“操心”,孩子就会犯错和走弯路吧?

事实上,

孩子并不会因为我们尊重界限而走向歧途,却会因为我们不愿放手、过度替代,而停止成长。

那些无限给予、不愿放手的父母,真正满足的并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内心的需求。

觉察到这个真相后,我内心更加坚定:新的一年,继续觉察和修行,争取做一个更加合格的“懒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