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舊唐書》說李治:被迫補位當皇帝,一生命運都在別人手裡

文 / 杜豆豆



讀《舊唐書》說李治:被迫補位當皇帝,一生命運都在別人手裡

《舊唐書》卷四和卷五中的高宗李治,讀得讓人憋氣又鬱悶。

憋氣,是因為李治和太宗的威武簡直沒法比,枉費了太宗留下的大好基業;

鬱悶,是可憐李治這善良孩子,壓根兒就沒想當皇帝,卻被迫補位,匆忙招架了一輩子。

為什麼我這樣說呢?

01 被迫補位當皇帝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母親是長孫皇后,和太宗的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雖然是嫡出的第三子,但他生得晚,和兩個哥哥相差了八、九歲,而且上面還有庶出的幾個哥哥。估計打他出生時,就沒人想到他日後能當皇帝。

更何況,大哥李承乾、二哥李泰各有優勢,一個打小就被重點培養,一個才華橫溢,而且年齡相當,怎麼樣,也輪不到他頭上。

李治是628年出生在東宮的,3歲被封為晉王。

《舊唐書》開篇記載他的童年時,寫了這麼一件事,說唐太宗曾問李治《孝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李治的回答,大意是小的時候要侍奉雙親,長大要奉好君王,做好臣子。太宗聽了很開心。

這說明,太宗也好,李治自己也好,根本就沒想過李治是塊當皇帝的料。

李治的少年時代,可以說基本是個“哭寶”形象。母親去世,他哭得死去活來;父親出征,還沒出發,他就連日悲哭。

雖然孝行可嘉,善良淳厚得惹人憐,但這等軟弱心腸,哪像個帝王人選?

讀《舊唐書》說李治:被迫補位當皇帝,一生命運都在別人手裡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天要下雨,你擋也擋不住

最終,唐太宗還是把這天下大任交給了他——這個最不可能成為皇帝的人選。

唐太宗這後半生,最鬧心的事就是對太子李承乾的失望了。坑爹兒子李承乾一味胡鬧,意欲暗殺胞弟、逼宮太宗,犯下謀反不遂的大罪,自作死不可活,即便是太宗這樣的聖帝,又能奈何?最多也就只能想法從輕發落,保他性命,送去發配。

李承乾被髮落後,儲君位空出來,按理應該輪到嫡次子李泰,可李泰雖然才華很高,心卻太狠。一句“臣惟有一子,百年後,當殺之,傳國晉王”的承諾,被太宗疑心,更被冷靜的褚遂良識破,加上之前承乾對李泰奪嫡之心的指控,李泰的夢想,到底還是被自己的口不擇言給斷送了。

承乾和李泰的相殘,已經夠慘烈。太宗怎忍心再看到李泰對李治暗下殺手?於是,太宗不得不同時治罪李泰,將李治推上了儲君位。

這一年是643年,李治僅僅15歲。李治就這樣稀裡糊塗地被迫補位,開始了自己匆忙招架的一生。

讀《舊唐書》說李治:被迫補位當皇帝,一生命運都在別人手裡

02 依賴父親和忠臣

成為儲君後,太宗儘管也不認為李治能當好皇帝,但事已至此,只能抓緊給李治補課了。於是,從李治15歲到22歲即位這段時間,李治基本就不離太宗左右。

《舊唐書》中講到太宗去討伐高句麗時,李治整天哭,還要驛站每天快馬傳遞太宗的生活起居,生怕太宗有什麼不測。

可以想見,李治的心裡有多慌,依賴感有多麼強烈!

太宗很瞭解自己的這個善良軟弱的兒子,因而在過世前,就為李治找好了輔佐的大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舅舅,褚遂良是軍政良師,兩人都是太宗眼中的“忠烈”之臣。

李治即位後,並沒有像祖父或者父親般歡欣鼓舞,一腦子想著成就更大的偉業。相反,他的表現讓我們看到的是:不求超越,但求無過

在他登上皇位的初期,他的心態一直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他連“避諱”這樣的小事都要維護和貞觀時一樣。凡是父親當政時開的先河,幾乎統統保持一致。

雖然父親已經離世,但在他心裡,即便是父親的影子,留下的任何文字,也都是一種精神依賴

讀《舊唐書》說李治:被迫補位當皇帝,一生命運都在別人手裡

好在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有太宗之前的盛光和威望在延續。雖然李治即位的前六年,年年都有災害,地震、水災、蝗災、疫病不斷,但但大事小事都還是很明白的。對內的政令清明,對外的軍事也不含糊。像653年房遺愛等密謀擁立荊州王的謀反,也能毫不示弱,果斷剷除。

若果真李治能這樣依賴,從善如流,聽賢臣言,倒也是好事。

只可惜,李治沒那雙慧眼能分清是非,耳朵根兒也軟,容易聽信讒言。偏巧,老天還安排了一個才色俱佳、心機重重的武才人。

太宗病重時,李治就和武才人有私情。太宗彌留前,特意打發武才人到感業寺出家為尼。

李治即位後還想著武才人,就借太宗忌日到感業寺進香,和武氏相會,並在第二年安排她進了宮。

武才人何等聰慧,一進宮就發現了王皇后和蕭淑妃的不和。於是,她先是果斷和王皇后站在一起,排擠了蕭淑妃,得到了王皇后信任和誇讚。之後,又以行巫術之名讓王皇后和蕭淑妃一併被打入了冷宮。而她自己,則成功上位,得到了高宗的專寵。

王皇后進了冷宮,高宗李治要廢王立武,改換皇后,可是,遭到了褚遂良和長孫無忌的堅決反對。但鬼迷心竅的李治,此時卻忘了太宗離世前的囑託,執意要改立皇后,甚至不惜將兩位顧命大臣先後貶官。最後褚遂良和長孫無忌結局悽慘,相繼客死他鄉。

讀《舊唐書》說李治:被迫補位當皇帝,一生命運都在別人手裡

03 甘心被控的後半生

亂花迷了眼的李治,沒有了兩位忠臣的輔助,自以為是不再受人制約了。但是,像他這樣的性格,怎麼可能不去依賴人呢?

則天皇后當然心裡很明白。這個心思機敏的皇后,一邊吹著枕邊風,一邊插手朝政,並開始安排自己的親信勢力。

很奇怪的是,高宗李治在660年(32歲)以後,得了頭暈病,經常腦殼疼得無法處理政務。武則天更有了理由垂簾聽政,幫他處理國事。

武則天暗中殺害忠良,排除異己,擴大自己的勢力,漸漸開始主導政局。李治意識到後,曾打算廢掉武則天這個野心皇后,但沒想到被武則天發現。

更讓人不可理解的是,武則天一吼李治,李治居然把這個黑鍋甩給了擬詔的上官儀,致使上官儀全族被誅殺。

讀《舊唐書》說李治:被迫補位當皇帝,一生命運都在別人手裡

從這以後,李治儼然成了個聽命於武則天的傀儡皇帝。

武則天建議他改稱天皇,自己稱天后,兩人並稱二聖。他回答:喏。

武則天建議他到泰山封禪。他回答:喏。

武則天提出建言十二事。他回答:喏。

武則天讓他遷到洛陽住。他回答:喏。......

總之,沒有一點兒雷厲風行的帝王風範,倒像個聽話的乖孩子。

最終,高宗是在東都洛陽一命嗚呼的。

臨死前的幾天,高宗要召太醫來針灸,武則天還像訓孩子一樣,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

讀《舊唐書》說李治:被迫補位當皇帝,一生命運都在別人手裡

04 結語

高宗李治本是個仁厚善良的主兒,若做臣子,想必更稱他的心意。只可惜,天不遂他願,一場宮廷風波把他推上了皇帝位,讓他招架了一輩子,惶恐了一輩子,稀裡糊塗地被人控制了一輩子。

雖然多數還是因為高宗自己色迷心竅,能力欠缺,遇人不淑。但這能全怨他嗎?

太宗有責任,選了個沒主心骨的繼承人;兩位託孤大臣也有責任,讓武則天主掌了政局。

如果來生可以選擇,李治一定會驚恐地說:請別,別再讓我當皇帝

(本文結束)

傾一生之力,讀經典好書,寫有厚度的文字,過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謝您的關注。

作者簡介:杜豆豆,IT從業20餘年,曾先後研修英語、計算機、美學和心理學專業。早年創過業,後就職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現工作於某研究院。書痴一枚,閒時碼碼字。兼任多家平臺簽約作者,簡書會員合夥人,萬卷好書工作室、萬卷好書讀書會創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