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有人說,這個2020年真的挺離譜的。

先是新冠肺炎當頭一棒,讓國人宅家度過了一個超長的假期;

眼看解放在即,全球卻淪陷了,而且越來越嚴重。

  • 這次疫情對於全球經濟而言無疑是一次“黑天鵝事件”:稀有、衝擊性強、事後可解釋(事前不可預測)。

無法預測,自然無法避免。

這段時間以來,很多創業者面臨生死考驗、打工者更是面臨“被失業”危機。

這個時候,有一種言論悄然瀰漫開來,那就是——

“還是體制內好啊!”

果真?

今天這篇文章,源自一則真實的諮詢案例,在徵得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隱去了當事人隱私並將故事進行文學加工與創作,旨在告訴你——

危機時刻,職場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其實不一樣,絕不是考進體制如此簡單!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一、“疫情面前,兒子終於認慫了......”

前幾天,我從朋友阿梅(化名)那裡聽說了這麼一件事。

原來,阿梅的鄰居李嬸最近逢人就說,自己今年讀大四的兒子總算“開竅”了,已經和老兩口拍胸脯說要考公務員了。

李嬸的老公在事業單位上班,一直以來,老兩口一直希望兒子能夠“學而優則仕”,想讓兒子考個公務員,再不濟當老師也可以。

客觀來說,李嬸的兒子在校成績也還不錯,並且也入了黨。

可這小子一直不想聽從父母意願,這不之前一直和父母鬧著說,公務員教師什麼的雖然穩定,但每天按部就班,工資待遇不高,實在太沒意思了!

老兩口不停地勸兒子,體制內旱澇保收,雖說待遇一般按部就班,但只要不犯大錯,能安穩一輩子是沒問題的啊。

可這小子絲毫不為所動,堅定地說,自己畢業了要去大城市打拼,賺夠了錢自己回來當老闆,這把李嬸家的老公氣得不行,父子關係一度非常緊張。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誰想到,一場疫情對改善李嬸的家庭關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不,李嬸兒子有個特別崇拜的師兄在一家不錯的企業上班,這位師兄不久前和李嬸兒子吐槽說,整個行業下滑的厲害,他們所在的公司不知道能不能熬過去,現在大家都挺忐忑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好轉......

李嬸兒子聽了師兄的吐槽,突然意識到一點,那就是——

  • 在不確定的風險面前,體制內才是安全的,才可以過上高枕無憂的生活......

李嬸說,這孩子這會總算“認慫”了!

聽完阿梅的講述,我的內心五味雜陳。

表面上看,這個邏輯(風險面前,體制內才安全)似乎沒有問題,但從我經手的諮詢案例來看,這裡面卻藏著巨大的職業隱患。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二、為了生存,真的要妥協?

我想起了一起諮詢案例,為敘述方便,姑且稱之為“小陳”好了。

還記得小陳前來諮詢的時候,正好坐在我的對面:當時他穿著一身簡單的黑白運動服,戴著黑框眼鏡,整張臉洋溢著青春氣息,顯得乾淨又帥氣。

那個時候的小陳剛剛辭去上一份銷售工作,和李嬸家情況如出一轍,小陳的父母苦口婆心勸說他考體制,理由和李嬸兩口子勸說兒子的基本一致,這讓小陳很是煩躁,但由於自己上一份工作確實沒有做好,自信心受挫,他也開始有些動搖了......

就在他寢食難安、茫然無措的時候,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了我的文章,便聯繫到我們這邊,預約了我的一次面詢。

當我看到小陳的時候,隱約覺得,他的問題可能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

  • 我:“你真的打算考體制嗎?”
  • 小陳支支吾吾。
  • 我:“你確定考體制真的能如你所願嗎?”
  • 小陳抬起臉來說:“曉璃老師,你這個問題戳到我了,我就是不確定,所以才來向你求助”。

我告訴小陳,很多人在職場中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一開始你覺得A是你想要的工作,於是努力追逐,可一旦到手之後,卻發現B才是自己想要的;好不容易得到了B,卻忽然發現好像C才是更適合自己的......

於是折騰了一年又一年。

  • 極少數人是幸運兒,他們通過一兩年的摸索和試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 絕大多數人就沒有這樣的運氣了,等他們折騰到30歲甚至35歲以上,都沒有搞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除了迷茫還是迷茫。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 在我們身上,其實存在這樣一個“開關”,只要按下去,相應的行為就會自動展現:

比如,當你的工作並沒有開啟你這個“開關”時,你總是被動應對甚至感到心力交瘁;

但如果你的工作能夠開啟你這個“開關”,你所呈現出來的努力和能力更像是一種自動自發的行為,而這樣的工作狀態,無疑是最理想的。

也許你會問,真有這樣的“開關”嗎?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三、你的才幹,就是“開關”;

蓋洛普公司經過30多年的研究,訪談了200萬名對象,發現了這種開關並將之定義為“才幹”,即:

一種“貫穿始終、並能產生效益的思維、感覺和行為模式”。

劃重點:貫穿始終。

也就是說,在你的身上存在一樣特殊的東西,讓你對工作或生活的某個刺激感到興奮,但對於其他刺激卻無動於衷;一個人想要真正做好一份工作,必須要匹配自己“貫穿始終”的思維、感覺和行為模式。

舉個例子來說。

現實中存在這樣一類人:他們天生就喜歡“搞事情”,喜歡發起組織一些活動,並且擅長指揮,會用目標等導向統一眾人的思想,對於把自己觀點強加於人這一點並無任何不適;

與此同時,還存在這樣一類人:別說把觀點強加於人了,他們不想說服他人,也不想被人說服,更喜歡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漫無邊際地思考......

如果從才幹的角度來說,前者是“統率”,後者是“思維”。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 如果一個人具備“統率”才幹,再加上超強的行動力,就很可能具備銷售的潛力和天賦;
  • 而如果一個人具備的是“思維”才幹,加上責任心較強,可以重點考慮學術研究等領域,並不具備銷售的潛力或天賦。

也就意味著,如果你讓一個具備“統率”才幹外加行動力強的人做銷售,就很容易出單;而如果你自身是“思維”才幹外加責任心強,從事銷售崗位註定困難重重。

如果具備“思維”才幹的人不曾意識到這一點,一開始選擇了銷售行業(入錯行),在受到挫敗之後,必然會對這種不確定的工作性質感到疲憊,這個時候,他很可能產生“穩定”的偽訴求;

如果TA把自己“追求穩定”的偽訴求當真,假使真的成為了一名公務員,如果很不幸,他從事的又是行政事務類崗位,可想而知,他的“思維”才幹依然得不到發揮,也就意味著,在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又會陷入新的焦慮和迷茫......

——這就是我對來訪者小陳的處境和狀況進行的大概分析。

在給小陳做了系統的分析和諮詢之後,按照小陳的話說,他突然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他終於明白自己在上一份銷售工作中倍感挫折的真正原因所在了;而他對於下一步要不要考公務員,也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斷標準和認知。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四、為什麼工作沒有幹勁?

行文至此,不知你能否有些發現和體會?

事實上,從我經手的大部分諮詢案例來看,很多人頻繁跳槽依然沒有幹勁,不是他們拖延,也不是懶惰,更不是他們不想好,真正的根源是,由於對自我的才幹缺乏認知和了解,他們根本不知道要去尋找發揮“才幹”的工作。

這個時候,他們很容易被“偽訴求”所迷惑,比如誤認為自己應該是追求穩定的,於是做出錯誤決策,等“偽訴求”被滿足之後,內心的真正訴求會再次跳出來,重新幹擾他們的工作與生活。

這才是很多人在職業中總是陷入週期性迷茫和痛苦的重要根源所在!

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事實就是——

如果一個的工作無法發揮他的才幹,同樣的工作,其他人可能不需要怎麼努力就能輕鬆駕馭,而這個人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達到其他人的水平;或者即便得到了,這個過程也是異常艱難。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為什麼同樣做銷售,為什麼有人悟性很高出單很快,而有的人很努力照樣出不了業績?

表面上看,他們用的都是同一種知識和技能,但最終決定核心競爭力的,恰恰是背後看不見的、鮮為人知的“才幹”——可以不誇張地說,這才是人與人職業發展差距的背後,更為扎心的真相!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開關”,那麼在進行職業選擇的時候,就很容易一錯再錯:

  • 如果你之前從事的是一份996的工作,一份995的工作會讓你眼前一亮;
  • 如果你之前從事的一份月薪3k的工作,一份月入3w的工作可能會讓你心生渴望;
  • 如果你長時間從事市場類的不穩定工作,體制內的穩定也可能對你產生過致命的誘惑......

但問題是,這是你的真實訴求,還只是在壓力狀態下呈現出來的偽訴求呢?

這個時候,請一定思考這幾個問題——

  • 你身上的“開關”(才幹)是什麼?
  • 什麼樣的工作能夠啟動你的這個“開關”?
  • 找到了這個“開關”,再去分析接下來需要做些什麼?

......

綜上所述,在進行職業方向選擇的時候,最核心的決策依據,在我看來就是“才幹”:你需要找到這樣東西,然後再圍繞才幹,尋找到相應的路徑和方法,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只有當一個人具備了核心競爭力,才具備抵禦未來風險的真正保障!

而唯有在這個基礎上確立的職業目標,才是最為根本的、最適合你的規劃方案。

以上。


終於認慫了,要考公務員:危機時的抗風險策略,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等。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