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的「三板斧」

恆大的「三板斧」


這幾年,作為業績增長最快的地產商之一,恆大的銷售額,從1000億到6000億,只用了6年時間。


與業績高增長相伴的,是外界普遍關注的高負債問題。


通過大幅提高槓杆水平,恆大得以在短期內迅速做大規模。


但龐大的利息開支和較高的融資成本,多年來也同樣困擾恆大。


現在,恆大選擇做出改變。


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成為恆大的三板斧。


1


2019年,恆大的合約銷售額約為6011億元,同比增長9%,連續10年刷新年度銷售紀錄。


在第三方機構統計的權益銷售額口徑中,恆大繼續穩坐頭把交椅。


過去一年中,恆大的結算收入約為4776億元,與2018年相比小幅上升2.4%。


收入增幅相對較慢的原因,主要是去年交付了部分尾盤,拉低了銷售均價。


以長時間維度來看,恆大的結算收入,在過去的10年均保持著正增長。


從2010年時的458億到2019的約4776億,實現10年10倍的跨越。


近4776億的收入中,恆大實現1329億的毛利,毛利率保持在27.8%的行業平均水平。


2019年,恆大的經營利潤接近949億,稅前利潤總額約742億。


其中,淨利潤為335億,剔除非現金等影響後的核心業務利潤則為408億。


截至去年末,恆大的在手現金約為2288億,較2018年增加約246億。


不過,與2018年相比,更高的融資成本影響了恆大的整體盈利能力,利潤遭到部分侵蝕。


這也正是恆大選擇大幅降低負債的重要原因。


截止到2019年底,恆大的借貸淨額接近8000億,淨負債率約為159%,同比增長7.4個百分點。


這些借貸讓恆大為此付出了數百億的利息成本。


除去直接計入項目成本的利息資本化部分,2019年的利息支出淨額也比2018年增加了近百億。


因此,在2019年的業績發佈會上,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直指高負債問題,更是表示,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把負債降下來。


許家印指出,從今年起,恆大將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削減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有息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以恆大2019年約9%的加權融資成本計算,在不新增有息負債的情況下,存量債務每年減少1500億,恆大每年可節省的利息費用預計可達135億。


這些節省的利息費用,將大幅增強恆大的盈利能力,為公司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近幾年來,恆大已經大幅提高派息分紅金額。


2019財年,恆大計劃現金分紅86億元,股利支付率50.03%,較2018年度的48.91%繼續提高。


2


在發佈會現場,許家印算了筆賬,也透露了公司新的發展目標。


“2018年、20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


8000億的銷售目標,又是恆大的一次跳躍。


2022年的目標,則是1萬億。


這是恆大“高增長”戰略的核心部分,也是為達成“降負債”戰略的關鍵。


正如許家印在業績會上所言,只有實現銷售額大增,才有更充足的回款,才有更加充足的現金流,才能大幅降低負債率。


如今的疫情影響下,恆大是行業中為數不多仍在上調年度銷售目標的企業。


敢於設定逆市增長目標的底氣,來自恆大一季度的銷量開門紅。


恆大一季度業績簡報顯示,得益於網上銷售的持續發力,公司1-3月實現銷售額1465億,同比增長23%。


恆大的「三板斧」


銷售回款1133億,同比大增55%,行業排名第一。


這些數據也刷新恆大自己在一季度的銷售及回款最高歷史紀錄。


要實現8000億的銷售目標,也離不開恆大龐大的土地儲備規模和強大的銷售能力。


到2019年末,恆大擁有2.93億平米的土地儲備面積,今年總可售面積達1.32億平米,可售貨值約1.27萬億。


按照往年的銷售去化率測算,恆大今年只需實現64%的去化率,即可實現銷售8110億,完成8000億銷售目標並無壓力。


3


恆大實現“降負債”戰略的另一個重要前提,則是“控規模”。


若投資強度不下降,負債的削減仍難以實現。


許家印提及,恆大今年將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米,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


“銷售回款高增長,土儲支出減少,一增一減,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恆大截至2019年底2.93億平米的土地儲備,分佈在全國237個城市,覆蓋了幾乎全部一線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和絕大多數經濟發達且有潛力的地級市。


這些土地儲備原值為5273億,土地儲備平均成本為1800元/平米。


其中,一二線城市土地儲備原值為3524億元,佔比67%,平均樓面地價2252元/平米。


三線城市土儲原值1749億元,佔比33%,平均樓面地價1281元/平米。


需要注意的是,土地原值並不能很好反映土地的實際價值。


由於會計準則是按歷史成本計價,無法反映土地當前的市場價值。


這也意味著,土地買入越早,價格上漲越快,賬面上的價值和實際價值差額也越大。


比如,恆大2019年的銷售均價為10281元/平米,遠高於1800元/平米的平均土地成本。


2019年,恆大新增6703萬平米的土地儲備,平均成本約為2101元/平方米,對應接近1408億的土地投資支出。


減少3000萬平米的土儲規模,也就對應每年減少近600億的投資支出。


2019年,恆大合同銷售面積為5846萬平米,同比增長11.5%。連續3年合同銷售面積超過5000萬平米。


按照計劃,未來三年,恆大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米土儲規模,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米左右,以降低土地費用支出,減少資金沉澱。


看好看的真內容

有想告訴我們的話,加他

maoyefu_

人民日報、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看點快報

搜索“拾遺地”

同樣好看

恆大的「三板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