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開國皇帝, 心真夠大的, 他任上同時還有其他四位皇帝!

俗話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這話也不能全信,比如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就並稱二聖,乾隆太上皇也和嘉慶皇帝共存了三年,但擁有最後決定權的也只能是一人,否則國家就亂套了。當然,一個國家的某一時期同時擁有不止一位皇帝的現象也是有的,就是除了真正的皇帝,其他的通常是遜帝或者廢帝。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從柴宗訓手中接過璽印之後,不但沒殺掉遜帝柴宗訓,還加封為鄭王,賜予免死的丹書鐵券,算夠意思了。可是,趙匡胤與我們下面談到的這位開國皇帝相比,實在算小巫見大巫,他手裡可握有其他四位皇帝,還都能善終!

這個開國皇帝, 心真夠大的, 他任上同時還有其他四位皇帝!


這人是誰呢?晉朝開國之君司馬炎。由於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權臣行徑,加上司馬炎的篡魏自立,司馬家的名聲在歷史上向來不算太好。可僅僅有一點,任何人都會對司馬炎如下閃著人性光輝的行為點贊:優待前朝遜帝和廢帝,以及善待敵國投降的皇帝及宗室。先說魏國廢帝曹芳。司馬師當政時廢掉曹芳,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封曹芳為齊王。司馬炎於265年篡位之後改封曹芳為邵陵縣公,在四是三歲那邊病逝,善終。再說魏國末代遜帝曹奐,被迫將帝位禪讓給司馬炎,隨後被後者封為陳留王,活到了五十八歲,比司馬炎死的還後。能以如此仁心對待前朝皇帝,也算難能可貴了。

這個開國皇帝, 心真夠大的, 他任上同時還有其他四位皇帝!


敵國投降的皇帝是蜀國後主劉禪和吳國末帝孫皓。劉禪先是投降魏國,遷到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兒子和昔日屬下也各有所得。再被司馬炎接收過來,依然保留縣公爵位。劉禪於司馬炎當政的第六年去世,死後司馬炎還在劉禪的墓冢中陪葬了犀牛角酒杯和舞女穿的百褶長裙,以及一雙象徵劉備創業不易的草鞋,對其不乏諷刺又夾雜著些許感慨。至於孫皓,280年投降西晉,被司馬炎封為歸命侯,四年之後也在洛陽去世。再說一個細節,更能說明司馬炎的氣度。孫皓第一次拜見司馬炎時,司馬炎指著一個座位對孫皓說這張椅子為你準備很久了,孫皓則懟回去說我在南方也為您設了這樣的椅子。嘖嘖,換作其他皇帝會不會砍了孫皓的腦袋?

這個開國皇帝, 心真夠大的, 他任上同時還有其他四位皇帝!


再補充一件事,司馬炎稱帝后追爺爺司馬懿為宣皇帝,父親司馬昭為文皇帝,伯父司馬師為景皇帝。乍看沒什麼,可如果對比一下孫權稱帝后只追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哥哥孫策僅為長沙桓王,就知道司馬炎的境界真不一般了。司馬炎最終也順利完成了大一統,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