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過敏性紫癜如何通過胃鏡確診的?史淑榮工作室整理

過敏性紫癜(ailerpic purpura)也稱schoulein-Henoch綜合症,屬於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可由感染、藥物、食物等引發,特別是一些含特殊蛋白質的食物如海鮮類食品。根據臨床表現:分為皮膚型,關節型,腹型,腎型及混合型。以腹痛、噁心、嘔吐、便血為主要表現的股型或混合型過敏性紫癜,由於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並且皮膚症狀出現晚於腹部症狀,所以有必要提高對內鏡下過敏性紫癜表現的認識,以儘早確診,及時治療,縮短病程,防止併發症。

腹型過敏性紫癜如何通過胃鏡確診的?史淑榮工作室整理

胃底散在點狀粘膜下出血,胃竇部粘膜散在鮮紅色片狀出血斑,中心有小糜爛,胃竇小彎側可見三處暗紫色圓形隆起,表面可見出血斑。十二指腸粘膜散在粘膜瘀斑。經法莫替丁及普瑞博恩口服3d症狀未好轉,出現黑便及雙下肢少量皮膚瘀點,嘔血1次,複查胃鏡見胃內糜爛擴大,隆起處破潰形成潰瘍,潰瘍呈大片狀遍佈整個胃竇,有膿樣分泌物,潰瘍邊緣粘膜水腫明顯,有的呈“結節樣”,質地較軟,取病理排除胃腫瘤,診為過敏性紫癜腹型。

腹型過敏性紫癜如何通過胃鏡確診的?史淑榮工作室整理

入院後予洛賽克、果膠鉍及激素治療,3d後腹痛消失,激素減量。複查胃鏡潰瘍略減輕。50d後胃鏡查見胃內潰瘍癒合為紅色瘢痕,患者出院。

過敏性紫癜是由於免疫複合物損害小血管,發生廣泛的毛細血管炎甚至壞死性小動脈炎,造成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高,致皮下組織、粘膜及內臟器官出血。病理可見血管壁灶性壞死及血小板血栓形成,重者有壞死性小動脈炎,出血及水腫。電鏡可見皮膚、胃腸壁、腎小球小血管壁內有免疫複合物沉積,主要是IgA,少量為IgG、IgM.沉積的免疫複合物首先可引起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脫顆粒引起毛細血管內皮損傷,同時粒細胞在補體Cy及嗜酸性粒細胞介導下在免疫複合物沉積處釋出炎性介質,激活溶酶體,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重者呈壞死性小血管炎。由此引起胃腸道的一系列表現:輕者瀰漫隆起伴粘膜下出血,重者有廣泛的糜爛伴粘膜滲血及分泌物增多,可有糜爛、潰瘍。臨床可出現腹痛、噁心、嘔吐、血便、嘔血甚至胃腸穿孔。如確診為過敏性紫癜,必須應用激素治療,應用激素能迅速止血,緩解腹癰,預防穿孔。

腹型過敏性紫癜如何通過胃鏡確診的?史淑榮工作室整理

而單純使用抑酸劑、粘膜保護劑則治療效果不佳。而一般合併上消化道出血的消化系疾病(如出血糜爛性胃炎等),激素治療則屬禁忌。因此明確診斷可正確指導臨床治療。內鏡醫生遇到有明確過敏原接觸史或有皮膚、關節、腎臟等損害表現,而胃腸道出現廣泛出血、糜爛、潰瘍的病人,應首先考慮為過敏性紫癲腹型。

參考文獻

1 Oobbera M, Kosuknwa R. Mechanism and reguletary factom o he niupe alerge rection.日本臨床,190;48(增刊號):705 ~ 709

2吳鑰深。清化道內鏡術,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新社,1993;71- 72

3李益農,陸星華。消化內鏡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242 - 246

如有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諮詢可以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