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师”称号当之有愧?3个“金句”泄露了才华

最近,网上的一位“流浪大师”走红网络,原因却是读书多、才华横溢;因此,引来无数人前来和“大师”合影,有些人是真的崇拜大师的文学功底,前来拜会,但也有一些“不守规矩”的人前来拜会,为的是什么,我们心照不宣!不谈别的,今天只讲大师沈魏的文学功底。

“流浪大师”称号当之有愧?3个“金句”泄露了才华

大师给人的第一“内涵”就是爱读书、读书多,对古代文学十分精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文学的崇拜与敬佩。大师长读《庄子》《论语》《战国策》等古典书籍,是真正的把书“吃透”了,不借助任何才考资料,全凭自己去理解,而证明道理的方法却是“用生活”!通过经历,去参透文学中的道理;通过生活,去论证文学中的观点;通过人生,去领悟文学中的奥秘。

“流浪大师”称号当之有愧?3个“金句”泄露了才华

大师“金句”其一

“用人呢,古人说有三种人,其中德才兼备最好,第二是用有德无才的人,最后是有才无德放在最后,德放在比才还重要的位置”

“才”和“德”的关系密切,其中“才”大于“德”,但“德”又高于“才”;最终取决于你的还是你的品德,品德是做事的前提。纵使一个人的才华再横溢、再出众,但如果他的人品不好,那么,他可能走的很快,但绝不会走的太远,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不是其才华和能力,而是其品质;有好的品质让人放心,若是心性不正,你不知道他能做出什么事来。因此,宁可要好的品质,不要坏的才华。

“流浪大师”称号当之有愧?3个“金句”泄露了才华

大师“金句”其二

“现在的书读的少了,好像觉得很稀奇,不是我学问有多大,是你们自身原因造成的,你们书的的少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很多人羡慕“大师”沈魏书读的多,似乎古典书文都读过,句句出口成章,而且在理,真是应验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大师”沈魏虽衣衫褴褛、箪瓢屡空,缺乏物质生活,但其有极为丰富的内在精神,一点不输那些整天嘴里喊着精神文明而不付诸实际的“幻想派”!

“大师”沈魏说,不是我读的书多,而是你们读的书太少了;言外之意便是:不是我太“优秀”了,只是你们的“平凡”衬托的罢了;所有的羡慕、不甘,终归根于自身的原因,看似很简单的道理,却是许多人能用肉眼看到,却不能用心思考。

“流浪大师”称号当之有愧?3个“金句”泄露了才华

大师“金句”其三

“距离这个浩如烟海的这个文化本身来说,我们都是井底之蛙,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学习!”

世界如此之大,文学如此之深,我们要有谦虚学习的态度,可以自信,但不能过于自信,因为当自信过了头,它便是自满了。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我们都是井底之蛙,但通过学习,也许某一天我们能跳出井底,到达地面,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不停的学习,要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庄子也曾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在让我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一生的愚昧无知。

“流浪大师”称号当之有愧?3个“金句”泄露了才华

“大师”沈魏说的“金句”很有道理,每一句话都包含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每一句引用都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参透;总之,我们就要不停地学习,那句话:“活到老,学到老!”愿我们的余生能以学习为榜、读书为样!

作者:易先生,文艺青年一枚,专注成长励志、读书生活领域,偶尔也会写点写作技巧,喜欢读书写作的朋友,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