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海虹?青口?淡菜?这东西到底叫啥?

提到“东海夫人”这个名字,你会联想到什么?优雅?美丽?想必很少有人会把它和一种贝类联系起来吧。

不过,它确实是一种贝类的雅号,喏,就是下面这位。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这东西到底叫啥?

“东海夫人”

关于这一雅号,《本草纲目》解释为:“淡以味,壳以形,夫人以似名也。”

不过,也有人把它和“污”联系起来,《海错图》中就写道:“肉状类妇人隐物,且有茸毛,故号海夫人。”这描述也是十分“三俗”了。

其实古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主要是因为这位贝壳大哥身上的“足丝”,这种看上去像“茸毛”的东西,可是关乎到它们生存的“武器”。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这东西到底叫啥?

上面覆着“茸毛”

足丝是它们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纤维束,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将贝壳与岩石等固体牢固地粘在一起。最Bug的是,足丝几乎可以附着在任何硬质的地方,船底、岩石、水管……甚至是其他的贝壳上。

除了这种贝类之外,扇贝、蚶等贝类都会分泌足丝,但它们一般都是小时候长,长大后便成了爱自由的仔,弃掉足丝去闯荡大海了。只有这货,一辈子都很少挪窝,致力于当一个“死肥宅”。

看到这你可能会奇怪了,这到底是个什么贝?

嗯……歪果仁叫它Mussel,北方人叫它海虹,南方人叫它青口,晒干了后人们叫它淡菜……而它的学名,其实叫做贻贝。

那你可能又奇怪了,不就是个贝嘛,为啥会有这么多名字?

因为这货实在太……多了。

贻贝科的家族非常庞大,分布的海域几乎遍及全世界,无论是几百米深的海底还是潮间带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中国从北到南的海岸线上都有贻贝出产,各地的称呼不同,品种也稍有差异。

北方沿海出产的主要是紫贻贝,个头小贝壳薄,颜色多呈紫褐色,我们常说的海虹就是它。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这东西到底叫啥?

紫贻贝 | 图源:pixabay

南方常见的是翡翠贻贝,贝壳前半部分呈翠绿色,东海南部和南海沿岸多有分布。港澳地区称它为青口(贝),台湾地区直接叫它绿壳菜蛤,根据外表命的名,形象得很。市面上能买到的新西兰或阿根廷进口的,大多也都是这种贻贝。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这东西到底叫啥?

翡翠贻贝

除了以上两种,在江浙、福建一带,还出产一种厚壳贻贝,它也叫东海贻贝,个大肉肥,是主要的出口品种之一。

而我们常听到的淡菜,则是贻贝煮熟后的干贝肉。以前贻贝产量大,难以保存,人们就像做腊肉一样,将去壳的贻贝肉晒干。《清稗类钞》中有这样的描述:“淡菜为蚌属,以曝干时不加食盐,故名。”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这东西到底叫啥?

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贻贝,但春季是贻贝肥美的时候,尤其是清明前后,贻贝肉嫩味鲜,最是好吃。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这东西到底叫啥?

清代大吃货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曾介绍过贻贝的烹饪方法,“淡菜煨肉加汤,颇鲜,取肉去心,酒炒亦可。”和肉一起加汤烹饪,或去掉内脏和肉一起用酒炒,这两种方法,我们在家也可以操作。

除了中餐,贻贝也多出现在西式的菜肴中,一道《白葡萄酒烩青口贝》让贻贝也沾染了几分法国人的浪漫味道。锅中放黄油,倒入洋葱碎翻炒,放入处理好的贻贝,加白葡萄酒,撒盐和黑胡椒后焖煮至贻贝开口即可。

和法国人一样,贻贝也是比利时人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青口配薯条,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国菜”。在他们的眼里,贻贝就像巧克力一样家常。

平时大家食用贻贝的时候,用剪刀将足丝剪掉,剩下肉就能直接烹饪了。像我这种懒蛋每次都是直接带壳丢到锅里蒸煮,品尝它最原汁原味的味道。当然你也可以剥壳取肉,将它与其它青菜混炒,这样连带着蔬菜都能鲜美许多。

这道《炒青口贝》简单好做,分享给大家,现学就可以做出好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