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实施“两不管三不惯”教育,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少走弯路

如今很多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但育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作为父母不仅有责任将他们养大成人,还要尽自己的努力给孩子带来争取的教育,让他们长大后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但有时候,我们把握不好管教的尺度,就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李玫瑾教授曾在《圆桌派》中说:有些家长他在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


李玫瑾:实施“两不管三不惯”教育,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少走弯路


我们都知道李玫瑾教授从事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为什么会和家长聊起了育儿话题呢?李玫瑾教授做出的回答让人深思。

她说:“犯罪心理问题很多源于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视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问题,你也会发现它和人的早年的关系密切相关。”

她还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在3、4岁的时候,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面对父母时,可能会采取打滚哭闹的方式来让父母妥协。

而等他长到15、6岁的时候,他想要反抗父母,可能就会采取离家出走或一些更为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李玫瑾:实施“两不管三不惯”教育,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少走弯路

正是因为李玫瑾见过太多走上弯路的人,所以她的观念,能够反映出众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一些问题。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与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父母在孩子幼儿阶段,这个性格习惯养成的的黄金时期,发现了孩子的一些小错误,不去加以改正,等到他们长大以后,养成许多的坏毛病,家长再去后悔就晚了


李玫瑾:实施“两不管三不惯”教育,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少走弯路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到该管的时候就去管,不该管的时候就放手。对孩子实行“三不惯两不管”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变得更好。

两不管

1、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不要管

父母的“包办”是很多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父母的过度宠溺,会让孩子失去动手能力,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对孩子的为阿里非常不好。家长要学会放手,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做事情。


李玫瑾:实施“两不管三不惯”教育,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少走弯路


2、孩子自己可以承受的事情不要管

现在很多孩子心理脆弱,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抑郁、自杀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教孩子自己去解决困难,承受失败,这对孩子的心力和抗挫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三不惯

1、不尊重他人不能惯

尊重他人这一美好品格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孩子不尊重他人而父母不加以管教,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傲慢无礼的人,到时候家长再想改变就非常困难了。

2、没有责任感不能惯

“遇见事情喜欢推卸责任,对于失败怨天尤人”这种人相信没有人会喜欢。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就会慢慢变成一个没有担当的人。


李玫瑾:实施“两不管三不惯”教育,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少走弯路


3、触碰原则的问题不能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则就是父母给孩子立下的规矩,当孩子的行为触碰到原则问题的时候,家长视而不见,会导致他们今后犯下更大的错误。

道理我们都懂,可实施起来却不容易,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好性格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抓住孩子性格养成的黄金时期。


李玫瑾:实施“两不管三不惯”教育,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少走弯路


但孩子的性格养成的黄金时期在3岁左右,这时候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已初步形成,让我们对着一个三岁的孩子讲道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一些绘本来帮助我们辅助教育。在这里为各位家长推荐这套《培养好习惯绘本》。

为什么推荐绘本呢?孩子在幼儿时期对图像影音更为敏感,而且绘本中有很多的精美的插画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可以让孩子更有代入感,这也是孩子看绘本的时候学东西比较快的原因。

李玫瑾:实施“两不管三不惯”教育,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少走弯路


这套绘本共10册,分别为《我有自制力》、《我相信自己》、《我能表达自己》、《我可以独立》、《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与人分享》、《好孩子懂礼貌》、《学会尊重别人》、《我能守信用》。


李玫瑾:实施“两不管三不惯”教育,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少走弯路

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未来。10册书籍一本平均不到6元钱,却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情绪管理有很好的效果,帮助宝宝培养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