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卑微的他,在乱世中建功护国,终成一番成就

张全义他本名叫居言,全义是赐名,梁太祖时改为宗爽;庄宗平定河南后,他又改为全义。他世代都是农民。张全义当初在县里担任啬夫时,曾经受到县令的侮辱。乾符末年,张全义投奔起义军队。后来,起义军兵败,于是前往河阳依附诸葛爽,经多次升迁后担任副将。他多次立下功劳,被人举荐而担任官职。

出身卑微的他,在乱世中建功护国,终成一番成就

光启初年,诸葛爽去世,他的儿子方任留后。他的两位部将争占城池,之后被李罕之打败,随即准备乘胜攻取河阳,在附近扎下营寨。于是派遣他前去抗击,但是他和李罕之秘密达成了同盟,回到河阳反攻,结果却战败。于是收集自己剩下的士兵,占据着怀州,守城不出,向武皇请求援兵。武皇派遣泽援军前去救援,进攻河阳,刘经弃城逃向汴州,李罕之于是自己占领了城池,又举荐他担任河南尹。

出身卑微的他,在乱世中建功护国,终成一番成就

张全义生性勤俭,善于安抚军民,当时虽然到处都是贼寇,他仍然鼓励百姓耕种,因此粮草非常的充足。而李罕之性情贪婪,而且不守法度,军中常常缺少吃的,他经常从张全义那里索要。二人刚开始的时候相处得很好,但见李罕之索求无度,又常常欺压他,心中十分不满。文德元年,趁李罕之出军侵犯晋、绛之机,张全义乘其不备,出兵偷袭攻克河阳,随即兼任河阳节度。李罕之又向武皇求救, 武皇再次派兵助他攻打河阳。因为感激太祖的援助之恩,从此依附于他,切听从他的号令。

出身卑微的他,在乱世中建功护国,终成一番成就

当初,两方军队争夺都城,连连几年都有战乱发生。张全义刚到时,城中的百姓都不到一百家。他立马抚慰这些居民,又让部下开垦土地,收留流散在外的人口,又实行宽厚的法律,严惩欺压百姓的官员。几年之间,大部分得荒地得到开垦,人口增加到了五六万人。后来,太祖逼迫皇帝东迁,命令他去主持修造宫城,多年才完成。皇帝到达洛阳后,太祖图谋篡位,担心他有异议,就调任他出京。不久,皇帝被杀,辉王即位。十月,他被召回并重新被任命。太祖建国后,封他为王。朱友佳即位之后,任命张全义为守太尉。梁末帝在汴京即位后,任命他为洛京留守,兼镇河阳。不久,又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出身卑微的他,在乱世中建功护国,终成一番成就

煅凝被皇帝提拔为大将军,他的职位高于其他人。张全义知道任用他不行,于是向皇帝请求把兵权交给自己,避免出现祸乱。然而皇帝不听。张全义依托朱氏三十年,后来皇帝怀疑老将,多次想加害于他,张全义将自己所以得财务都捐献给了国家。他的妻子储氏,为人十分聪慧,每次进贡,都委婉地替他辩护。有一次梁太祖不知道为什么生气,下令召见张全义,储氏请求觐见太祖,悲愤得申诉说:“张宗爽不过是个种田的老翁,三十多年来,他在都城四面开荒垦地,积累军需,供养陛下创业。如今头发也白了,人也快老死了,您为什么还要猜疑他呢?”太祖立刻笑着对她说:“我没有恶意,你不要说了。”

出身卑微的他,在乱世中建功护国,终成一番成就

后来,唐庄宗攻灭后梁,张全义自洛阳前去朝见,叩首谢罪。庄宗百般抚慰,又派人将他搀到殿上,尽情宴饮。第二年,皇帝在洛阳祭天,仪式结束后,任张全义为守太尉中书令,改封齐王。当时,明宗受到奸党的监视,只能闲居在自己得宅子里。他本来就卧病在床,听说了变故,忧心而禁食, 最终在家中去世。

张全义出生在乱世,靠着自己得才能,立下显赫战功,多次接任重要得官职。他奉命守卫国家疆土,前后为官几十年,最后舍弃身家而没有受到残害,得以善终,也只有他一个人而已了。他出身并非士族,但在为官打仗时愿意启用文人来为自己做事。虽然后来被封为王公,但是生活却一点也不奢靡,心中信仰佛教,实在是难能可贵。

出身卑微的他,在乱世中建功护国,终成一番成就

建国君主在打下江山之后,都会怀疑功臣,太宗也不例外,在晚年时开始猜忌老臣老将。他战功累累,自然也受到了猜忌。但是他做到了以财保身,将自己所有得资产都进贡给了皇帝,以求他安心而留自己一条命。后来终于受到庄宗的厚遇,是由于他的恭顺,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在面临选择是,我们应该学会舍弃身外之物,而保留自己的生命,张全义就是做到了这一点,才得以在险境中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