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第一个点,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没有肺炎,就是相当于国家方案中的轻症病人,它的定义就是没有肺炎。所以,好多病人没有肺炎还叫肺炎,这个不合适;

第二个点,新冠病毒不仅仅侵犯到肺,它侵犯到全身,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疾病表现,有好多脏器也受累,也逐渐在肺以外发现病毒。

最典型的,是在尸检的时候看到脾脏、骨髓、淋巴结的受累最严重,甚至很少能够找到正常的淋巴细胞,这就提示它的细胞免疫功能不是一般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下还称其为肺炎,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称为“病”或者“综合征”,可能会更好一些。

症状: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没有特效药治疗。

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简称人冠状病毒。迄今为止,除本次在武汉引起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外,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HCoV-229E、HCoV-OC43、SARS-CoV、HCoV-NL63、HCoV-HKU1和MERS-CoV)。其中,4种冠状病毒引起常见的人类感染,但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也就是常说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内专家研究确认,此次发生新型肺炎的病毒传染源为冠状病毒家族的第7名成员,暂称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病毒也有弱点,人冠状病毒对热较敏感,病毒在4℃下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60℃可保存数年,但随着温度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如HCoV-229E于56℃ 下10分钟或者37℃下数小时即可丧失感染性,SARS-CoV于37℃可存活4天,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人冠状病毒中,SARS-CoV可于室温24℃条件下在尿液里至少存活10天,在腹泻患者的痰液和粪便里能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可存活约15天,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3天。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室温存活时间未知,但其与SARS病毒有极大的相似度,很多地方可以类比。

新型冠状病毒和人冠状病毒性质相似,对热敏感,在56℃下30分钟就能被灭活,而75%的酒精、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氯己定除外)都能够有效地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传播途径:通常病毒传播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

一是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黏膜表面造成感染;

二是接触传播,在接触感染者接触过的东西后触碰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导致病毒传播;

三是空气传播,病原体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具有传染性;

而最新病例研究提示,病原体也有可能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这几种途径的隔离防护措施都要做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伴有基础性疾病、年龄大的患者容易发生重症和死亡。重症病例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在10天左右,最短1天,最长14天。最新情况表明,潜伏期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在个体已经感染病毒但未发病的这段时间,也有传染他人的可能性,这加大了对疫情控制的难度。

早期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可表现为头痛、鼻塞、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与流感和普通感冒类似。但其实它们之间有明确区别。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预防:口罩佩戴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预防:注意事项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再次科普新型冠状病毒


最近报到最多的就是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是指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却没有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的人,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呈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也能成为传染源,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

什么人会成为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为密切接触者,更多发生在家庭成员中。

无症状感染者会传染他人吗?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有哪些?

无论是有症状的患者还是无症状患者,新冠病毒目前的主要传播途径仍然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无症状感染者会成为超级传播者吗?

无症状感染者所占比例非常低,传播能力相对较弱,传播的危害也比较小。

无症状感染者需要隔离吗?

有条件的地区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原则上应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无症状感染者主要发现来源有哪些?

主要发现来源有四个:第一,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发现了一些这样的人;第二,在聚集性疫情的调查中,在开展一些主动检测的过程中,可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第三,在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进行主动检测时可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第四,在对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的人员主动检测时,可能会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人是社群性的,只有互助才能共同求存——这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不断进化的结果,是面对自然求得生存的需求。

因此,每个人都必然在个人的自由中牺牲一部分权利而获取整体的群体的自由——自由不是无法无天自私自我,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既在不逾矩的情况下从心所欲,自由是有边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