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如果你不說,我怎麼知道哪裡錯了?”

文 | 梁華

在看電影《夫妻之間》時,有一幕情節讓我印象深刻。看到妻子跟別人打電話有說有笑,對自己卻很冷漠,男主角心裡不滿。

當妻子問他:怎麼了?

男主角低頭回應:沒怎麼。

妻子又問:真沒事?

男主角說:沒事。

妻子說:好吧。

冷暴力:“如果你不說,我怎麼知道哪裡錯了?”

這一個情節讓我想起了和貝先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冷戰。

那時候剛和貝先生戀愛不久。貝先生因工作變動,要在異地工作生活一段時間,因此,我們常常視頻聊天。

有一天,跟貝先生聊天的時候談到職業發展,貝先生說,“你原來公司所在的行業不錯,如果你不離開原來的公司,你的職業發展早就更上一層樓了。”

類似這樣的話,貝先生之前就無意間說過幾次,每次聽到關於我辭職的事情,我心裡就會不舒服。離開原單位後,事業進展沒有自己預期的順利,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心裡甚至有點後悔當初太沖動了。現在貝先生哪壺不開提哪壺,他的話一下子戳到了我的痛處,讓我更加覺得自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心情驟降到冰點。我不想再跟貝先生說話。於是我用沉默回應他,或習慣性地用“嗯”“哦”敷衍著。

貝先生明顯感覺到了我的語氣和態度的轉變,問道:“怎麼了?我是不是說錯了什麼?”

我回答:“沒有。”心裡雖然很不爽,但就是不想和他說為什麼。

貝先生說:“如果我說錯了什麼,我向你道歉,請你原諒。你知道的,我只是關心你,希望你得到最好的。在你面前我心裡怎麼想就會怎麼說,沒有隱瞞的。我愛你。我沒有惡意。”

我依然冷淡地用“哦”回應。

貝先生又向我道歉:“對不起,我讓你不開心了。如果我說錯了什麼,請告訴我。如果你不說,我不知道我到底哪裡說錯了,或做錯了。你不要這樣子不說話。有什麼我們應該溝通。對不起。”

我冷冷地回應:“你不需要說對不起,你沒做錯什麼。”語氣依然冰冷。

貝先生又繼續道歉,而我依然用沉默回應。最後兩人都陷入沉默中。於是我藉口困了,草草結束了與貝先生的聊天。

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貝先生髮來的道歉短信。我心裡依然有氣,所以沒有回覆他。之後的兩三天也沒有跟他視頻。

在冷靜了一兩天後,腦海裡浮現貝先生的話:我們應該溝通。回想起與貝先生相處的點滴,我意識到貝先生並不是想挖苦我或潑我冷水,他是真的關心我,但他總是無意間戳我的痛處讓我覺得不舒服。想了想,覺得貝先生說得對,如果不溝通,我們怎麼知道彼此在想什麼,又如何能保持心意相通呢?

我可以選擇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一言不合就沉默,就使用冷暴力,讓貝先生哄我,但我也可以選擇去主動表達,用溝通來解決問題。前者短期有用,可如果每次都這樣,只會讓我和貝先生的關係往壞的方向發展。而後者,則可以消除彼此的誤會,促進理解。如貝先生所說,我應該學著去表達,去溝通。

冷暴力:“如果你不說,我怎麼知道哪裡錯了?”

於是我主動給貝先生髮起視頻聊天。貝先生興奮地說,你終於聯繫我了。對不起,我讓你不開心了。

雖然有點不習慣跟貝先生直言自己的不滿,但想到貝先生主動破冰和道歉的勇氣,我讓自己學著去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我對貝先生說,你說的話的確讓我感到不舒服,讓我不想和你說話。但是你說得對,如果我們不溝通,我們怎麼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呢?我知道你愛我,不會故意傷害我。對不起,我讓你跟著不開心了。

通過溝通,我們找到了問題所在,澄清了彼此想法的差異。誤解的澄清,加深了我們對彼此的理解,進而又加深了彼此的感情。衝突和摩擦可以是問題和障礙,也可以是增強彼此情感聯結的契機,前提是需要坦誠溝通。

末了,貝先生說,我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我不可能鑽進你的腦子去看你是怎麼想的。因此,我們無意間都可能會說錯話,做錯事,會無意間傷了對方。我也不願意去胡亂猜測。如果你不說,我就不知道你的禁忌是什麼,需要如何調整自己的言行。那樣的話,我們可能會重複同樣的言行,一次又一次用同樣的方式傷害對方而不自知。

久而久之,我們會在心裡堆積越來越多的不滿,而另一半很可能一頭霧水,不知道我們為什麼不高興。慢慢地我們就會有隔閡。我不希望我們變成那樣。我希望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可以保持溝通。

貝先生的話讓我醍醐灌頂,也讓我刻骨銘心。在這之後,每當我的小性子又發作,又想使用冷暴力的時候,我就會想起貝先生的話,就會提醒自己,我需要溝通,我要讓彼此心意相通。現在,我和貝先生之間會有小爭吵,會有辯論,但是沒有冷暴力。溝通得越多,我們就越瞭解彼此,越瞭解彼此,我們就越信任彼此,越愛彼此。

如果你也像曾經的我一樣,習慣了用冷暴力來應對沖突,用沉默進行溝通。又或者認為主動道歉或破冰事關自尊和麵子,也許是時候調整一下了。因為這樣的想法只會阻礙我們與伴侶進行溝通,讓我們與伴侶漸行漸遠。而當伴侶鼓起勇氣向我們打開心扉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敞開懷抱,給予積極的回應。只有共同搭建起溝通的橋樑,讓彼此心意相通,我們才能與伴侶走得更遠。


作者:梁華,一枚掙扎著避免油膩的80後中年婦女,分享情感,成長和自我管理知識。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尋找平衡之美,在心理學中探尋更好地生活之道。歡迎關注。堅持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