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的得道弟子。此套《十六羅漢圖》軸由南宋時期浙江寧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畫師金大受繪。全套現存十一幅,分別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其中十幅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一幅藏於日本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十六羅漢的名字早有佛經所載。後來十六羅漢傳入中國後,約於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演變為十八羅漢。按玄奘法師所翻譯的《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即漢語的《法住記》),十六羅漢的資料如下: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一尊者:賓度羅跋囉惰闍,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尊者著偏袒右肩式僧服,外罩水田衣,微側臉注視手中的持花,其蹙眉掀鼻,張口露齒的表情,很是特出。畫中除尊者之外,另有侍者一人,以及伏在矮几的小童一人,尊者頭上的圓光,以青綠色為之,背後花樹盛開,樹枝上倒掛一朵蓮花,色彩精緻,筆觸細膩,採用了較幽沉的色調,卻烘托出尊者和圓光的明亮。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二尊者:迦諾迦伐蹉,與自眷屬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方迦溼彌羅國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三尊者:迦諾迦跋釐惰闍,與自眷屬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東勝身洲

(缺)第四尊者:蘇頻陀,與自眷屬七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俱盧洲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五尊者:諾距羅,與自眷屬八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南贍部洲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六尊者:跋陀羅,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耽沒羅洲

(缺)第七尊者:迦理迦,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僧伽荼洲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八尊者:伐闍羅弗多羅,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缽刺拏洲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九尊者:戍博迦,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缺)第十尊者:半托迦,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十一尊者:羅怙羅,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畢利颺瞿洲

(缺)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與自眷屬千二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半度波山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脅山中

(缺)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與自眷屬千四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與自眷屬千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鷲峰山中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軸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與自眷屬千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持軸山中

此套十六幅作品中,現有十幅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作為攝州多田院的鎮院之寶而傳來。曾為原邦造舊藏。一幅藏於日本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其他五幅所在不明。

金大受,南宋時代浙江寧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畫師。此係列繪於慶元元年(1195)之前,當時的寧波被稱為 “明州”,作為現存浙江佛畫中時代最早的作品而聞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