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在懟天懟地中,告誡我們讀書首先要選好書

讀完叔本華的《讀書與書籍》,有被他給逗到的感覺,在這篇文章中,叔本華是毫不客氣的,他對讀書的態度表達得非常強硬,可以用懟天懟地來形容,所以叔本華要麼就是性格直接至可愛,要麼就是一個稍顯刻薄的孤獨者。就《讀書與書籍》而言,我覺得他“萌”的可愛。

叔本華在懟天懟地中,告誡我們讀書首先要選好書

一、叔本華的批評

01 懟富人

叔本華認為窮人忙於生活,無暇讀書情有可原,可是富人則有財富和閒暇,但是富人中常見無知者,叔本華懟到:“醉生夢死,類似禽獸。”,對的,開篇即開戰的感覺。

02 懟讀書

談讀書,不是應該規勸讀者通過讀書來豐富自己的思想,鼓勵我們多讀書,多讀好書嗎?抱歉,那是一般套路,這是叔本華的發言時間。叔本華說:“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

叔本華懟到:“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許多學者就是這樣,因讀書太多而變得愚蠢。”

03 懟書籍

叔本華在懟天懟地中,告誡我們讀書首先要選好書

叔本華認為圖書中有很多是濫竽充數的出版物,許多作者不為高尚的趣味和真正的修養,只是為了吸引讀者而著作出書,這樣的書原是為貪圖金錢而寫,叔本華將它們列為壞書行列,讀之,使讀者浪費時間,而無暇讀真正有益修養的作品。

叔本華懟到:“大抵來說,目前十分之九的書籍是專以騙錢為目的的。為了這種目的,作者、評論家和出版商,不惜同流合汙,狼狽為奸。”

04 懟讀者

叔本華在說明書籍中有無數壞書時,也隱含了讀者不知分辨,盲目追求時尚的意思。許多人讀書並非為了追求提升自己的修養,而是為了在交際場中有談話的資料。就如同我們今天追熱門的電視劇、追新上映的電影、看頭條新聞,很主要的一個目的,是避免出現在交際圈中無法參與話題的難堪。

叔本華懟到:“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發行了數版的書籍都是,不管它屬於政治、宗教、還是小說、詩歌。你要知道,凡為愚者寫作的人常會受到大眾歡迎。”好吧,作為哲學家的叔本華,為我們完美詮釋了為什麼哲學是一門冷門學科的原因。

叔本華在懟天懟地中,告誡我們讀書首先要選好書

二、叔本華要告訴我們什麼

如果你也買過暢銷書的話,那大體也是叔本華口中的“愚者”吧。但不知你是不是有和我一樣的感覺,雖然被他無情地點評了,但是並無半點生氣的感覺,其中原因,我想一來是他說的大體是客觀和正確的,二來就是叔本華真實的可愛,我想象他是在半認真、半發脾氣的情況下寫的《讀書與書籍》吧。

細想一下,他批評情況的反面,就是想要提醒或告誡我們的事吧。

05 讀書需要有一點自律

很多有財富和閒暇的人,不願意讀書。說明閱讀這件事情,即使具備了物質和時間條件,也並是人人樂意去做的事。

叔本華在懟天懟地中,告誡我們讀書首先要選好書

打發時間可以靠娛樂,而閱讀一定不是自然的首選,這是人的天性使然,貪圖安逸和享受。叔本華的時代尚且如此,在娛樂方式極大豐富的現代,佔據我們閒暇時間的是手機、遊戲等方式,而用讀書度過休閒時間的,仍然只是少數。

選擇閱讀的人,不論出於什麼原因,都需要一點自我約束的能力,作為對娛樂的抵抗力,對聲色犬馬冷靜的剋制力。

06 學而不思則罔

叔本華認為輕鬆的讀書,不過是在重複他人的思想,一味只知用讀書來打發閒暇時間,只會使得自己的思想越發懶惰。他的意思是讀書並不代表思考,思考是具有獨立性的,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是對思考的一種誤入歧途。

叔本華在懟天懟地中,告誡我們讀書首先要選好書

在閱讀時,需要同時帶著好奇心和質疑的精神,讀書並非單方面的教學,應當視為讀者與作者的一場對話。在對話之後,所留下的思考才是讀者真正的收穫。

07 選書,是在節省時間

我們所處的時代,世界上一天新印刷擺上書架的圖書,即使我們用盡一輩子也讀不完,從中挑選能給我們帶來高尚的興趣、真正的修養的圖書,是在節約我們的時間,不要將自己的精力浪費在壞的書上。

叔本華認為唯有經過時間考驗的圖書,才是值得花時間去讀的。他很鄙視當下流行的圖書,認為之所以流行,是作者為了迎合讀者喜好而寫,這樣的作者,“受旁觀者的歡呼鼓譟,每年送出無數的作品。”叔本華認為那是毫無價值的讀物,數年之後必遭淘汰。他也尖銳地批評讀者,認為讀者對這些流行的東西趨之若鶩,是“愚不可及的事情”。也許這樣的書籍,不過是娛樂的一種形式而已,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卻因為精神空洞,配不上“書籍”之名。

叔本華在懟天懟地中,告誡我們讀書首先要選好書

而真正有價值的圖書,是真實的文藝,“作者純粹為文學而寫作,他們的創作嚴肅靜默,然而非常緩慢”,經典的書籍彷彿可以跨越時代的侷限,歷經時間的磨礪而不減少其智慧的光芒。

閱讀“流行”的書籍,雖然輕鬆寫意,卻未能給我們的精神世界帶來營養,反而擠佔了我們寶貴的時間和有限的精力,“古典”的書籍,雖然可能艱深難懂,卻是作者心血的凝結與智慧的沉澱,雖其貌不揚,卻是真正的寶藏。

三、寫在最後

叔本華在懟天懟地中,告誡我們讀書首先要選好書

討好讀者的書,大概不會是《讀書與書籍》這樣內容的作品吧,叔本華對附庸風雅、追求享受的閱讀與書籍提出的批評,也許也適合今天的情況,不知道他當時有沒有想到自己的這篇文章,也能經受時間的考驗而對後世的讀者有所啟發。讓我用叔本華在《讀書與書籍》中引用德國評論家施萊格爾的警句來作結束吧:

“你要常讀古書,讀古人的原著;

複述他們的話,沒有多大意義。”

參考:《讀書與書籍》,叔本華 著,陳曉南 譯

(我是閒時翻書君,一家之言,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