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一場疫情,很多姑娘徹底消失在朋友圈裡。

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她們沒有時間發微信聊天,更沒時間打扮化妝去發朋友圈。

甚至沒有時間見自己的老公和孩子。

這些姑娘,就是中國的醫護人員。

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01

她叫李秋萍,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一名護士。

經過8年的專業學習,研究生畢業後,她留在北京開始實習。

今年1月,她主動請纓志願湖北,但因為沒過實習期沒被選中。

所以她選擇堅守在北京icu病房內。

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在icu上班,可以說是全醫院最不能馬虎的。

這裡的病人都是重症,表達能力有限,心情也差到極點。

在這裡面工作的每一分一秒,都需要高度警惕和緊張,第一時間弄懂患者的需求。

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所以更需要護士極度的耐心和細緻。

這一忙起來就是整整一個上午,她顧不得喝水上廁所,直到中午休息,才能摘下口罩,和媽媽聯繫一下。

這是李秋萍第一次沒回家過年,遠在老家荊門的媽媽,很掛念自己的女兒。

“你房間的被褥我都曬好了,愛吃的我也買好了,結果你不回來了......"

疫情發生後,身為湖北人的李秋萍心裡很不是滋味。

但是她總是慶幸,多虧自己是個醫護人員,一旦有需要,也能頂上去,為大家盡一份力。

她說:“作為一名護士,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義。”

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那些在朋友圈消失的女神,都找到了素顏照......


02

白鈺,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室的一名護士。

所有病情危急的病人,她都要第一個面對,做初步診斷。

這份工作,被傳染的風險極大。

因為長期戴口罩,她的鼻子已經被勒破,只能天天貼創可貼。

她的丈夫刑正濤,與她一樣,是同個科室的護士。

今年1月他們一起報名志願武漢,但丈夫被選中,她留在了北京。

當領導問道:“去武漢志願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她丈夫肯定的回答:“沒有問題沒有困難。“

離別來得太快,第二天丈夫就要坐上飛往武漢的飛機。

她跑去和丈夫告別,卻不斷告訴自己不能哭。

但在看到丈夫的那一刻還是沒忍住。

護士長告訴她:“別擔心,我怎麼把正濤帶去的,就怎麼帶回來。”

走的時候,物資箱子上需要寫字,大家沒有筆。

白鈺拿出了自己口紅:“用這個寫,我塗口紅給誰看呢,不就給正濤看麼?他走了我就不塗了。”

正濤走後,因為擔心,她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

情人節,本該相聚的日子,卻忙的連視頻的功夫也沒有。

有時候兩個人聊天說起孩子,她問丈夫,你是不是想寶寶了?

丈夫總是回答:“我想你多一點。”

每次回家,女兒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

白鈺總要告訴自己的女兒:“你爸爸是個英雄,很快就會回來的。”

03

宣武醫院的發熱門診,是這次疫情最危險的地方。

在這裡,工作了34年的護士長康利紅每天都在和病毒作鬥爭。

科裡10位女護士,其中8位都在17年前,參加過非典一線抗擊工作。

傳染病突然來臨,說不緊張不害怕都是假的。

但她依然把很多工作都攬在自己身上,儘量不讓年輕的護士感到驚慌。

中午休息的時間,有病人需要採集咽拭子,她還是親自上陣。

她說自己活了大半輩子,要配得上“白衣天使”四個字。

而34年以來,每天護理病人,看著他們出院,這也是對堅守最好的解釋。

在中國,護士這個職業,女性佔據了90%。

她們都曾是小女孩,也都怕黑也都怕疼,也怕過走夜路。

她們也很愛美,也想每天穿著漂亮衣服,化著美美的妝。

但在災難面前,她們撐起了祖國的半邊天。

04

前段時間,武漢95後ICU護士,因為太過勞累,不小心摔倒摔斷鼻骨。

醫生建議兩週內做手術,否則骨折處可能畸形癒合。

可張美玲卻繼續堅守抗“疫”一線,希望等抗擊疫情的戰役勝利後再進行手術。

然後回家看一看近一年未見的父母。

張美玲說:“我的同事們、夥伴們都還在每天堅持上班,我不想因為自己的事情拖大家後腿。”

05

前幾天的鄭州,一公交司機發現經常在醫院下車的女護士沒有下車,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動不動。

他站起來去詢問情況,才發現,她因為太累了睡著了。

他不忍叫醒她,又怕她耽誤上班。

無獨有偶,一位湖南志願湖北的護士,因為太過勞累,坐在醫院過道的地上,幾度起不來。

患者去關心她,她說,沒事我一會就好了。

後來她說:“因為抗疫需要,我已經離開兩個兒子一個多月。當時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平安回去,孩子不能沒有媽媽。”

我曾看到網友留言:

這段時間,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國女性的偉大。

危險面前,中國女性總是衝在最前面,像母雞護小雞一樣,護著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護著需要幫助的人。

06

這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女醫生佔60%,女護士佔90%,女性是絕對的主力。

佔整個醫療隊的三分之二,在患者救治當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是大家公認的。

經歷這場疫情,再回首。

我們會發現,就像這部紀錄片說的那樣。

在人類歷史裡的任何災難和壓力中,在看得見、看不見的角落,女性從未缺席。

她們在不同崗位,用專業的力量,默默擔起重大的責任。

在戰疫場上,她們素顏朝天,額頭、臉頰上被勒出血印的痕跡。

她們拋下家中還很小的孩子,堅定的站在最危險的一線。

她們姨媽痛也不能休息,強忍著繼續護理病人。

她們剪掉了最美的長髮,只為了更加便利。

她們毫不退縮,她們勇敢幹練,用專業堅守,撐起一座座生命的橋樑。

她們是某個人的妻子,是某個孩子的媽媽。

平日她們希望被加倍呵護,但也能在關鍵時候去保護愛的人。

巾幗不讓鬚眉。

智慧、優雅、善良、堅韌、力量,從不吝嗇於把這些詞統統歸到她們身上。

中國女性力量的強大,值得被每個人看見並尊重。

與其歌頌女性的‘奉獻’,不如肯定她們的專業。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紀錄片:《我是醫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