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年報披露官方“指南”體現誠信託底的監管溫度

安 寧

4月份,A股市場進入密集的年報披露季,根據規定,4月份的最後一天是上市公司年度報告披露的截止日,但今年有些特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有部分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上市公司的年報審計和披露遇到了現實困難。年報無法按時披露怎麼辦?

4月7日,證監會發布的一則《關於做好當前上市公司等年度報告審計與披露工作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給出了官方解答,對部分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公司,規定可以延遲披露年度報告,並可先行披露主要經營業績。但對濫用延期披露政策,在年度報告審計和披露中藉機弄虛作假的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嚴格事中事後的核查、追責,依法從嚴追究法律責任。

筆者認為,這份在疫情期間發佈的年報披露事項的官方“指南”一方面體現了監管層尊重市場、依法防控的理念,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應對,彰顯了“監管溫度”;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延遲”不等於“放鬆”,確保年報信息披露的真實、完整、準確是對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基本要求,不要心懷僥倖心理,監管力度不會因為“延遲”而放鬆,對失信行為絕不會姑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等疫情較為嚴重地區的部分行業、企業生產和投資受到較大影響,企業面臨流動性困難、上市公司年報不能如期披露等。

針對這些問題,資本市場都加大了政策傾斜力度,不僅優先為疫情嚴重地區相關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直接融資服務,幫助支持他們戰勝疫情災害影響,而且,對於註冊在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相關企業以及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疫情防控領域的企業,通過實施公司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以及在新三板掛牌的相關企業都實施綠色通道政策,優化工作流程,實行“專人對接,專項審核”。

特別是在針對部分上市公司由於受到疫情影響無法準時披露年報的情況,監管部門及時發佈了應急措施,為受疫情嚴重影響的企業儘快渡過難關提供全力的支持。

在此次發佈的《公告》中為防範個別公司及會計師事務所濫用延期披露政策,規避法定的信息披露及審計義務,《公告》要求,延期披露公司及相關會計師事務所作專項說明,並充分揭示風險。對於披露和說明不實,能夠披露和審計而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和職責的,依法從嚴追究其法律責任。

這意味著監管層雖然延遲了某些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年報披露的時間,但是,這種“延遲”是以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誠信來託底的,一旦有失信行為,監管層對此嚴打絕不手軟。據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年內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共開出了24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信披違規罰單有11張,佔比為45.83%。另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3月1日至3月31日,共有42家上市公司因信披違規收到警示函。

筆者認為,資本市場的監管實際上也體現了一個硬幣的兩面,一面是有“溫度”的監管,另一面是“帶牙齒”的監管,對於市場中遵紀守法的市場主體而言,監管是有溫度的,但是,對於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監管的“牙齒”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違法違規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