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基建(七)我國的工業互聯網


引言: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已經實現了全方位突破發展,標識解析體系不斷完善,平臺供給能力持續提升,融合應用範圍加快拓展,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建成。2019年底,國內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總數超過了50家,重點平臺平均連接的設備數量達到了59萬臺。

一、工業互聯網對國內智能製造的作用

智能製造是在產業變革要求的影響下產生的,與傳統的製造模式相比,智能製造對生產模式、控制水平的要求相對較高,而工業互聯網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並最終將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全球工業、激發生產力。因此工業互聯網在智能製造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支撐智能製造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

智能製造有兩條路線可選,一是具有強大的製造工藝、技術、自動化和數字化優勢下的德國“工業4.0”模式,智能製造發展的重點是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或智能產線。二是美國提出的工業互聯網,依託IT企業,利用IT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優勢,打造通用化或者行業型的解決方案。


關注| 走進新基建(七)我國的工業互聯網

圖1 工業互聯網的平臺發展

我國智能製造選擇的是一條“中間路線”,將工業互聯網作為重要基礎設施,為工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基於這一選擇,工業互聯網在國內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

(一)國家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不斷出臺鼓勵政策

鑑於工業互聯網巨大的產業帶動作用,從2017年年底開始,我國政府密集出臺促進工業互聯網領域發展的新政策和新舉措,來自國家層面的消息不斷利好。2020年3月4日,工業互聯網被納入新基建體系。


關注| 走進新基建(七)我國的工業互聯網

圖2 工業互聯網的國家政策

(二)工業互聯網產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前景可期

2018年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元年,市場規模為4501億元。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產業步入快車道。在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市場規模達4800億元,較2018年增長6.64%。

(三)疫情防控大大加速工業互聯網的落地應用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進一步凸顯了工業互聯網的賦能效應。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助力企業快速轉產、保障醫療物資生產以及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注| 走進新基建(七)我國的工業互聯網

圖3 工業互聯網在疫情中的具體表現

三、今後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點

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針對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支撐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和關鍵平臺綜合能力不強,標準體系不完善,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水平都有待提高,缺乏龍頭企業引領,人才支撐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問題,未來應當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建設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的高質量外網。要升級建設工業互聯網企業外網絡,打造低時延、高帶寬、廣覆蓋、可定製的高質量外網。

第二,進一步加快推動更多企業改造建設工業互聯網內網,以網絡化帶動數字化。利用工業總線、工業以太網等技術使工業互聯網內網深入到車間、產線、設備,是實現人機物全面互聯的關鍵基礎和必要條件。

第三,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核心能力。一是繼續打造平臺標杆,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二是深挖平臺間差異化優勢,完善標準體系、接口技術、商業模式。三是加速平臺在行業與區域落地,挖掘若干平臺大規模應用場景,建立平臺化服務的商業路徑,促進平臺應用推廣。四是是打造平臺生態載體,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解決方案推廣平臺、人才實訓基地等。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數據資源所

撰稿人:馮開瑞、魯萍

審稿:陳正坤、范增傑、張潔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