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韓非子》亡徵·第十五 10

承接上文,今天繼續講《韓非子》中的神作《亡徵》,今天我們將第二十三徵,即大人物如何防止被身邊的小人物所害的方法,從本質上來說是告訴君王應當具備“情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人格的尊重是非常有用的,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前段時間刷文章的時候刷到了這麼一篇文章:為什麼大領導都是和和氣氣的,而小領導卻都兇巴巴的?

——因為兩者的身份不同,身份決定了定位,定位決定了格局,格局又影響手段。其實大領導對你溫和有禮就說明了“你”的職務跟他壓根就沒有可比性,甚至對他都沒有任何利益相關,那就不妨給“你”留下個平易近人的印象,從而在群眾中獲得較好的名聲。但是他們對那些小領導們的態度就完全不同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那我們反過來問一下:如果大領導對“小兵”們都兇巴巴的,對小領導卻平易近人會怎麼樣?那麼大領導的命令在小領導那邊的效力就會大打折​扣了,畢竟現行的體制,除了私企領導,其他的領導對抗命的打擊能力並不大,所以必要的時候需要擺出一副“兇相”來命令下屬。就像小領導對“你”一樣,設想一下,小領導如果事事都和顏悅色的對“你”說:請把這件事做一下,好嗎?這樣的領導怎麼管理下級?

但是適當的“兇”一下下級是沒問題的,這也是一種管理手段,但是不可以從人格方面去折辱下級,更不能斷了人家的“希望”,否則是很容易遭受到人家的“玩命”,從而使得自己損失慘重,比如下面這位:

讀《韓非子》亡徵·第十五 10

遼穆宗耶律璟

被廚子幹掉的帝王——遼穆宗耶律璟

先看看這位的“業績”:

“應歷十三年正月,殺獸人海里。三月,殺鹿人彌裡吉,梟其首以示掌鹿者。六月,殺獐人霞馬。十一月,殺彘人曷主。……十四年二月,支解鹿人沒答、海里等七人於野。……十五年三月,虞人沙剌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而死。……十六年九月,殺狼人褭裡。……十七年四月,殺鷹人敵魯。五月,殺鹿人札葛。六月,支解雉人壽哥、念古,殺鹿人四十四人。十月,殺酒人粹你。殺豕人阿不札、曷魯、術裡者、涅裡括。殺鹿人唐果、直哥、撒剌。十二月,手殺饔人海里,復臠之。……十八年三月,殺鶻人胡特魯。四月,殺彘人抄裡只。六月,殺彘人屯奴。十二月,殺酒人搭烈葛。”

963年正月,穆宗晝夜喝酒共九天,殺海里。三月,殺養鹿人彌裡吉,並梟首示眾。六月,侍從因為傷了獐,被穆宗杖殺。

964年,二月,支解養鹿人共七人,十一月,又殺近侍於宮中。

965年,三月,近侍東兒因為送吃飯的刀、筷慢了,被穆宗殺死。十二月,藉口近侍喜哥私自回家,殺掉了他的妻子。

966年,正月,殺近侍白海和家童,九月,在重陽節大擺宴席,夜以繼日地飲酒,最後殺死養狼人。

此後,從應歷十三年到他死,耶律璟每年都會無端殺人,每年都有殺人的記錄,說穆宗嗜殺成性一點也不過分。

除了濫殺那些負責蓄養獸禽的下人,耶律璟對自己的近侍也毫不留情。“應歷十年八月,以鎮茵石狻猊擊殺近侍古哥。……十三年六月,近侍傷獐,杖殺之。……十五年三月,近侍東兒進匕箸不時,手刃刺之。十二月,以近侍喜哥私歸,殺其妻。丁未,殺近侍隨魯。……十七年十一月,殺近侍廷壽。……十八年三月,殺近侍化葛及監囚海里,仍銼海里之屍。”

遼穆宗晚年時左右侍從稍有過錯,就被他親手殺死,弄得侍從們整天提心吊膽。大臣們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據說穆宗殺人是聽信了女巫肖古的話,為了取人膽造延年益壽的仙藥。據《遼史》記載,“初,女巫肖古上延年藥方,當用男子膽和之。不數年,殺人甚多。”為了長生不老,耶律璟竟然聽信女巫之言,專殺男人取膽做藥引子。

他統治期間,契丹貴族奪權活動頻繁,社會秩序極不穩定。除了喝酒、睡覺、遊獵外,耶律璟最大的愛好就是殺人。耶律璟的荒唐、愚昧、昏庸、殘忍,由此略見一斑。耶律璟在位期間,與後周政權的戰爭每次都遭遇敗北。嗜殺成性的耶律璟拿自己的臣民開刀。

結果就是大臣們每日離家上朝時,總是要與家人話別,因為不知晚上是否還能回來。民間也怨聲載道,朝中人人膽寒,都意欲對耶律璟除之而後快。但是軍隊對耶律璟比較忠誠,欲想謀反的人如耶律敵烈、耶律婁國、耶律宛等人都被其鎮壓。所有人都期待著什麼時候能出現一名替天行道者殺掉耶律璟,救人們出水火。

最終:不甘心坐以待斃的近侍小哥、盥人花哥聯合了“庖人”辛古“等六人反,帝遇弒,年三十九。”荒誕不羈、嗜酒如命、殺人如麻的一代帝王,就這樣成了刀下之鬼。

辛古後來如何,史書上雖然沒有記載,相信其被殺的命運是不會改變的。雖然眾臣都盼望耶律璟早死,但是他死後,大臣們還會按照法律來處置辛古的,當然他們心中也是對其感恩不盡的。

常言道:不作死就不會死,所以韓非子所言:挫辱大臣而狎其身,刑戮小民而逆其使,懷怒思恥而專習則賊生,賊生者,可亡也

當週圍所有的人都巴不得你死的時候,你就真的離死亡不遠了,只是看什麼時候出現這麼一個“契機”而已,如遼穆宗者,不依據法律,而隨意殺戮侍從、大臣,致使身邊之人人人恐慌且心懷怨恨,這樣的人就算留一個在身邊都是個隨時可能爆炸的雷,又何況其身邊全是“雷”呢?整日生活在這種滿是“火藥”地方的穆總,在等到了那一個小小的火星後,終於被“炸”上了天。

讀《韓非子》亡徵·第十五 10

復仇的V字笑容

至於該怎麼做呢?韓非子沒說,但是我相信讀到這裡的大家各自內心都有了答案,那麼我淺談一下我的見解吧,這一篇其實說的就是君王對待臣民的態度,故孟子云:“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君王如何對待臣下,臣下也會如何“報答”君王。所以《戰國策·趙策》有云:“晉陽之孫豫讓事知伯,知伯寵之,及趙襄子殺知伯,豫讓逃山中,曰:‘嗟呼!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智氏矣。’”後來,他變易姓名,漆身吞炭,使人認為不出自己,但幾次刺趙襄子,都被趙襄子發現了,趙襄子因為他是義士而沒有殺他。最後一次刺殺趙襄子,趙襄子說:“子不嘗事範、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仇,而反委質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仇之深也?”豫讓說:“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讀《韓非子》亡徵·第十五 10

列舉這麼多,我其實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君王對臣民的不欺辱會導致國家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