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六十三)

二战马里亚纳海战中,在美军机群的正下方,日军“飞鹰”号航母损毁惨重,紧随第二次燃料爆炸,该舰在2小时之内沉没。与其一同沉没的,还有两艘弥足宝贵的油轮。另外几艘航母——“瑞鹤”号、“隼鹰”号、“瑞凤”号和“千代田”号损毁严重,“榛名”号战列舰和一艘巡洋舰也惨遭同样的命运。这次战斗中,只有20架美军飞机被击落。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六十三)

美军机群调转方向开始返航,飞行高度保持在7000英尺,以便节省燃料。在黑暗中,这些飞机的发动机发出低沉的轰响,飞行员们一个接一个地报告说,飞机没有燃油了,必须在海上紧急降落。最后,所有的鱼雷轰炸机都在水中迫降。接下来,轮到俯冲轰炸机了,他们全速飞完最后100英里,归航灯塔引导他们返回航母。但是,由于航母上正实行灯火管制,他们什么也看不清。

后来,克拉克将军下令,打开探照灯,照射海洋,为飞行员们指路。“我看到着陆信号平台上的三盏灯,”沃利斯回忆:“我左转180°朝舰尾飞去,我刚刚接近,着陆信号官拿着2根信号棒,大约3英尺长,这是我唯一能看见的东西,我记得先是提示太高,接着提示可以了。然后,狂风巨浪冲来,航母在风中摇摆,旋转了40°……如果我继续径直飞去,就会直接撞在舰岛上。因此,我紧急转向飞离……第二次,我成功降落了,停在几座5英寸口径炮塔后面,倘若我稍有闪失,可能已经机毁人亡。”

他的僚机紧随其后降落,在黑暗中,一根拦阻索都没能挂上,最终撞到了5个拦阻板上,他的飞机立即成为一堆残骸,很快就被拖到了一边,避免影响后续飞机的降落。因为到了这时候,所有飞机都严重缺乏燃料。唯一希望的就是“大黄蜂”号航母剩下的飞机能够准确地挂上拦阻索。即便如此,仍有一架飞机未能挂上任何一根拦阻索,结果撞到了飞行甲板左舷的高射炮上。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六十三)

在返程路上,美军80架飞机因燃油耗尽而损毁。米切尔原打算继续追击日军,但斯普鲁恩斯在获悉己方战机损失后,下令停止追击。这是因为,战斗机虽然也可以挂载少量炸弹发起攻击,但只有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才有可能对日军造成真正的损失,而美军几乎所有的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此时都已损毁。

从发起攻击到返回航母,不包括被营救的在水上迫降的飞行员,美军共牺牲了49名飞行员,损失的大部分飞机都是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每架飞机上有2名飞行员。

战事发展到这一步,南云忠一的职业生涯被深深刻上了错失良机和惨遭失败的烙印,最终,当他意识到彻底的失败不可避免时,选择了在塞班岛岸上剖腹自杀。与此同时,至少还有一名日本海军大将和他的几个手下自杀。不过,也有传闻说他们的死亡可能是出于意外。

对于美军而言,从6月19日开始对日军发起攻击以求迅速完成任务的想法,的确很有诱惑力,也可以理解。但是,派出那么多的飞机对于远远超出攻击半径的敌军发起攻击,是一种得不偿失的绝望举措,最终导致美军大批飞机在返航途中坠入大海。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六十三)

事实上,彻底摧毁日军舰队的想法还可以再等一日实现,美军原本可以趁着夜色迅速拉近与日军的距离,第二天白天再发起进攻,这样的话,成功的几率将会更大,也不至于在返航途中损失这么多的飞机。公正地讲,也许克拉克和他的上司米切尔都没有意识到日军的航进速度竟然会如此之慢。

总之,此次海战可能是美国海军在向日本本土推进途中所犯下的最严重的战术错误,因为即使是美国这样强大的工业机器也不可能迅速补充这么多架坠毁的飞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