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四)

英国人不愿让别人认为自己对美国人的孤军奋战坐视不理,尤其当后者越来越多地介入欧洲战场后。事实上,欧洲战争意味着英国大量的空军和陆军力量被牵制在此,唯一能够抽调出来增援美军的也就只有皇家海军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人就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承诺将不会对日军的侵略行为视而不见,相反一定会提供帮助,却没想到英军竟被意军和德军所牵绊!日本人占领的大部分地盘原属于英国人的殖民地,这些地方物产丰富,例如盛产橡胶和锡的马来半岛以及通往中国大陆的立足点香港和缅甸。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四)

的确,一部分美国人不愿意看到英国重新收回殖民地,还有人认为他们可以凭一己之力结束战争。对于美国人来说,英国这个盟友靠不住,因为战争时期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不想过多参与太平洋战争。皇家海军只要能够收复马来半岛和缅甸,丘吉尔就很知足了。但是,丘吉尔的参谋长们却不同意,他们甚至试图通过集体辞职对丘吉尔施加压力。

这些人认为,英国有必要抵消美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威望,他们还担心英联邦国家的海军将会受到美国人的控制。当日本人1942年进攻澳大利亚时,作为盟国新成员,澳大利亚曾经请求美军出兵相助,同时还希望英国皇家海军返回太平洋保卫自己。据英国皇家海军官兵回忆,他们更希望前往开普敦(严格来讲是西蒙斯顿海军基地)而非澳大利亚,因为那里的人更友善。南非距离英国本土距离太远,英国舰队只有往返太平洋时才在南非做短暂停留。

事实上,英国太平洋舰队中的澳大利亚战舰比较少,因为它们之中的许多舰只在美国海军舰队中服役。当然,也有很多美国人赞成英军参谋长们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既然美国人协助英国人打败了德国人,现在该轮到英国人帮助美国人打败他们共同的敌人——日本人。在联手打败纳粹德国的战争中,美英飞机曾经从英国基地起飞大规模攻击德国,现在轮到日本人品尝被英美联手打击的滋味了。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四)

美英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的这种联手作战为战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不太成功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铺平了道路,上述几个组织,美国和英国均涉足其中。

为了重返太平洋战场,英国皇家海军提前将美国海军“萨拉托加”号航母编入其东方舰队,以便熟悉和掌握美国海军的作战手法。此外,英国东方舰队和美国第5舰队通常在不同战区独立作战,从而尽量减少通信和协同上的麻烦。当然,两军之间必然会有接触,但通过分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

不过,英军舰队的到来还是给作战带来了很大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国海军航空母舰上的着舰引导员和降落信号有着很大的不同,有时候,同一个标志对于两国海军来说,甚至表达完全相反的意思。不过,英国皇家海军还是主动采用了美国海军的信号,因为后者这时候已经变得更加强大。

事实上,美英两国海军的关系很好。据说,美国海军军官曾经和英国皇家海军辅助船队指挥官道格拉斯·费希尔少将说过:“想要什么,尽管开口,不必请示金上将,就可以满足你们。”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英舰军官舱室里的白酒增进了双方的感情。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四)

据说英国皇家海军有一艘专门运酒的船只,但舰队花名册上并没有记载。唯一一艘符合条件的可能是皇家海军淡水补给船“雄鹿”号,但这艘船是用来提供淡水的,辅助船队中有好几艘诸如此类的给水船。不过,这个名字总让人联想到一潭死水,或者想到一只雄鹿正大口大口地饮用着一池清澈见底的泉水!

毫无疑问,两国海军之间也存在竞争,他们时而像朋友,时而像对手。例如,金上将反对在太平洋战场上与皇家海军合作,但他的主张却被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非常轻松地否决了。据说,曾有一名美国海军军官应邀在英国军舰指挥舱用餐时,对英国同行的酒柜赞不绝口,想请对方的工匠到自己的船上建造一个同样的酒柜。英国人非常愉快地答应了,但开玩笑地问了一句:“那你打算在酒柜上面写点什么呢?”这是因为,英国的酒柜上方刻有“上帝保护国王”几个字。“那就刻上‘该死的约瑟夫斯·丹尼尔斯’吧!”美国军官这样回答。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四)

丹尼尔斯是1914年的美国海军部长,相当于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的角色,是他赶在美国政府20年代全面推行禁酒令之前,首先在美国海军之中推行这项禁令的。后来,当美国全国都已经废除这道禁令之后,美国海军仍在继续禁酒。英国海军东方舰队最终研究决定,“卓越”号和“萨拉托加”号航母将共同出动舰载机袭击沙璜,这是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在太平洋战场上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空袭,正好又和美国第5舰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沙璜这一目标非常重要且极具价值,它是苏门答腊岛最北端的一个离岛,上面有很多重要的港湾设备和机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