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

即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日军也没有放弃抵抗。1942年11月2日,日本海军少将大森千太郎率领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在6艘驱逐舰的护航下离开拉包尔,试图袭击美军登陆部队,于是在奥古斯塔皇后湾爆发了一场夜战。当时,日军抵达战场时为时已晚,因为美军少将艾伦·斯坦顿·梅里尔率领4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保护登陆部队,美军部队和武器装备已经安全登陆。

美军雷达探测到日军后,开始发动攻击,日军“川内”号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被击沉,“羽黑”号巡洋舰受创。美军“丹佛”号巡洋舰被日军炮弹击中,但炮弹没有爆炸,“富特”号驱逐舰被己方一艘舰船撞上,但没怎么受伤。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

1943年11月5日,美军首次对拉包尔发起大规模袭击。日军预料到美军的行动,因此早已在此集结了大量的海军兵力。弗雷德里克·谢尔曼海军少将指挥“萨拉托加”号航母和被英国人称为轻型舰队航母的“普林斯顿”号,起飞97架飞机对日军发起突袭,重创日军“阿贺野”号、“爱宕”号、“摩耶”号、“最上”号、“能代”号和“高雄”号6艘巡洋舰,而美军仅仅损失了10架飞机。

6天后,也就是11月11日,阿尔弗雷德·蒙哥马利海军少将指挥185架飞机从“埃塞克斯”号、“邦克山”号和“独立”号航母上起飞,轰炸在上次战斗中负伤的日军“阿贺野”号巡洋舰,并击沉了一艘驱逐舰。拉包尔基地的日军没来得及反击,就被美军打垮。接下来,美军在布干维尔岛的登陆行动也很顺利。截至此时,虽然美军还没有占领拉包尔基地,但其作为军事基地的功能已经基本丧失。

这时,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促进了海军力量的不断壮大,这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山本五十六最为担心的事情。美国不仅有着空前强大的能力生产大批的航空母舰,而且还能生产在航母上作战的各型飞机。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

在军舰和飞机上,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同样不可或缺,这对于美国海军来说也不是问题,他们不仅培养出足够本国海军使用的飞行员,还为英国皇家海军培训了一批飞行员。相比之下,日军的各种损失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而美军则可以,随着双方力量对比的改变,美军飞行员越来越有经验,损失也越来越小,日军损失却日益惨重。

“埃塞克斯”级航母属于新型航母,1941年4月28日开始建造,1942年12月31号下水,排水量27200吨,它是战前航母——“大黄蜂”号的改进型。与战前航母相比,该级航母的飞机搭载量增加了10%,自我防护措施更加完善,飞行燃料携带量增加1/3。事实上,随着战争全面爆发,先前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随即就被各个强国弃之脑后。

美军新设计的航母可以搭载91架飞机,所建造的航母数量不少于24艘,有些航母沿用了美军在战争中损失的航母的名字,例如“大黄蜂”号和“黄蜂”号。“埃塞克斯”号航母下水不到一年,又有6艘同级航母建成下水。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特征是拥有更加大型的防空武器系统,但改变之处远远不止这些,由于重新进行了机器布局,即使被一枚鱼雷击中,损失也能够控制,且更容易存活下来。从岛形上层建筑的外形上看,很容易辨认出“埃塞克斯”级。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

虽然它们不像英国快速装甲航母那样拥有坚固的装甲保护,但经过几年战争下来,虽有几艘曾经遭到重创,但没有一艘彻底损毁。这一点在战争后期表现更为突出。倘若战争继续,“埃塞克斯”级仍会继续战斗。相比之下,“埃塞克斯”级航母要比英国的装甲航母更容易修复,当然,它们也更容易受伤。

夺取所罗门群岛后,美军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吉尔伯特岛,该岛位于所罗门群岛东北1000英里,同样处在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航道上。美军直到1943年年底才开始行动,在此之前,他们集中力量建造新航母,训练飞行员、操作员和维修人员。日本人同样也没有闲着,因为只有3艘航母能够下水,他们未能及时将注意力放到训练人员和重建第一航空舰队上。

为了备战吉尔伯特岛,美军不仅拥有两种级别的新型航母,还拥有护航航母。由于这种护航航母的建造周期短,加之造价低廉,英国人私底下称之为“伍尔沃斯航母”,而美国人则称它为“吉普航母”。有些人甚至根据相同首字母缩写中的词汇,戏谑地将美国海军发布的护航航母代号CVE解释为“易燃的、易受攻击的消耗品”。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

这些航母在建造过程中潦草马虎,计划在战后改为商船,因为装甲太薄,容易在战斗中受伤。这些护航航母曾被英国官方称为“辅助型航空母舰”,1943年年底,随着大西洋战争逐步取得胜利,那些在护航作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护航航母,如今承担起了其他任务,例如运载飞机,提供更多的飞行甲板和维修支援,这是因为它们的低航速不适于执行大规模舰队作战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