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作朋友》書評

這本書是一本很出名的書,很早的時候就聽到這本書,它在亞馬遜、噹噹和京東網上的銷量很靠前,然而一直因為工作事情沒有拜讀。機緣巧合,這段時間稍微輕鬆了些,而自己想一探究竟這本書的內容,想探尋它受歡迎的原因。於是,開始讀這本書。

首先,先介紹一下作者。李笑來,原新東方老師,現艾德睿智國際教育諮詢合夥人。他,經歷豐富,與眾小有不同。東北人,就讀普通高校,本科學財會,畢業幹銷售,慣於洞察他人心理,一不留神,成了新東方教寫作的名師,授業解惑,樂此不疲。他寫書,且暢銷。著有暢銷書《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TOEFL高分作文》——常年位於同類圖書銷售排行榜首。授課風格以樸實、有效見長,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觀察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他也在探尋自己的心智成長,寫作之路由此延伸。他的個人獨立博客中,“把時間當作朋友”、“想明白”和“我要問笑來”等系列文章深受讀者歡迎。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運用心智獲得解放。書裡主要是讓我們打開心智,運用心智和時間做朋友。理解時間管理的意義,並且希望用心智管理來開啟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書裡面還提到了幾個對成功的誤區,以及成功的解決方案。書一共分為七章。第一章是心智的力量;第二章是開啟自己的心智;第三章是如何與實踐做朋友;第四章是開拓自己的心智;第五章是小心所謂“成功學”;第六章是更多思考;第七章是真正的解決方案。

我用三天的時間讀了比較感興趣的章節,其中有幾點想分享我感觸最深的內容。

1.成功的核心素質——耐心

正如前面所介紹,李笑來老師是原新東方名師,後來在羅振宇得到平臺上分享了課程《通往財務自由之路》,5個月時間就賣了十幾萬份課程,這令他成為千萬富豪,後來成功投資比特幣,也在短時間內身價暴漲到70億,這使他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作家。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羨慕不已,但事實上,他也是依靠長久的努力和耐心成功的。

38歲成名前,李笑來憑藉新東方8年的教學經歷,孜孜不倦地進行閱讀與寫作,才成為了和羅永浩齊名的新東方名師,而他在新東方的工作積累也令他出版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同時也擴大了他的影響力。

所以,成功需要耐心,這也正如同他的經歷一樣,他是這麼告誡年輕人,同時自己也是年輕人最好的榜樣。

除了他之外,在自媒體時代紅透半邊天的還有公眾號大V咪蒙。而很多人只看到她的成功和光鮮,卻看不到她背後的付出。咪蒙曾在自己出版的書裡提到自己之所以在自媒體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也是得益於她曾經在媒體待過的12年以及10年的寫專欄的經歷。而且她長期保持每週讀2本書的速度,每天工作14小時,並且堅持到現在。在成名前,她在寫作領域和媒體領域都紮紮實實地訓練了1萬小時。

所以成功是沒有隨隨便便的,背後靠的也是艱辛的付出和積累。

現在,網絡的便利讓很多信息、資料和付費課程唾手可及。但是,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人提倡快速學習、快速成功,很多課程諸如《一小時學會閱讀》、《教你快速閱讀》、《15天讓你獲得終身思考力》等受到聽眾地歡迎。但是學完了這些課程之後,很多人反映並沒有得到太大的提高。這正是因為要學會閱讀、寫作甚至成功是需要長期的努力的,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掌握。 所以,我們要改變自己急功近利地態度,紮紮實實地閱讀、練習寫作,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不要期望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就掌握一項技能,而是耐心點,通過長時間地投入,總有一天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2.不要相信“運氣”,更不要相信“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很多人成功的時候會說:自己遇到了好機遇,是機會給了他成功的理由。

而小米創始人雷軍也曾說過他的成功是因為:站在風口處,豬也能飛起來。是碰上了風口,使他成功的。

而很多人看到成功人士,也會不屑一顧地說:他其實也沒有什麼呀!只不過是運氣好,機會降臨到他頭上而已。我沒有成功,是因為沒有遇到好機會。

諸如此類的說法不僅為不成功的人找到繼續懶惰下去的理由,還使他看不到本質原因,從而拉大與成功人士的距離。

當然,我並不是說要一定成為成功人士,但是我們也要能夠知道那些成功人成功的真正原因。

有時候,令人期待的原因往往是那個容易令人忽視的。

正如李笑來老師說的:當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對你來講,不存在任何機會。機會時時刻刻都會出現在你身邊,關鍵在於,你有沒有足夠努力。當你準備好的時候,隨處都有機會。

這個理由並沒有多豪華的言語,而是我們聽了很多遍的說法。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這麼做的呢?

而我也想到了自己的工作經歷中與此有關的。

舉個例子。我從小到大,語文成績只能算是中等。更不要說作文了。寫作的技能總得不到提升。或者是因為沒有堅持寫作。以前在學校裡,可以通過其他科目拉高總分,也可以取得好的成績。但是工作了,因為是在學校裡,如果要在職稱上晉升,就要靠論文和課題。而一直以來對文章的害怕使自己不知道如何應對。而且工作群裡經常會推送一些課題申報的消息,這個時候往往是有心而力不足。當看到有老師申請,心裡好羨慕。於是決心努力訓練,但是又怕機會稍縱即逝。而看到了李笑來老師的這句話,轉變了思維。其實課題的申報機會還是很多的,也不可能不會再來,只要準備好了,就能把握住機會。

當然,最近關注的知識網紅事件也激勵了我,期望自己可以靠知識和寫作賺錢。雖然曾經憂慮過:網紅“紅”的時間很快就過去,或者這樣的紅利很快消失。但是,其實從現在開始準備,開始訓練,等條件成熟了,也不愁找不到好機會的。

雖然如奈特所說“努力對於—出身和運氣—無足輕重,但是現實生活中,古今中外還是有大多數人通過“努力”改變了“運氣”。”

正如諸葛亮所說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還有愛默森說“弱智相信運氣,強者只信因果”

這句話雖然很普通,聽了都快出繭子了,但是在理,也是成功的真正原因。

或者如網上很火的話“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詞”,這裡的運氣只不過是強者的謙詞而已,成功其實是靠艱苦的努力和汗水換來的。

3.打造人脈不如打造自己

李笑來老師在書中提到書店裡關於人際關係的書有很多。比如《人脈—個人成功的第一生產力》;《贏在人脈》;《打造黃金人脈》;《如何認識上萬人—擴展人脈的55個步驟》;《90秒建立職場人脈》。書名中有“人際關係”的就更多了,在“噹噹網”上搜索“人脈”可以找到521本書,搜索“人際關係”可以找到4949本書,而搜索“成功”可以找到53879個結果.....

而很多人也在職場中大力強調“人脈”的重要性,所以職場上總有一類人,不以努力工作為主,而是講究人際關係。

那麼講究人際關係真的那麼重要嗎?可以帶來我們想要的東西嗎?

李笑來老師說:相信我,所謂的人脈就算重要,也根本沒他們說的那麼重要。

說說我的故事。

我高中的時候也看過很多文章宣揚人際關係的觀點,在學校裡要搞好和同學的關係。當時判斷力不強,也信以為真了。所以經常會和同學聊天,討論一些問題。剛開始倆人的關係還很不錯,後來這位同學就不理我了。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而想到一些文章中提到要保持良好關係的建議,再加上越挫越勇的希望,繼續主動地和她聊天,只是她還是沒有理睬。所以自己還曾經鬱悶了一段時間。就這樣,到後來高考的時候,自己的分數不高,而那位同學考到了理想的學校。

現在回想這件事情,想到如果當初不是一心在維護人脈關係上,而是把心思放到學習上,或許還不會復讀。而學習好了,後來在理想的學校裡還可以遇見更好的圈子。

在職場中,專注人際關係的人也有很多。

有一個人,他幾年前在某中外合資企業擔任網絡通信設備銷售經理,幾年來一直忙於人際溝通事務,在“乾杯”聲中翻過了日曆。後來,由於他的下屬學歷比他高,能力比他強,經驗也在數年的商海摸爬滾打中獲得了積累,羽翼日漸豐滿,銷售業績驚人,在公司績效考評中名列第一,由此淘汰了他這位上司,留給他的是歲月的蹉跎和時光的惋惜。

從這裡看出,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如果人脈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重要的話。事實上,作者總覺得關於人脈導致成功的傳說其實非常虛幻,只不過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來的幻象罷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就無需與任何人打交道。其實,和人說話,學習他人的長處也是一項能力。只不過,打造人脈沒有你說的那麼重要,或者不值得花太多的時間在上面。

所以,打造人脈不如打造自己,專心做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學習並提升更多的技能,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