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只有勇于承担起苦难中的责任

才能面对历史,创造未来

我们需要记住这些人和事

用思考点亮未来

才能创造真正美好的未来

这样的勿忘并开始,才能笃定

如果灾难再次发生

一定不会重蹈覆辙


4月8日凌晨,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从1月23日封城,长达76天,经历过的那么多痛苦,在我们的记忆中变得好像已经很远了,有一些模糊起来。我们想记住这76天出现的每个个体,并不只是独自表达属于哪个个体的叙事和情感。

4月7日,泰艺术联合各媒体平台率先发起【4.8武汉解封视频征集活动】,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支持。非常感谢陈映红、肖万明、胡志鹏、刘虹、曾朴、贾靖、黄昕恺、赵羽、马漓澧、傅晓岗、杨森林、许毅12位老师分享的疫情期间的人物、故事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思考。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陈映红:四川泰元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文化艺术专项基金主任、泰艺术创始人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2月24日,湖北十堰,一位70岁的老人家中死亡多日,身边还有一个6岁的孙子,独自守着爷爷的尸体,靠吃饼干才没有饿死。孩子说:爷爷不让出门,说外边有病毒……

看到这则消息,我哽咽了很久,非常难受,很多人讨论,也许是父母监护人的问题,有可能涉及到疫情期间隔离引发的社区服务配套问题,甚至是更深入的户籍问题、公共卫生措施问题、家庭伦理问题。某一个问题,还是全部都有问题,我们无法知道答案。

但是我想记住这个六岁孩子的悲伤,愿他将来的人生有社区帮助、父母守护,入学成长、公共措施得当,甚至得到监护人法律的护佑,拥有美好的未来。

@肖万明: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大头咨询&魔豆工坊创始人、弘信资本合伙人、创业导师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4月8日,特殊的日子。76天前的封城,带给我们每一个人很大的变化,不管是你是在风暴中心、全国各地还是世界各地。本以为在此期间,大家可以借机静下来做很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多看点书、写点东西。但我们发现真的封城之后,人的内心反而平静不下来。以往忙碌之中我们偷闲之后,可以挤出一段时间效率很高地干一些事情,但是在这个时候,外面是寂静的,内心却是不平静的。太多的资讯真假难辨,充斥在你的耳旁,逼着你静下来思考问题。

在疫情期间,我觉得有两字非常有意思,一个就是“囤”,我们必须囤积很多资讯、很多情绪,甚至会囤积粮食、囤积健康、囤积对未来的很多期许;还有一个字就是“宅”,宅就是不能动啊,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很多念想,让自己能够安心地宅在一个空间里面,无论你主动还是被动,逼迫着你去思考问题。

这个期间我做了一些事情我觉得还是有点意思:第一,我每天晚上都要跟母亲通个电话,已经很多年没有每天可以和她交流的时光了;第二,我的孩子在英国留学,也曾纠结过回来还是不回来,原以为国外是避风港后来又成了暴风雨的一个中心,我觉得孩子比我们想象中强大;第三,趁这个时间终于把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给开出来了,这些就是这个阶段,我自己“囤”与“宅”的一个结局。

春天终于来到,希望大家能够在新的春天里面,摘下口罩,也能摘下面具,大家自由地呼吸,真诚地相处。

@胡志鹏:青年艺术家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今年我是在保定过的春节,春节之前完全不知道此次疫情,直到武汉封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次疫情最深刻的就是吹哨人李文亮,他去世的那一天,有个人在雪地上写了“送别李文亮”几个字,并用航拍的方式拍下来,发到了网上。

这个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有人用这种方式去纪念一个人,这张照片在网上传得非常广,并且那天的舆论也是,大家都在纪念这一次事件。这是我在社交网络上看见的很罕见的事情,我也希望像灰犀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因为我们的傲慢无知,导致了这一次的结果。以后,我们能够吸取教训,不要轻易地去忘记他,这是我所希望的事。

@刘虹:著名当代艺术家、原川音成都美院教授、油画系系主任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2020年,一种罪恶的病毒突如其来地袭击了我们、袭击了武汉、袭击了世界,回想两个多月在家隔离的日子,我们曾每天在令人担忧和恐惧的数据中度过,而这些抽象的数字所对应的每个个体,他们的经历才是具体的、刻骨铭心的。

记得电视当中报导过一位女患者,她其实已经被治好了,可是她不愿意出院,因为与她一同进来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她说他们是自由恋爱,感情很好,她不知怎样去面对那个未来没有她丈夫的生活。

灾难中这些个体的叙事,其实也是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集体记忆。愿被灾难席卷而去的个体安息;让挺过灾难的、曾经的患者们得到关爱;更愿灾难不再卷土重来。

@曾朴:青年艺术家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这次疫情之中让我非常震动也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情是李文亮医生的去世,个体的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同时让我认识到在我们这个社会之中,任何一个职业、任何一个岗位,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岗位,如果我们不能让这个工作的从业者,从他最基本的职业的素养、专业的素养和一个职业的道德上面讲出他对这个行业和他所从事工作的一个真实的判断的话,会对我们这个社会、对我们每一个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这次疫情之前,我们经常在讨论未来的高科技,讨论生物技术,讨论人工智能,但是看看现在,我们在疫情之中,停摆了整个人类社会,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我们是不是太盲目、太乐观,我们是不是应该对自然,对每一个人,多一些理解、包容和敬畏之心。

@贾靖:青年艺术家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疫情期间有一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疫情初期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湖北的货车司机被困在高速公路7天,大年初二的时候他才得知全国疫情爆发,然后沿途开车从四川回湖北,但是因为他是湖北车,哪儿都去不了也不能进服务站。

在汉中的时候,汉中交警发现他在应急车道上停车睡觉,就问他为什么在这睡觉,他当时就说了自己的情况,希望能有一个地方能够让他停下来休息,吃一顿饱饭。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心里面挺难受的,现在我们武汉已经解封了,接下来可能会有很多武汉的朋友去到全国各地。我最想知道的就是,当他们重新回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应该用怎么一种心态去面对武汉的朋友,因为他们经历的比我们更多。

@黄昕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英国国际教育协会理事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疫情的第一个阶段结束了,这段时间每分每秒都让我印象深刻,但是我又在想一年以后、两年以后、三年以后我还记得什么呢?除了那些标杆式的英雄,大家街头巷尾、口耳相传的英雄人物,或许我还能记得住的就是我身边这些最最普通、最最平凡来帮忙、照顾我们的人。

疫情期间,小区的老爷爷、老奶奶组织了护院工作者的队伍,因为有一部分人大家要去上班,年轻人如我,又吃不了苦,就只有这些退休的老人家自发的组织起来,每天不管刮风下雨到小区门口,来保证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每次走到小区门口取快递包裹或者外出去买食品的时候,看到他们我都有一点内疚的感觉,为什么不是我来守呢?但是真要让我在门口守一整天,我觉得我又做不到,人的自私心理总在作祟。我就是在想,当面对灾难的时候总有那么一批人在默默付出。我看不了那么多媒体中报导的英雄事迹,但是小区这些老人让我觉得很惭愧。

@马漓澧:青年艺术家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2020年2月18日上午,武汉武昌医院的刘智明院长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工作中,不幸感染救治无效而病逝。他在确诊之后,打电话给每一个在工作中有所接触的抗疫一线同事,确认他们的身体状况,同时他在病中拒绝了同在抗疫前线工作的妻子蔡利萍护士长来陪护他。

我们看到的新闻画面已经是他和妻子天人两隔,身穿抗疫防护服的妻子追着灵车哀嚎痛哭的画面。这不是最后一个在疫情中殉职的医生,还有更多的医务工作人员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却不顾自身的安危,保护着我们,他们平凡而伟大,他们的事迹也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

@傅晓岗:公益人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今天,对于武汉人民,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如同1月23号。漫长的76天,武汉人民为了全国,乃至是全世界人民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谢谢你们。

在这期间,有太多难忘的人和事时时刻刻触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除了那些在主力战场的医生、护士和社区的工作者外,我特别感动的还有一个人群,就是志愿者当中的摆渡人,他们每天接送医生护士上下班,其实他们有很大可能感染风险,同时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职责所在的包袱和压力,但他们却选择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瘦瘦小小的志愿者说:“因为我什么都不会,只会开车。”还有一个志愿者,他为了不让妻子担心,同时也怕自己有感染的风险再感染家人,很多天一直住在车上,早晚接送医护人员,白天帮社区运送货物。

我不知道到现在为止这群志愿者中有没有被感染的,不知道他们到了4月8号是否依然健康,我只想对他们说,因为你们的付出,才使得抗疫工作能够正常运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祝愿你们一生平安。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所有人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因为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我曾去过一次武汉,很喜欢这个城市,我想我还会去的,去武大看樱花。祝福武汉人民,祝福所有人。

@赵羽:唯寺主理人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这一次疫情中除了李文亮医生的事情让我挺动容的,还有一件事是武汉人民排着队领取家人或者亲朋好友的骨灰,这件事情打动我的点在于如果自己是武汉人,我们是已经被烧成灰的家属或是亲朋好友,我们是否已经准备接受这个事实,或者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身后的事情已经有人打理等。

在国内,死亡是一个禁忌,是一个不能谈及的话题,非常不吉利,我们无法跟自己的长辈谈论死亡,因为他们觉得不吉利,我们也无法跟自己的晚辈谈论死亡,因为害怕让他们觉得我们自己觉得不吉利。但是面对死亡,和死亡相处,死亡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环,只是它是最后一环而已,直面了死亡才能直面整个生活的本质,或是说直面死亡是我们另外一种诚实对待自己生命的开始。

所以最近开通的微信遗嘱,我很开心看到它还没有被推广的时候就已经被几千人使用,虽然并不涉及财产分配,但是就像是罗曼·罗兰说的一句话,“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它”,我觉得死亡也就是生活本质的一种,我挺呼吁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死亡这件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准备好并迎接它?

@杨森林: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民族地区儿童关爱基金创始人、成都圣德文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今天是武汉解封第一天,我对武汉是有深厚的情感的,大学期间我在《香港建筑与投资》杂志,坐的第一趟飞机的降落点就是武汉,降落后吃的第一餐就是热干面,登的第一座高楼就是黄鹤楼,看的第一个美景就是武汉大学,所以我对武汉是有情感的。因此,当这次疫情发生之后,我们第一时间都在关注着武汉,也希望能为武汉人民,或是湖北人民做一些什么。

在此期间,我们组织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给湖北进行了捐赠,最欣慰的是,我的孩子看到我在做这样的捐赠,也把他过年的压岁钱全捐了出来。他非常地感慨,也非常地感动。所以一个大的事件实际上是能改变我们人类的行为模式的。

以前总在担心90后、00后,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次90后、00后在抗疫前线所展现出的风采,这也是让我非常感动的,希望我们在成都能够为大家做一些事情。四川是经历过灾难的地方,5.12大地震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国家也许还会经历其他一些灾难,我相信,只要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成都欢迎武汉人民,成都欢迎湖北人民,谢谢你们。

@许毅: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师、产业经济学专家,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成员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现世安稳时,现时的工作和生活看起来风平浪静、云淡风轻。世事本无常,一场疫情,将我们大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人间处处有温情,疫情就是检验人性的温度计。在广州万菱汇广场的户外一处“无人值守爱心站点”,摆放了各种免费领取爱心食品,一位快递小哥那句“送了上千次的茶饮,还是第一次喝到”的话,让人温暖又辛酸。因为爱心站点的存在,引发了一场爱心接力赛,不停有市民给空缺位子补给食品。在距离武汉约500公里的宜昌五峰县长乐坪镇,一群质朴可爱的老人家,硬是用肩挑用背扛,翻山越岭徒步将凑出来的85吨物资送达武汉,让人为之动容。

面对疫情,我们一帮人倡议共同做了爱心餐事业,为多个社区工作人员和医疗人员连续一个月送去早餐、午餐和晚餐,为市容管理中心的环卫工人送去爱心物资,去看望大邑的残疾人同胞,因为疫情、因为他们行动多有不便,我们主动送去人文关怀。

这次疫情,让我深深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危难面前,个体抗御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唯有凝聚力量,手牵手、心连心,才能真的同呼吸、共命运。

武汉解封:记住他们和他们经历的困难,就是人类发展未来的那束光

从1月23日到4月7日,在76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曾在彼此守望中,共担风雨。

终于,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

愿所有已离去的生命,都会被铭记;

愿所有曾遭受的灾难和痛苦,都不会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