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的五種味型

鹹, 辣, 麻, 甜, 酸,多變的味型,源於這基礎五味

鹹味:鹹味是五味中的主味,也是調製各種複合味的基本味,除純甜味的所有味型幾乎都離不開鹹味來參與調和滋味。能體現鹹味的調味料主要有,鹽,醬油,生抽,老抽,複製醬油,豆豉,豆腐乳,豉油汁,鮑汁。

其中最具四川特色的鹹味調味料有:

豆豉: 分為水豆豉和幹豆豉兩大類。幹豆豉多用於調味,如豆豉酥魚,太和肉,豉青鰻等。

豆腐乳: 豆腐乳用豆腐做坯,經自然發黴後醃漬,加料,再密封發酵完成,可佐餐和做菜品的調味。

辣味: 川菜中的辣味十分豐富,有麻辣,香辣,酸辣,紅油,魚香,家常,薑汁,陳皮,怪味,蒜泥等味型。

其中最具四川特色的辣味調味料有:

辣椒: 辣椒共有燈籠椒,圓錐椒,長椒,櫻花椒,簇椒五個變種,辣椒又可分為菜椒,幹椒。菜椒主要做鮮菜,微辣,熟透後略帶甜味,果肉厚,水分多,宜煸炒,也可做泡菜。成熟以後可做幹辣椒,泡椒辣,辣味介於菜椒和幹椒之間。

豆瓣醬: 又稱豆瓣,成渝特產,是用胡豆瓣經發酵後製成豆瓣醋,在配入辣椒醬,香料粉等製成。豆瓣醬品種很多,有金鉤,火腿,香油豆瓣等。豆瓣是川菜的重要調味品,有川味之魂的美譽。四川特產郫縣豆瓣,資陽臨江市豆瓣均為調味料的佳品。

水豆豉: 以黃豆為原料,經煮熟天然發酵後,加鹽,酒,辣椒醬,老薑米,香料和煮黃豆的原汁水拌勻,入壇密封,存放半月左右即可開壇取用。

老乾媽辣醬: 花椒,老薑熱油鍋炸香,將花椒油倒入辣椒粉中。將瘦肉切沫,用鹽,糖,生抽,料酒醃漬。鍋內留油炒香肉末,炒至肉末收縮,倒入辣椒油中。待肉和辣椒油都放涼後,再加鹽,白糖和熟芝麻拌勻,以密封容器盛裝即可。

麻味: 川菜中的麻味主要由花椒生成,花椒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實,曬乾後供應用。花椒品種較多其中以四川漢源青溪花椒,川陝接壤之地大紅袍花椒質量上乘。另外還有青花椒,鮮花椒等品種。花椒具有散寒除溼,解腥祛毒等功效。花椒在烹製過程中可增香提味,醃漬時長與姜,蔥,蒜,料酒和其他香料混合使用。花椒的麻味也是調製麻辣,椒麻,椒鹽,陳皮,煳辣,怪味,五香味的重要調味料。花椒的製品有花椒油,花椒粉,椒鹽,刀口花椒,花椒水等。

甜味: 川菜中魚香,荔枝,糖醋,怪味,鹹甜,等都離不開糖水來調味,糖是調製複合味的一種重要調味品,而拔絲,糖霜,果羹,更是以糖為主要調味料。

酸味: 產生酸味的烹飪原料很多,像人工釀造的食醋,泡酸菜,醃製菜,酸梅湯,檸檬汁,酸楊梅,番茄醬等。酸味在烹製中有去腥解膩,提鮮增香,調和諸味,減緩麻辣味刺激等作用。在川菜中酸味是調製糖醋,酸辣,荔枝,魚香,薑汁等味型必不可少的原料,最具有四川特色的酸味調味料有以下幾種。

泡酸菜: 將大葉青洗曬乾淨,入鹽水罈子泡製一年以上,經乳酸作用醃製成酸味泡菜。成品色澤深黃,酸味濃厚,味道偏鹹。泡酸菜一般不直接食用,要用水漂洗後切細,在入鍋烹製,取其味後撈出菜葉,以酸湯調味,如酸菜魚肚,酸菜魚,也可取菜梗切細絲,作為輔料烹製,如酸菜熘雞絲,或做面臊,如酸菜肉絲麵。酸菜具有清熱解暑,解膩開胃的作用,在夏天很受食客歡迎。

泡酸蘿蔔: 將白蘿蔔切條洗乾淨後晾乾水分,放入鹽水罈子中密封浸泡而成,泡酸蘿蔔浸泡的時間較長,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因此有成年老蘿蔔之稱。成品酸味濃郁持久,主要用於燉湯,是烹製酸蘿蔔燉老鴨,酸菜鴨火鍋的主要調味原料。

川菜百般味型變化,都離不開川菜的基礎味型,鹹,辣,麻,甜,酸,掌握了這五種味型,那麼也就等於掌握了川菜百變味型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