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记得小时候有一种叫卖形式被人们所熟知,不是吆喝不用叫卖,只要一听到它的声音人们就知道卖什么东西的来了,它就是拨浪鼓!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应该非常的熟悉。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这就是下乡叫卖的小商贩,一根扁担两个担子,就是一个简单的移动商店了。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这个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拨浪鼓,是不是看到它就仿佛听到了当年的声音了呢?如闷雷般的鼓声萦绕在耳旁挥之不去,这种声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听,它的声音都不是那么清晰了!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简单的存货框不大,但是东西可全了,针线、糖果、气球玩具等等,样样俱全,小的时候就不能听到这个声音,不管买不买有钱没钱都会上去凑个热闹。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长把拨浪鼓,展现出当年留下的痕迹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商贩们就是边走边摇拨浪鼓,听到它的声音人们就会凑过来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这个拨浪鼓已经被放进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是非常幸运的,在它的身上承载着我们那时几代人的回忆。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这个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见的大皮鼓了,保存的也是非常完好的!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拨浪鼓叫卖就是这般场景,熟悉而又陌生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看看人们都围过来看热闹了,在我小时候我最喜欢买弹弓皮筋、玻璃球、气球还有米团哈哈……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看到这种玻璃框都是满满的回忆。

70、80年代农村小商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浪鼓

有骑三轮车的,不知道你们还记得不,以前还有反三轮车,斗在前面的那种?每个瞬间都是我们满满的回忆,真的很怀念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