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在中醫裡,有些藥材名稱裡也包含“熟”字,意為制、改性、發酵。熟茶能“熟”,就是微生物發酵在起作用。經過渥堆發酵,茶葉裡的刺激性物質轉變溫和,口感醇厚,達到比生茶更快的轉化效果,“熟茶”由此而來。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熟茶的雛形:“紅湯”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解放前,關於普洱茶的工藝著作裡都提到:普洱生茶“湯色是紅的。”九十年代初,生茶製作需“築茶”,即茶葉放在竹筐裡灑水壓緊,促進了多酚類物質與微生物中的酶發生酶促氧化作用,使得新茶湯色顯紅。當時茶客習慣新茶放一段時間再飲,茶湯泛紅也就不足為奇。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這種紅湯普洱正是普洱熟茶的前身。它曾經是普洱茶品飲中一致追求的目標,因為茶客認為只有“紅湯”普洱茶才不刺激身體,又醇厚適口。

熟茶發酵中內含物質的變化

為了讓普洱茶快速達到“紅湯”,熟茶誕生了。人工模仿自然發酵的過程讓普洱茶陳化的速度大大提高。這是由於經過渥堆發酵,茶葉內部物質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多酚類物質變化

茶多酚是普洱茶含量較高的活性物質,是茶湯苦澀感的主要原因。發酵後,茶多酚比原本原料降低了50%-70%,轉化為茶色素及一些非水溶性物質,最終熟茶茶多酚的含量在11%-17%之間,使苦澀度大大降低,刺激性和收斂性變小,茶性變得溫和,入口甜潤;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茶色素

普洱茶主要色素物質是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渥堆發酵隨著時間的推進,茶多酚氧化程度深,茶黃素、茶紅素氧化聚合成茶褐素。渥堆過程中,茶紅素隨翻堆次數增加而減少,茶黃素稍有增加、茶褐素急劇增加,使茶湯呈現紅濃的色澤;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果膠質

果膠具有粘稠性,因此,溶於水的果膠質可增加茶湯厚度和粘稠度。在普洱茶渥堆過程中,原果膠呈減少,水溶性果膠呈增加趨勢;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糖類物質

水溶性糖是茶湯甜味的主要成分,能緩解茶湯中苦澀味物質茶多酚、咖啡鹼的刺激性作用,這部分糖含量越高,茶葉滋味就越甘醇。在普洱茶渥堆加工過程中,茶坯水溶性糖含量隨普洱茶的渥堆發酵進程加深而隨之減少;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咖啡鹼

咖啡鹼是茶葉中構成茶湯的重要滋味物質,與普洱茶品質呈正相關,咖啡鹼在普洱茶渥堆過程呈增加趨勢。

水浸出物

茶葉中水浸出物是茶湯的主要呈味物質,其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葉中可溶性物質的多少,標誌著茶湯的厚薄、滋味的濃強程度。熟茶在發酵過程中水浸出物含量是呈減少趨勢。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氨基酸

氨基酸是構成茶品質的物質之一,表現在茶湯的鮮爽度。氨基酸在普洱茶發酵的特殊溫溼條件下發生氧化、降解和轉化,與多酚類起反應生成茶褐素,在普洱茶渥堆發酵過程中氨基酸總體呈減少趨勢。

由上面的內含物質增減可見,如果要讓熟茶呈現出適口的滋味,把控好渥堆的溫溼度和時間非常重要,中度發酵的熟茶口感較好。

熟茶進階:厚、滑、活

近幾年,熟茶越來越市場關注,從技術的提升到原料的選擇,都在讓熟茶滋味不斷優化。曾經有一個對熟茶的誤解是:用好茶發酵是一種浪費。然而今天,很多茶企更願意用“雲南大葉種”、“喬木”“春茶”這些內含物高的優質原料製作熟茶,達到“厚”、“滑”、“活”的境界,堆味越來越輕微,口感體驗更佳。

普洱熟茶是怎麼“熟”的?

 精品原料輔以精良的技術,是優質熟茶的關鍵,不僅賦予熟茶極高的品飲收藏價值,也可以作為一些調飲茶的優秀基底。而經過醫學界多年臨床試驗,熟茶被證實了在降血脂、血糖方面功效顯著以後,不止口感陳香厚重,對身體健康也大有裨益。

隨著消費者的認知升級以及茶企對市場的審視,熟茶重放異彩,大家正在擯棄過去對熟茶的不良印象,樂於重新認識、接觸,熟茶品飲時代即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