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偷東西”,父母怎麼辦?

當孩子開始廣泛地跟人互動時,可能會試著在別人看不見的情況下把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走,看看別人是否能夠發現,當孩子知道別人只要沒有看見就不知道時,會感到非常新奇,於是還會再去拿別人的東西,我們成人給這種行為定性為“偷”。

  同時,他們還開始發現,別人內心想的東西跟自己想的是不一樣的,發現自己知道的東西別人不知道,別人知道的東西自己不知道。孩子對此特別感興趣,於是他們試著告訴別人一些並不存在的事情,用來試驗別人是否知道這件事情沒有真的發生。我們成人給這種行為定義為“撒謊”。

  他們為什麼撒謊?

  孩子遇到困境,為了保護自己而撒謊

  一個剛5歲的孩子從其他園轉來不久,老師發現他非常抗拒上課,一要上課就馬上說自己肚子疼。但如果沒有讓他離開上課的地方,老師會發現實際上他對課程還是很感興趣。

  老師推測可能是以前上課給他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孩子為了逃離痛苦的感受,於是謊稱肚子疼,藉機逃避上課。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判斷孩子是否真的肚子疼,同時,又不能讓孩子撒謊得逞。

  這一天,午休起來,下午有非常好玩的陶藝課,孩子知道下午有課,但不知道陶藝課是什麼,於是就對老師說肚子疼,他要回家,並且要求老師給媽媽打電話。

  作為老師,即便這個孩子一百次的說肚子疼都是假裝的,但在一百零一次時老師還是需要搞清孩子是否真的肚子疼。

孩子“撒謊、偷東西”,父母怎麼辦?

  老師把他帶到辦公室,讓他躺在沙發上,對他說:“你肚子疼,那我們上醫院吧。”孩子說:“你讓我媽媽來接我,我回家,不用上醫院,我回家躺我們家床上,就行了。”老師繼續試探,說:“噢,你家的床有治療作用?如果在床上躺一會,肚子就不疼了?”孩子不知道老師是在試探他,就說:“嗯,是的。”老師現在可以判斷出來這個孩子是在假裝肚子疼。

  於是,給她媽媽打電話,說:“你們家孩子今天上課的時候又說肚子疼,讓你來接他回家,他說只要在自己床上躺一會兒,肚子就不疼了,不用上醫院,你不用著急。”孩子的媽媽一聽就明白了,在電話裡跟孩子說:“我現在很忙,只能夠下午去接你,在班車站接你回家。”

  然後老師跟孩子商量:“老師辦公室裡沒有床,只有沙發,你要不要躺在沙發上試一會兒,看能不能好,這樣你就不用回去了。如果你一定要回家,我只能把你鎖在你自己的臥室裡,因為臥室裡只有一張床,是比較安全的。”孩子聽了,想了想,說:“那算了,我在這沙發上躺一躺,肚子也能好。”

  對這個因為極其討厭和恐懼上課而撒謊的孩子,我們要了解孩子在以前的學校是怎樣上課的、孩子去幼兒園時是怎樣表現的?

  瞭解之後,我們針對孩子的這個問題設計了一套解決方案,結果這孩子一步一步上鉤,從在教室門口張望,到趴在門框上聽課,再到自己坐在位置上,然後他和老師都忘了他曾經是一個害怕上課的孩子。

  這個孩子的行為,正是一個通過撒謊來逃避困難的案例,孩子是在用撒謊這樣的方式保護自己,成人需要幫助孩子把這個問題從根源上解決,使孩子不再擔心,不需要用撒謊來保護自己。

孩子“撒謊、偷東西”,父母怎麼辦?

  孩子故意作弄別人

  一個五歲的孩子告訴老師:昨天晚上一架日本人的飛機飛過他們家,扔了兩顆炸彈,把他家房子炸壞了。當時老師不能區分這個孩子是要捉弄老師還是在想象,或是仍處在撒謊探索時期。因為5歲的孩子一般撒謊都是故意的,所以老師問:“真的嗎?”

  “真的,還炸壞了我家的熱水器,熱水流了一地。”老師驚訝地說:“天哪,要是日本鬼子真炸了你家,這可是一件大事情。你家遭受了這樣的災害,我們去給你媽媽打個電話吧,我要慰問你媽媽。”

  老師知道這個孩子說的是謊言,打電話是一個驗證的過程,這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人需要為自己說出來的話負責。5歲的孩子他會很清楚這個驗證的結果是什麼。

  但是這個孩子居然還是說:“好吧,我們去打電話。”撥了兩次電話,沒接通,可能是他媽媽在忙,老師又再次驗證:“日本鬼子真的炸了你家啦?那我們現在就打車過去看看你家吧。”

  這時,孩子已經被逼到衚衕裡,於是說:“老師,我是騙你的,你明知道日本鬼子不會炸我家,你還相信。”說著,嘿嘿地笑起來。

  老師現在判定他是故意作弄人,於是就利用這個機會,蹲下來,抓住他的兩隻胳膊,告訴他:“你不可以用謊言捉弄別人,你是我的好朋友,如果你家真的被炸,我會很難受。作為你的好朋友,老師非常愛你,你這樣來捉弄老師,老師會很傷心。”最後老師擁抱他,說:“謝謝你,告訴我真相,老師還是愛你的。”


  有時候,孩子真的認為自己和某人的關係已經好到一定程度,用捉弄對方來檢驗友誼,表達感情。但孩子們還把握不好哪些是善意的玩笑,會給對方帶來快樂;哪些已經超越了善意的玩笑,會給對方帶來傷害。

  這時,成人的責任是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感受,這樣的行為會使別人對他採取怎樣的行動,這時直接用語言制止孩子即可。

  孩子只是分不清想象與現實

  有一個孩子告訴老師:我今天在路上見到一輛黃色的車翻了,有一個司機叔叔從車裡爬出來,臉黃黃的。

孩子“撒謊、偷東西”,父母怎麼辦?

  老師知道那天那條路上根本沒翻車,但是這個4歲的孩子說得很好,形容很準確,他甚至可以說出一個人在受到驚嚇後臉色是黃黃的。老師就故作驚訝地問:“噢,是真的嗎,那個車翻倒了以後,司機叔叔的頭破了,還流血了?”

  老師採用這樣的提示來驗證這件事是孩子創造出來的,還是真的發生了。如果孩子把老師提供的細節說成是自己看到的,那麼這個故事大多是假的。

  老師繼續問:“那個司機叔叔是不是頭破了,還流血了呢?”孩子聽到後,馬上接著說:“他的頭都破了,從這邊流出了一道紅紅的血。”孩子邊說邊用手比畫。

  老師聽後沒有揭穿他,這是為了給他一個撒謊時間,讓他發現別人的心智和他自己的是不一樣的,孩子需要得到這個驗證。

  當一個孩子這樣說的時候,有可能是從故事或者其他人那裡聽來了這樣的事情,並加以想象,但不知道要對聽來的故事和想象的內容加以說明,於是說成是自己看到的。

  還有可能是孩子轉述這個故事時,為了更可信一些,把聽到的或者想象的說成是自己看到的。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孩子既想陳述這個故事,又想探索別人是否能覺察這個故事不是真的。到底是哪一種可能性,任何人也說不準確。

孩子“撒謊、偷東西”,父母怎麼辦?

  但無論如何,當孩子這樣講述一個事件的時候,我們只需耐心聽孩子的敘述,不管他們的敘述多麼不著邊際,也不要去評價孩子的敘述內容,只要說“原來是這樣”“噢,我知道了”。同時也不能因為判斷出孩子是在撒謊而直接指出並嚴重地警告孩子以後不可以撒謊,成人對孩子的指責可能會使孩子注意到撒謊這件事情上。

  怎樣面對孩子的魔幻現實

  當孩子撒謊時,成人要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是什麼;當孩子偷偷拿了別人的東西時,要和孩子一起把東西送回去並讓孩子向別人道歉。這時,父母需要平靜耐心,不要對孩子發脾氣或使用情緒,更不必焦慮。恐懼和焦慮以及不良的情緒只會促使孩子用更高超的手段去撒謊,使這個自然發展的行為成為孩子身上的壞習慣。

  因為成人的指責批評刺激了孩子對撒謊的注意,所以孩子就會將智慧用到撒謊上,來練習撒謊的能力。時間久了,就會成為一種習慣,最後連他自己都分不清什麼是真話什麼是假話,這種時候,如果撒謊成為一種習慣,將很難糾正。

  在兩個月的撒謊探索期期間,我們既要忽視孩子的謊言,又要讓孩子發現他的謊言是不成立的。但在建構期(探索期之後),成人卻要注意,每一次都要儘可能讓孩子的謊言不成功,如果哪次又讓孩子鑽了空子,撒謊成功了,這個孩子就會獲得極大的愉悅,又會連續不斷的撒謊。

  孩子撒謊分許多情況,家長需要細心判斷孩子撒謊的目的。有時從孩子的謊言中可以看到我們所犯的錯誤和孩子所處的困境。通過對孩子撒謊內容的判斷來分析我們是該等待孩子成長,還是該幫助孩子脫離困境,還是該審視自己的行為和對孩子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