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红:古稀老人“绣”出脱贫“绝技”


曹志红:古稀老人“绣”出脱贫“绝技”


四月的潞城,一片生机勃勃。驱车半个小时左右,记者来到了黄牛蹄乡辽河村,听说这里有一位身残志坚而且身怀“绝技”的贫困户老大爷。沿着一条乡村小道,我们来到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走进屋里,见到了今天的采访对象——曹志红,此时大爷正拿着绣绷,专心致志的飞针走线,琢磨自己的新作品--布绒蛇。

“你们来了呀,快坐,快坐!”看到有人进来,大爷放下手中的活儿,招呼起了我们。“这两天又有个新想法,这不就抓紧时间绣着试试看。”

曹志红,潞城区黄牛蹄乡辽河村村民,70岁,务农,年轻时就心灵手巧,家里家外的活都很拿手。十四年前,因为帮邻居家盖房子时,不慎从二楼摔下来,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当年那个意外,导致家里的重担全凭老伴儿一个人扛了。”曹志红说道,“回来村上以后,村干部也来看望我,帮助我申请了低保。”


曹志红:古稀老人“绣”出脱贫“绝技”


随着病情的好转,不甘心一辈子卧床养病的老曹开始琢磨着为家里干点啥。“我想虽然下肢瘫痪了,但我的脑子和手都还是好好的,天天看电视里面人家又缝这个、又缝那个,我想咱也试试吧。”

2010年,正值庚寅年虎年,在妻子的支持下,曹志红开始了他的尝试,在失败了数次后,第一只憨态可掬的布绒“小老虎”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老曹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缝制,样式也从开始的老虎发展到其他动物,慢慢地老曹的手艺得到了乡里乡亲的认可。

2015年底,曹志红和老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定期上门了解老曹的家庭情况,积极解决生活难题,并帮他办理和享受了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一系列好政策,到2017年底,曹志红家顺利实现了脱贫。

“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好呀,让我看病基本不花钱,生活有了保障。”曹志红说,“反正我想着是,国家政策好,咱也不能闲着,凭着这个手艺,在帮扶单位和其他合作社的帮助下,不管一年挣3000还是4000,总比坐在家里强,而且弄这个的时候心情还好。”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2019年曹志红家的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9000多元。临走之时,曹志红告诉记者,“光靠国家可不行,只要我活一天,这个东西我还得做下去。”(潞城新闻中心 李会杰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