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受伤的她,依然坚守在岗位

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药山镇团堡村,只要一提起陈国英这个名字,当地百姓无不交口称赞。她自进驻药山镇参加扶贫攻坚工作以来,严格遵循“扶贫攻坚”的要求,履职尽责,一年四季奔忙于团堡村扶贫工作第一线,当好扶贫政策的“宣传员”、致贫原因的“分析员”、精准脱贫的“联络员”、贫困农户的“服务员”,为扶贫攻坚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她就是巧家县林业和草原局派驻药山镇团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队员-----陈国英。

扶贫路上受伤的她,依然坚守在岗位

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项目,确保脱贫攻坚见成效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为做到识别“精准”、信息“精准”,确保全村332户1211人贫困人口如期完成脱贫摘帽。她与镇党委、镇政府领导、林草局领导及村委会干部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帮扶单位《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并协助局领导组织全局职工深入贫困户家中“访贫因、挖穷根”,根据农户实际情况,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因户精准施策,为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起了扶贫台账,记录帮扶措施和落实帮扶政策,做到心中有数,群众满意。同时充分发挥林草局的优势,协调林业项目,落实了团堡村退耕还林、核桃提质增效、新能源节能灶建设等项目。做实了精准扶贫帮扶工程,确保脱贫攻坚见成效,让群众看到扶贫不是走过场,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扶贫路上受伤的她,依然坚守在岗位

扶贫先扶志,坚持思想引导,做好宣传工作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到团堡村工作以来,她认真做好扶贫宣传工作,召开大小会议20余场次,现场培训9场次。撰写的《县林业局干部职工深入药山镇团堡村开展回访工作》,《县林业局干部职工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活动》等报道,先后在县新闻网、昭通林业上发表。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政策宣传,增强了广大群众对扶贫攻坚的认识,疏通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误解和不理解,消除了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等、要、靠”思想和安贫、守贫观念。

扶贫路上受伤的她,依然坚守在岗位

立足岗位,坚持示范引领,做好扶贫资料归档立卷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工作,她严格要求自己、真心服务贫困户,来回奔走于村委会与农户之间,摸准基础信息,获取第一手资料,按照上级要求对村级一户一档、户级一户一袋中的资料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做到简单明白、一目了然,一丝不苟的整理村级脱贫资料并归档。团堡村的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得到了县、镇领导和扶贫战线同仁们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同。

扶贫路上受伤的她,依然坚守在岗位

争取资金,推动扶贫指挥阵地建设

为了将完善村支部扶贫指挥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她与镇党委、政府沟通协调,向林草局申请筹集资金11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 购置了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窗口。

扶贫路上受伤的她,依然坚守在岗位

她虽为一名女同志,从不娇气不做作。秦家营社是本村最贫困的社,有建档立卡户20户,为了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完善好一户一档材料,从2018年6月以来,她经常徒步往返于秦家营社与村委会之间。12月15日,她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发到团堡村秦家营社向农户宣传农危改政策,在返回村委会途中不慎摔伤导致右肱骨大结节撕裂骨折,造成玖级伤残。面对危险和伤痛,她没有退缩,始终把群众脱贫摘帽放在首位,还没全愈又回到工作第一线。为了改变团堡村农户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她和村干部一道,组织全村保洁员和部分农户代表,挨家挨户进行环境卫生整治,使团堡村的村容户貌得到了彻底改变。现如今,每当走在团堡村的街前巷口,整洁舒适的环境会让大家赏心悦目,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陈国英同志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

她就是这样一位不怕劳苦,敢说肯干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主编:安远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