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壓高福、饒毅,與舒紅兵同時當選院士的張明傑,有什麼來頭?

我們的一生可以說是用時間來換取才華;才華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少。但如果一天天過去,時間少了,才華卻沒有增加那就是虛度的光陰。

真正有才華的人,並不會刻意顯露自己,因為他的才華會如火焰般難以隱藏,總會燎原。古有言:先有伯樂,而再有千里馬。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乘天之時,應地之利,用人之力,乃可富強。

中國善於挖掘人才,也樂於做伯樂,要說中國最出名的人才聚集地,那還要當屬中科院。中國科學院院士來自各個領域,都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不過,中科院士只每兩年評選一次,其入選標準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每一位院士都是我們中國寶貴的“財富”。

力壓高福、饒毅,與舒紅兵同時當選院士的張明傑,有什麼來頭?

復旦學子,留洋海外

還記得在2011年的生命科學以及醫學學部的院士競選,來了許多行業大佬。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饒益,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高福。

兩人的名聲在他們的專業中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代表著一種權威,是行業中的領袖人物之一。不過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當年的院士競選中,兩人卻並沒有成功入選,最後獲得院士之位的是舒紅兵以及張明傑。

舒紅兵是現任武漢大學的副校長,同時還擔任醫學研究院院長。那麼這位力壓高福、饒益還和舒紅兵同時當選院士的張明傑,他又到底有什麼來頭呢?

雖然相較於前三者,張明傑的確不太活躍於群眾的視眼裡,但是論其​文憑和學識,他可毫不遜色。1966年9月,張明傑出生,全家人都為他的到來感到喜出望外。

從小到大,張明傑就對學習格外上心,學習也可謂是他終身的事業。從班級裡的三好學生,再到大學裡的優秀班幹部,張明傑從來都是那個暗暗努力、積極向上的人。

1984年是,千萬高三考生的人生分岔路口,在那一年,張明傑憑藉​優異的高考成績被複旦大學錄取,念化學系。四年的大學生活讓張明傑從稚嫩走向成熟,從學院走向社會,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他的初衷和目標。

1988年,他獲得上海復旦大學理學學士學位雖然已經足夠優秀,但是這離他的理想還遠遠不夠。所以畢業以後張明傑繼續留在上海,在上海生化所中讀研究生。然而,僅僅三個月之後,他再次決定遠赴海外,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進修。

不得不承認,年輕時候的張明傑還秉承著年輕人的衝動和激情,因為當時選擇遠離故鄉、奔赴大洋彼岸的他沒有積蓄,只帶著30加元就收拾行李出了國門。

最開始踏上異國他鄉的張明傑,想必也有過很多辛酸、咬牙堅持堅持的經歷。

力壓高福、饒毅,與舒紅兵同時當選院士的張明傑,有什麼來頭?

榮譽回國,屢獲殊榮

四年的時間徹底讓他蛻變,他成功拿下了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博士學位,帶著榮譽回國。1995年,張明傑在香港科技大學創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徹底將自己的心沉靜下來,踏踏實實搞科研實驗。

當然,不僅是隻專注自己的實驗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學的他還把精力投入在教育事業中,張明傑先後擔任過大學裡的助理教授、副教授以及講座教授,向數以百計的學生傳授自己的學習成果和豐富經驗。

2006年的時候,張明傑被委派前往深圳,擔任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同時還兼任生物醫藥研究所所長,同年,他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所以說,張明傑一直都是專業領域中鳳毛麟角的那一位人才。

力壓高福、饒毅,與舒紅兵同時當選院士的張明傑,有什麼來頭?

2011年在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前,張明傑獲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他一直都是那位各種獎項加身,從不平凡的人啊。

所以在他王選中科院院士的時候,除了不瞭解他的人,一篇唏噓以外,大家都不感到意外,他等這個位置很多年,這個位置也等了他很多年。

如今,張明傑已經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他將在自己擅長且自豪的領域裡,揚帆起航,越走越遠。

說了這麼多關於張明傑的優秀事蹟,和輝煌的榮譽,那麼他到底為中國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

力壓高福、饒毅,與舒紅兵同時當選院士的張明傑,有什麼來頭?

專注研究,巨大貢獻

張明傑主要研究的是生物學,從在國外留學起,他便把自己的科研方向定在了神經信號傳導以及神經細胞急性的建立與維持過程中起調控作用的蛋白的結構與功能方面的研究。

別看專業名稱是拗口又難懂,實際上張明傑對於調控神經細胞信號傳遞的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對於治療神經系統衰退之類的疾病十分有作用。所謂的神經系統衰退,極有可能會導致中風,以及老年痴呆症。

力壓高福、饒毅,與舒紅兵同時當選院士的張明傑,有什麼來頭?

因為張明傑的研究成果對這一部分人影響重大,也對中國的醫療技術影響深遠。之後張明傑的研究所又開始嘗試利用核磁共振技術在傳統的中藥中篩選出活躍的分子,來抑制神經信號傳遞的一氧化氮合成,以次治療中風疾病。

這種核磁共振技術獲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他們對蛋白結構的分解,對於生物化學領域都有著跨時代的意義。

當然,張明傑還有許多的代表論著,將其對領域的看法和研究的成果都做出了細緻的解釋和記錄,為學子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幫助。

張明傑教授從青年時期起就屢獲國家獎學金,是母校、是家鄉的一種驕傲,是中國的自豪,這樣的人為何會覺得他擔任中科院院士稀奇呢?相反,他應該是名副其實的那一位才對。

力壓高福、饒毅,與舒紅兵同時當選院士的張明傑,有什麼來頭?

當生活中少一些花裡胡哨,多一份沉穩、多一分安靜,這可能對於修飾自己更有益處。不管是教授,還是普通的管理人員,亦或是銷售人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了,認真做就不怕別人看不到你。

總有一天你會遇見自己的伯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