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近来,有职场朋友发问:当前收入不菲,工作安逸,已经不想再努力,感觉陷入了职场舒适区,这种心态好可怕,应该怎么办?


解决的关键只在8个字:正确看待,找对方法。

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并非主观意愿,而是人之天性

趋利避害是世间万物的本能,而对于人来说,这个“利”更多指的是当下的“利”。行为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评估奖励的方式不会在时间上保持前后一致,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即时享乐的事,回避延迟满足的事。这种趋势被称为时间不一致性。安逸的工作环境,可以让人感受到即时的满足感,即便努力可能会让你获得更大的满足,但那需要一个过程,从人脑机制来说,更愿意选择前者。也就是说,选择停留在舒适区,是人性的天然选择。


明白了这一点,就应该清楚,当物质条件得到一定满足后,出现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心理并非你主观上想让自己变成这个这样子,而是本性使然。这个时候怎么办?硬逼着自己去努力,显然不现实。

只有创造自发努力的心境,找对享受奋斗的方法,顺性而为,才能让自己再启征程。

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3个维度,创造自发努力的心境

1、提升视野,以人为镜

作为一个职场人,如果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坐井观天,就很容易沾沾自满。这个时候,不妨试着去升级自己的交际圈、生活圈,多接触一些比自己事业更成功的朋友,以此来开阔眼界,提升视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工作、向上奋斗,你还要懈怠吗?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亿万富豪数量,已经超过10万;千万级以上的家庭就更不必说,数量远超百万。也就说,当前国内每不到1000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豪;每不到15000人中,就有1人是亿万富豪。对标一下,就知道了自己所处的真实“段位”,自己的内心自然滋生紧迫感。

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也许有人会说:我只追求自己的小幸福就好,不需要和他人比较。


真的有一劳永逸的“小幸福”吗?这也是我下面要说的。

2、居安思危,高瞻远瞩

三国中,周瑜为了困住刘备,给孙权献上了美人计,不仅把孙尚香嫁给了刘备,还让其住豪宅,一堆仆人伺候,生活极尽奢华。半生戎马的刘备哪受得了这个,美人、美酒、美食,来者不拒。要不是诸葛亮教赵云跟刘备说:“曹操要报赤壁鏖兵之恨,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甚是危急,请主公便回。”刘备差点就想在那繁衍后代,长久扎根了。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往往是因为缺少危机感所致。反过来讲,如果眼光长远、常怀危机意识,就容易消去惰性,滋生进取之心。


时常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目前这个收入,还能持续多久?自己在行业内、公司内会不会被取代?一旦当前的收入渠道衰退,有何计划?

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是自然规律,任何行业、任何公司、任何赚钱的渠道自然也逃不开兴衰更迭。以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变成“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到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因为时代发展变化太快了,很多传统行业都被新兴产业代替。马云说过:“在当今这个时代,构成最大威胁的对手一定不在行业内,而是那些行业之外你看不到的竞争对手。”


就连互联网慢慢都变成了传统行业,你能保证你目前的工作收入能够长盛不衰?


居安思危,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是“安逸”的真正来源。


但如果你就是一个十足的“乐天派”,对未曾到来的危机“不感冒”,那就不妨去追求更大的人生满足吧。

3、自我定位,升华需求

工作安逸,陷入职场舒适区,丧失奋斗动力,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失去了目标。穷困时,目标很明确,就是努力赚钱,改善生活。但工作生活环境好了,物质条件富足了,反而迷茫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不清楚自身更高层级的需求所致。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

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或许你的工作收入已经不低,并且当前还算稳定,但你能够就此感到满足,无欲无求了吗?你的人生追求真的就只是这些吗?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真的就能让你感觉到幸福吗?


这时,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更高的人生追求,去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这个目标会成为你接下来前进路上的明灯,指引着你奋斗的方向。


怎样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孟子给出答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1个关联,找对享受奋斗的方法

职场人,在工作中如何才能享受奋斗、重燃斗志?除了思想上找到奋斗的动力,方法上还要设定好奋斗的奖励。


有效的努力不是一时之勇,而要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养成奋斗习惯的关键是要有成就感,哪怕只是细微的感受。成就感是一个信号,它表明你的奋斗有了回报,你为此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开篇讲了,大脑的反应机制都更偏向于接受即时性的利益,那我们就好好利用这一点,让努力“立竿见影”,得到即时奖励。有就是说,将你的习惯与即时奖励联系在一起,当你完成时,它会让你心满意足,这个就叫做习惯增强法。


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一位朋友和他妻子就是这么做的。他们想要坚持读书,每周三本,对于平时工作忙碌的两人,确实是个挑战,但他们喜欢旅行,为了完成读书目标,他们就把读书与旅行绑在了一起。为此开立了他们称之为“文化之旅”的储蓄账户。每当他们读完一本书,就会往这个账户里转入100块。到了年底,他们就把这笔钱花在度假上。这样一来每次读书,都有了即时奖励,他们因此也坚持并热爱上了阅读,自然而然完成了读书的目标。

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贪图安逸并非原罪,“超越自我”也并非那些大佬牛人专属,做好3个维度的自我审视,找对“1个关联”的方法路径,你也可以成为奋斗达人。


关注我

立足职场,传递由基层至管理的进阶之法;

深耕营销,分享从策略到执行的实战之道。

让我们一同前行,共鉴成长,收获圆满人生。


深陷职场舒适区,又怕温水煮青蛙?远离“安逸陷阱”只需“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