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粗心怎麼辦,功夫在詩外


孩子粗心怎麼辦,功夫在詩外

粗心就是能力不足


小寶的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仔細一看試卷,錯的都會做,就是粗心,數學加號看成減號、3抄成5、計算不打草稿心算出錯,語文答非所問、近義詞寫成反義詞諸如此類。爸爸說沒關係,小孩粗心很正常,知識點搞懂了就行,成績不重要,下次別馬虎了。

考試時閱卷老師不會因為粗心這種低級錯誤酌情給點同情分,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在中高考這些決定性戰役中,競爭激烈到同一分的可以站一操場,差一分命運大不一樣,你還敢說粗心丟分沒關係,能力比分數重要?

何況,粗心就是能力不足,不引起重視,將來工作生活中麻煩不少。曾經有個同事,因為大意,報給客戶的方案某個數據小數點打錯了,客戶認為我們不夠重視,幾十萬的生意打水漂,整個團隊的心血付之東流。這個同事還振振有辭,認為報價沒錯,技術參數也沒錯,只是引用的一個無關緊要的小數據出錯,擺明是客戶和另一家供貨方有貓膩,藉故踢我方出局。可是,如果你不出那個低級錯誤,客戶哪有機會擺我們一道。最後的結局用腳趾都能想到,這個同事在公司不受待見,自己辭職了。

一親戚家小孩,從小丟三落四,馬馬虎虎,上學丟支鉛筆考試漏寫一題是家常便飯。好不容易家裡給找了個工作,外出辦事公章、營業執照統統弄丟。這樣的員工哪個單位哪個領導敢委以重用?

所以,別自欺欺人了,粗心馬虎就是能力問題,從小不引起重視,作業考試都馬虎,草草了事,你還能指望他長大自然就細緻入微了,別做夢了,以後等著哭吧。還是老老實實面對現實,承認技不如人吧。

孩子粗心怎麼辦,功夫在詩外


如果每次錯題分析,簡單歸因於粗心,那麼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機率很高。就像醫生看病,沒有找準病根,只看表象,怎麼可能藥到病除。粗心只是外在表象,內在原因有很多。比如答非所問,有可能是孩子性格浮躁,習慣一目十行,想當然地自行解構了題意;也有可能考試緊張,經驗不足,來不及認真研讀題幹;還有可能是閱讀理解能力差,提取不了關鍵信息。再比如簡單計算出錯,有可能是基礎訓練不夠,也有可能是專注度不夠,還有盲目自信懶得打草稿等等。同樣的錯誤,背後可能有習慣、心態、能力三種不同的成因,不進行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還會一錯再錯。

我們不得不承認,細心的娃娃相對粗心馬虎的孩子而言,思維更嚴謹,觀察更仔細,理解力、專注力、記憶力更強。娃娃總是自家的乖,為人父母不願承認自己的娃不如別人,考試成績不好以他都會做的,就是粗心為藉口,這種鴕鳥態度除了麻痺自己並沒有用。

高分不見得高能,但低分一定是低能的,會做的一定要保證做對,這才是嚴謹治學的態度。


生活細節培養細緻習慣


東東經常作業考試漏答題、不愛打草稿寫步驟,老師說一看你就很少做家務,你的衣櫃是媽媽整理的吧,你的書桌不是自己收拾的吧。這種丟三落四的粗心源於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缺乏條理性。

記得小時候爸爸教我做飯,先把米淘好,利用煮飯的時間洗菜切菜,先燒肉再炒素菜,爸爸說合理安排,順序步驟搞清楚,才不至於手忙腳亂。生活教會我們的不僅是自理自立,還有規劃統籌、細緻周到。

現在的孩子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大大的多於我們兒時,但做家務勞動卻少多了,所謂心靈手巧,反之亦然,心懶手笨腦子自然也不靈光。孩子粗心做錯題,家長首先要反省是不是生活隨性無序,包辦代替太多。如果孩子掃地總有盲區死角、洗碗忘洗筷子或鍋、收拾自己玩具衣物不會分類,一古腦全塞在一起,那這孩子考試粗枝大葉就是個大概率事件了。

隨性的孩子一旦養成偷懶的習慣懶得打草稿、寫步驟,考試丟了步驟分不說,還會因心算失誤丟分。生活中馬馬虎虎丟三落四的孩子,你還能指望他在學習上小宇宙大爆發?又不是人人都是牛頓愛迪生。解決辦法就是生活有規律,起居定時、保持家庭環境的有序整潔,從家務做起,在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形成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分門別類的處事能力。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嚴謹細緻的習慣要從小時培養,從小事著手,多做家務沒壞處,即便孩子不是讀書的料,學學做飯洗衣,至少可以照顧自己,不用餓肚子也是極好的。

孩子粗心怎麼辦,功夫在詩外


琴棋書畫塑造沉靜心態


博涵聰明活潑,一點就通,一學就會,就是性急,做什麼都想爭第一。為了第一個交卷,匆匆掃一眼題目就開寫,考完自我感覺良好,拿到試卷傻眼,近義詞寫成反義詞,求最小看成了求最大。

孩子的浮躁很普遍,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連孩子也沒放過。沒有收穫就不付出,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何嘗不是這樣只求結果?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大家都在搶跑,中學課程小學教,小學內容幼兒園學。加之受西式教育影響,我們也有種誤區,活潑外向擅表達便是教子有方,內斂沉穩愛思考就是害羞膽怯,孩子急於表現而不願沉下來觀察、傾聽、思考,正如有老師所說,現在的家長生怕孩子沒機會表現,總想上課多被提問,其實傾聽才是最重要的,沒有思考的發言只能稱作接嘴。這種華而不實的孩子一考試就暴露基本功不紮實、讀題不仔細、思維不嚴密的問題。

我們太過於關注輸出,而不肯耐心地輸入。一棵樹能長多高,取決於根能扎多深,不耐心耕耘,只拔苗助長,如此樹木,不早夭也頂多如一葉浮萍,四處飄零。想想看,孩子的性急慌張何嘗不是我們盲目攀比、急於求成的投射?

孩子粗心怎麼辦,功夫在詩外


這種心浮氣躁的粗心,解藥獨一味,多學習傳統文化,修身養性,不焦,不躁。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中的總冠軍武亦姝能力不是最強的,但她沉穩的颱風、冷靜的應變能力卻是極佳的。更有實力的陳更每每搶答出錯時,我好想按住她的手捂她的嘴,這個高材生輸給了自己的性急,最後那道關於陳圓圓的題也暴露了她讀題不仔細的毛病,聰明反被聰明誤。無意比較武亦姝與陳更誰優誰劣,只是感嘆武亦姝從小浸淫在傳統文化中,沉穩淡定的個性的確對她最終的問鼎幫助很大。

欲速則不達,生活節奏越快,人越要慢得下來。書畫也好、琴棋也罷,傳統的修身技能都講究一個慢工出細活,目的在於培養耐性,靜能生定,定能生慧。反覆推敲斟酌練習,可以幫助孩子在浮躁的世界中沉下去,靜下來,磨磨急躁草率的個性。如武亦姝一般不慌不忙,不徐不疾,內心強大了才能做到榮辱不驚、沉著應戰。考試時的心態調整不是嘴上說別緊張就能放鬆下來,還得平時多修煉,找個安靜的角落,練練字、學學琴、下下棋都有助於心靈的平靜與從容,而不至於遇事就慌、見題就暈。

學習琴棋書畫切不可求名逐利,考級比賽只是驗證成果的手段不是最終目的;也不能貪多求快,堅持少而精,

幾個月就想見成效的還是不要養娃改去養豬吧。

以上總結了針對習慣、心態等不同病因的粗心,如何提升孩子的細心和專心。真正要杜絕孩子的粗心的毛病,還得慢工出細活,多進行培養專注、細緻、沉穩的刻意練習,讓孩子把每一次作業當考試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當作業一樣有平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