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成长记(六)——关于阅读

女儿成长记(六)——关于阅读

  •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每条路风景各异。如果人生的终点是死亡,那么对于这一终极结果而言,无所谓成功或失败,活成草木一生,未为不可,无可厚非。人生的意义多半是社会赋予的,这是人类的群体意义。作为生命的个体,你将生命赋予什么,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什么。从人生体验来说,成功是一种风景,失败也是一种风景,人人都是成功者,人人也都是失败者,只是内心感受不同而已。物质世界除了江山如画、吃喝拉撒,更为丰富的是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无需行万里路,就在我们身边,只需推开一道门,打开一扇窗,仅此而已。

父母称谓何其伟大,从“三春晖”到“手中线”,不用邀请,一纸红色证书,便从懵懂少年,晋级为人之父母。

我们这一生很可能无丰功伟绩,更不可能名垂青史,历史长河中,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对别人而言一文不值,但在一个人眼里,我们却是无价之宝、独一无二,这个人就是作为延续我们生命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子女。父母责任不可谓不重大,现在让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件事,纯属于个人事件(非跟随社会组织、团体),那么您会选择哪件事来影响子女的一生?

我的选择是阅读,无关乎望女成凤、出人头地,仅是增加人生情趣和幸福体验,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读书有什么用?网上有无数回答,我想起了两句诗,解释读书的作用比较恰当:木鱼敲醒睡中客,清泉荡涤尘劳心。木鱼声会消逝,但佛祖常驻心间;清泉会消失,但内心更加纯净。我想这大概可以解释读书的作用。

到如今,空长白活四十余载,越发觉得兴趣、爱好的重要。人,小时候天真浪漫、无忧无虑;年老后又关心起隔代人的吃喝拉撒,牵心挂腹。掐头去尾,生命的中间过程被别人安排了。若没有自己的一点小“癖好”,年老后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子女、子孙身上,过于聚焦,难免令人生厌(恕我不孝)。所以有了自己的爱好,增加些生活乐趣,也给后辈们留点自由空间。而培养书法或阅读习惯成本不高,普适于工薪阶层,即使将来儿女们也“一事无成”,他们精神层面也可以“穷开心”。

我年老后将会如何?呵呵,不得而知,佛曰:不可说。


【阅读启蒙】

女儿成长记(六)——关于阅读

  •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小时候走过的路,到老年依然清晰。孩子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见所长。当速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浮躁就会成为社会的通病。有些路必须慢慢走,家长要静下心来,首先是观念,其次是方法,成长道路无捷径,需要耐心,守得住寂寞。

闺女三岁回到北京,从北京站出来,在地铁里见到了几个外国人,先是怕,后是好奇,闺女诧异的目光,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

到了北京家里,看到抽屉里有好多扑克,闺女和她奶奶说“他们家扑克可真多。”听到这句话,心里五味杂陈。

闺女回北京,这是一件人生大事。我已一切准备就绪。吃穿住用,安置妥当,又新买了两本睡前故事书:《伴随女孩成长的好故事》和《儿童教育启蒙故事》。

小孩子天生对故事感兴趣,熟悉了家里的环境,闺女没那么拘谨了。晚上要求我给她讲故事,在老家时,这项殊荣是爷爷的。到了北京这一光荣任务交给了我。阅读,我还是有些基本功的,高中时住在大寝室,三四十人,晚上给大家读故事。有了这个功夫垫底,闺女听得津津有味。读完了两个故事,要求我再读一遍。复读?第一次遇到这个情况,终于在闺女鼻息声中,我得以休息。

闺女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天通苑的纸老虎,成了我俩经常光顾的地方,零九年前后的纸老虎,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的确是老虎,面积大,环境好,书籍全,服务热情。看书的人非常多,找一个舒适的坐的地方都不容易,只能挑选几本漫画、儿童故事,挤在一个角落里。有特别喜欢的就买回来,随着年龄增大,后来开始替她选书。

晚读的习惯坚持了四年,二零一一年,我码农生涯结束,开启了顾问四海为家的日子。但是去纸老虎的习惯一直坚持了下来。

看看书、吃个饭,游游泳。乐悠悠!


【自得其乐】

女儿成长记(六)——关于阅读

  • 思想这块阵地,你不占有,别人就会来占有。古圣先贤的道理不变,但需要赋予时代含义,新瓶装旧酒,增强故事性,喜闻乐见,才易于接受,这是我对“与时俱进”的另一种”独家”解读。

出于“功利性”买的第一套书是国学经典小书院系列,共十本,我和闺女给她叫“小红本”。

女儿成长记(六)——关于阅读

“小红本”有拼音,适合小孩使用,周末客厅里便响起了”白日依山尽 ”,”千山鸟飞绝”了,你问我答、来言去语,上小学前背下来快一百首。对后来有帮助吗?不知道,背诗的目的不在于此,培养兴趣就好。

《三字经》 《大学 》《中庸》 ,小学时也在背,初中回长春,老师问谁知道“知止定静安虑得”,闺女说“我可以板书”,这是闺女和我说的。

后来她自己看书的时候越来越多,有看的高兴的,也有看的心惊的。我只要问她看什么书了,她就特别愿意给我讲。

《城南旧事》宋妈的”买一斤猪露(肉),不要太回(肥)”。闺女一直念叨了好几天,疯子秀贞妈妈找到亲生闺女小桂子,她由衷的高兴,可母女俩惨死在车轮下,又心生无限同情。

《查理九世》是我和她在地摊上买的, 蝇头小字 ,十六开本 ,六百多页 ,唯一一本纯盗版。书里配有图片,阅读时需要用解图卡来看图分析,我不清楚她什么时候看完的。三月份回家时,她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我说小孩的书,我不看。她说你实在不想看,就只看第一页,环境描写,渲染的很恐怖。

”我又想看了,有点害怕,但必须看完,我就是这样,看着有点害怕,但不看完,心理又不舒服”。

我说不看,她说那我给你讲吧!

”其实查理是一条狗,会变化,像孙悟空。”

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讲,案件如何侦查,事情如何分析,如何水落石出,我第一次感觉到她语言如此丰富,如此能表达(所以给她推荐了《狮城雄辩》《说服》《谈判大师》,这个我在二里有写),说起话来不间断,越说越能说,打断都不可以,真是口吐莲花、思如泉涌。讲到后来大笑,歇斯底里式的,她说她好像灵魂出窍了,在上方看着屋里的人,她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其他人都是游戏里的角色,是来配合她的。

闺女笑的我有点毛骨悚然。

也有好多疑问的,比如《小王子》,她一直在可怜那朵玫瑰花,为什么总是咳嗽?又问点灯人是啥意思?

她比较喜欢文字优美的,故事不要太长,《意林小小姐》,买了好多本。

回长春后,我不能陪她读书了,我从网上给她买书,我确定大方向,让她自己做小主,大方向是我一次买多本,这是阅读范围。做小主是她从买的书中进行选择,喜欢那本读那本,我掌握方向,她在这个方向上”随意”选择,既民主又有集中。

女儿成长记(六)——关于阅读

我不强迫她读书,但可以奖励和交换。

她也沉浸在白雪公主的漂亮;巫婆的恶毒;灰姑娘的善良;小王子的哀伤;查理的睿智;小桂子的命运多舛;李清照的哀婉;陶渊明的淡然;李太白的桀骜不驯、放荡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海伦的乐观与自强不息。《流星雨》的自然轻快、朴素浪漫;《意林小小姐》的清新脱俗……


【学无常师】

女儿成长记(六)——关于阅读

  • 学无常师乃为大师。学无常师,兼容并蓄是方法,有了方法一定能学到知识,能否成为大师基本靠天赋。智慧是学不来的,智慧靠悟性。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好朋友,想想看,能向这么多聪明睿智的大师学习,通过书本聆听先哲教诲,先贤隔空向你发问,真是一件美好的事。这是文字的奥妙与魅力。

培养读书习惯,是我的一厢情愿,最终效果如何?我还在坚持,我尽力而为,闺女量力而行。


成长经历,值得记忆!


-----------------生活原创 | 记得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