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五代”是指黃河流域相繼建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佔據中原一帶的王朝。“十國”則是指長江流域到珠江流域的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等九個地方政權以及建立在山西的北漢。這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一個巨大斷層時代,佛教造像藝術沿著唐末的頹勢,進一步走入低谷。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雖然從全國範圍內看,五代作品留存較少,但亦可作為五代文化斷層的印證,為理解宋代佛教造像藝術打下基礎。比如,南京市棲霞寺舍利塔的天王立像,其造型精緻,姿態神情刻畫入微,足以代表南唐佛教造像水平。天王頭戴盔,身穿鎧甲,內穿戰袍,袍袖綰結,後著披膊,腰束革帶,攔袍長曳,膝部扎褲褶,腳穿戰靴。右手緊握武器左手當胸,五指屈伸。雄健挺拔,濃須連鬢,儼然是一副將軍形象,與唐代天王相比,更具現實性。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棲霞寺舍利塔的力士像,右手伸掌橫至胸前,左手持金剛杵,金剛杵粗大沉重。姿態和前圖異趣,腹部後縮,上身前傾,居高臨下,嘴巴緊閉,更具逼人的氣勢。中國佛教造像的鋪式,至唐代形成定式。一鋪中多有一佛為主,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充當脅侍。棲霞寺舍利塔的菩薩、天王、力士,每對之間均左右相對,顯然還保留著唐代格局。力土的形象和姿態,與龍門、麥積山等石窟的唐代力土像頗多共同之處。可見南唐造像尚留有較濃厚的唐代風格。但其精工細膩的雕刻手法,卻已透露出南唐崇尚典雅秀麗的藝術趣味。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山西平遙縣的鎮國寺,在縣城北15公里的赫洞村。寺內萬佛殿系五代木建築遺構,殿內佛壇寬大,上設塑像11尊,中為釋迦佛,兩側有迦葉、阿難二弟子,向外有文殊、普賢二菩薩和天王,佛前有供養菩薩兩尊。這些像雖經明清兩代予以重繪,但五代風格依然如故。圖中的菩薩像,敷彩是清代完成的,所以依然鮮亮,而五代的風格只能從菩薩造型上去體味。

圓潤豐腴的面頰,依然留有盛唐的影子,但有些程式化的造型卻隱現了未來宋塑發展的趨勢。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敦煌石窟五代作品極少,僅存的幾例作品藝術成果也一般化。比如,第261窟西壁前佛壇南側菩薩,此窟因煙燻而面目全非。但是,透過這歷史的煙霧,依然能夠感受到菩薩端麗豐滿,嫻靜大方的形象。菩薩單腿盤坐於蓮臺上,神情莊重,泰然自若。此作可謂古樸厚重,富有寫實作風,但比起唐代來還是略微遜色許多。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天敦煌莫高窟第261窟西壁前佛壇南側天王,高181釐米,頭戴皮盔,身著鎧甲。眉弓凸隆,目光炯炯,鼻樑挺直,方唇緊閉,神氣十足。從戰甲和相貌看,顯然是一位西域少數民族的武土形象。經過晚唐和五代的社會動盪,敦煌與中原的聯繫不暢,所以此時莫高窟的作品,從藝術水平上已無法與唐代相比,更顯示出地域性特徵。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北方石窟造像已趨衰退,四川的前蜀和後蜀期間造像依然興盛。當時四川的繪畫藝術與南唐共為全國的兩個繪畫藝術中心之一,石窟造像是最活躍的地區。此時期造像題材主要有:千手觀音、藥師佛、救苦觀音或白衣觀音與地藏、地藏十王、十六羅漢等。佛說法群像或佛的尊像更為減少,以菩薩作為主像的龕窟大量出現,造像組合也較為自由。

雖然在中原一帶,五代時期基本是佛教造像藝術的斷層,但是在四川地區,卻上承晚唐,下啟兩宋,從題材和形式到雕刻技法,都顯示著過渡性,醞釀著新的變化,預示著新時期的到來。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五代十國,佛教造像藝術上的一個轉折點


本文內容轉載自上海玉佛禪寺,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