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區”裡的“定海神針”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海河醫院成為全市抗擊疫情的主戰場,我當即放棄休假奔赴一線。作為呼吸專業醫務人員,我必須衝在最前面,只是沒能兌現帶著愛人和孩子回寧河老家陪老母親一起過年的承諾,再次愧對了家人。

“红区”里的“定海神针”

作為“紅區”裡一病區隊長和“抗擊新冠,保衛津門”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我要求自己堅守在最困難、最危險的崗位上。給患者下氣管鏡,近距離接觸呼吸道、體液,被感染的風險高。雖然每次操作都像在懸崖邊行走,但我每次都是搶在前面主動上。

為了從死神手裡搶時間,我每天儘量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穿著防護服呼吸困難、行動不便,一天下來人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但我默默咬牙堅持,絕不因此影響患者的搶救和治療;“紅區”內外溫差大,冷空氣吹著溼漉漉的頭髮讓我頭痛欲裂,但我照樣出“紅區”接收患者、護送檢查;護目鏡裡都是霧氣,視線模糊影響操作,我就眯著眼睛努力適應,一天下來頭暈眼花。

“红区”里的“定海神针”

自從1月21日進入“紅區”,我就沒有休息過,更沒有回過家。每天除了給患者治療,我還要和其他專家一起研究病情、寫病程記錄、收集數據。第一批同事休整,我擔心接替的同事不熟悉情況,又主動留下來和他們一起戰鬥。

讓我沒想到的是,忙了一個多月之後自己竟然也“中招”了,跟傳染病打了這麼多年交道,頭一次住進了“紅區”,這13天的治療經歷真的挺特殊。我現在一切安好,謝謝所有關心我的人。大夥兒等著我,等我回到崗位,咱們接著一塊兒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保衛津門百姓的健康,我永遠無怨無悔。

記者手記

他是最早接診、治療確診患者的醫生,他是應急醫療隊隊長,他是科室裡的“定海神針”,他還是同事和患者的知心大哥。到海河醫院採訪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情況,老於是第一個出來介紹情況的醫務人員,他的堅定、果敢、投入都讓人印象深刻。

得知他被感染的消息後,一直期盼著他能早日康復,重新回到他熱愛的崗位。3月10日下午,海河醫院“紅區”外,看著老於面帶微笑、步態輕盈地走出來,真是感到莫大的欣慰。如今,老於還處在康復後的休養中,希望他早日恢復早日歸隊,和同事們一起繼續投入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