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需要打升白針麼?

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醫生,我需要打升白針麼?


升白針,主要運用於經化療後白細胞減少的腫瘤患者,幫助患者縮短白細胞減少持續的時間,減少因白細胞減少而繼發感染的風險等。那麼在化療後一出現白細胞減少,患者就需要打升白針嗎?升白針該怎麼打?


化療後,並非人人都需要打升白針


目前大多數的指南中,對於化療後的白細胞減少乃至粒細胞缺乏,如果患者不發熱的話,並不常規推薦升白針。即便患者在粒細胞缺乏期間出現發熱(指體溫大於38.5℃並持續 1 小時以上,且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小於 0.5×109 /L),首要的治療是及時給予抗生素,升白針也不是必須的。


升白針也可預防性應用


預防性使用升白針可降低化療相關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發生率、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升白針不能常規預防性應用於所有腫瘤化療的患者,而是那些粒細胞減少性發熱(FN)發生風險較大的患者預防性使用。每週期化療前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評估FN發生風險,主要需要考慮的因素有:疾病類型、化療方案、患者身體狀況和治療目的等。


  • 對於接受高發生FN風險化療方案的患者,無論治療目的是治癒、延長生存期還是改善疾病相關症狀,均建議其預防性使用升白針。
  • 對於接受中等發生FN風險化療方案的患者,需進一步評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導致FN發生的因素。
  • 如果前一化療週期患者發生FN或劑量限制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則下一化療週期可以考慮預防性使用升白針。
  • 當化療目的是姑息性時,如果患者具有發生FN的風險,可考慮使用升白針;若風險由化療方案引起,建議調整化療藥物劑量或更換其他骨髓抑制更小的方案。
  • 對於接受低發生FN風險化療方案的患者,不常規預防性使用升白針。
  • 若患者正在接受治癒性化療或術後輔助化療,而且FN可能導致死亡等不良預後時,可以考慮預防性使用升白針。


醫生,我需要打升白針麼?

升白針與化療的時間間隔


升白針的預防治療可以選擇普通短效劑型多次注射或長效劑型單次注射。


具體的用法如下:


  • 短效劑型的升白針:每日劑量為5µg/kg(按四捨五入原則計算至最接近的藥瓶劑量),1次/天,化療後次日即開始使用或最長至化療後3~4 天內開始每天使用,持續用藥,直至中性粒細胞計數從最低點恢復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 長效劑型的升白針:成人6 mg,兒童100µg/kg(最大劑量為6 mg),每週期化療24 h 後使用,推薦與下一週期化療間隔時間至少為12 天。基於已有臨床證據,長效劑型的升白針可用於3周或2周化療方案後中性粒細胞下降的預防,每週化療方案不推薦使用。使用長效劑型的升白針預防通常無需檢測血常規。


另外,接受同步放化療的患者不推薦預防性使用升白針,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沙格司亭)不推薦用於FN的預防。


醫生,我需要打升白針麼?


重點來了!


下表列出了目前常見的可能引起FN發生的高危或中危化療方案,需要特別指出該表併為涵蓋所有的高危方案,其他未包含在內的化療藥物/方案亦存在發生FN高危風險的可能。


醫生,我需要打升白針麼?

表一 常見可引發高FN發生風險的化療方案


醫生,我需要打升白針麼?

表二可引發中FN發生風險的化療方案



參考文獻:

[1]史豔俠,邢鐠元,張俊,沈波.腫瘤化療導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診治專家共識(2019年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2019,11(12):86-92.

[2]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 《中華醫學雜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腫瘤化療中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5年版)[J]. 中華醫學雜誌, 2015, 95(37).

[3]劉海生. “升白針”到底該咋用[J]. 江蘇衛生保健, 2017(12):17-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