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關鍵十年 你在做什麼

養育一個孩子只有18年,而青少年時期已經是“兒童後期了接近於成人,時間 越往後,就離父母教育越遠,孩子所接受到的更多是社會教育考核自我教育。

俞敏洪在講座中提到:“定規矩最好是在八歲一下,在十歲前定規矩,孩子還是 願意聽你的話,為什麼?因為在十歲以前,他覺得自己在審結上只有一個依靠, 那就是父母,離開父母會活不下去,但是到了十歲之後,他覺得離開父母還是 可以活下去的,並且和父母對著幹,父母那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說的很有道理,一個孩子只有在小時候會聽父母的話,這個聽話不是對父母的 話言聽計從而是願意和父母一起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守規矩、形成正確的三觀!什麼是三觀? 人生觀 世界觀 價值觀

一個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往往取決於孩子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何種程度的家庭教育,所以父母的高度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而這個高度絕不是說家長的學歷,財力,而是指眼界,態度,胸襟!還有你不停學習,付出,進步。孩子的習慣養成很重要。 孩子的內心很柔軟,小小的他們會犯錯,成長就是一個犯錯誤——改錯——叛逆——懂事的過程。

1、一位記者採訪 獲得諾貝爾獎者科學家說: “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的對您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在幼兒園 在幼兒園“學到了與小朋友分享,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物品要擺放 整齊,做錯事要道歉,仔細的觀察大自然、、、

2、莫言小學五年級就輟學,小學時便經常看“閒書”閱讀《新華字典》《中國通史簡編》後來加入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圖書館裡1000多冊文學書籍全部看過。

第一個告訴我們:趁早培養孩子的習慣比一切都重要

第二個告訴我們:童年時期保持的閱讀習慣,能創造奇蹟

孩子的關鍵十年 你在做什麼

孩子的關鍵十年 你在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