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傳染病院王翠:與死神分秒必爭,將美好生命拉出無底黑洞

  3月12日徐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決定給予王翠

等12名同志記功獎勵,以此表彰疫情期間這些醫務天使的英勇事蹟,以下是徐州市傳染病院王翠的抗議日誌——

  “如果光已忘了要將前方照亮,你會握著我的手嗎?”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歌詞,雖然是個疑問句,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回答,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願意伸出雙手給每一位患者傳送溫暖。一生太短,一瞬好長,作為重症的一份子,我深有體會,親眼目睹死亡的病例不在少數,生命的脆弱簡直不堪一擊;我們就是一群帶著特殊使命的特殊群體,我們會在那一瞬間與死神分秒必爭,將美好的生命拉出無底黑洞。

徐州市傳染病院王翠:與死神分秒必爭,將美好生命拉出無底黑洞

  02月05晚上22:30,像往常一樣,我和周秋護士,護理著8名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他們的病情有輕有重,各不相同,但都是開著危重的醫囑。當巡視到一位老年人時,我突然發現她的血氧飽和度僅有80%,而且是在使用無創通氣輔助呼吸的情況下。我意識到病人情況危急,立刻報告了朱玉成主任,並和周秋、董楚一起展開了這場生死營救。注射丙泊酚用於鎮靜,順阿曲庫銨用於肌肉鬆弛,藥物作用很快,老人安靜下來了,鎮靜RASS-3分,已經達到氣管插管的標準。但是因為年齡大,體態偏胖,氣管插管很困難,而且血氧飽和度在逐步下降,每一次試圖插管時,老人的血氧飽和度都降到極其低。我就不停的捏著氣囊,輸送著純氧,當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稍有回升時藉機插管,但是每一次都沒有成功。我的手已經持續了很久,手痠的已經沒有了力氣,捏不動氣囊的時候,董楚接了過來,持續著這一動作。四個人圍著這位患者忙碌著,氧氣持續地輸送著,朱主任再一次嘗試著插管。因為情況很緊急,防護面罩的霧氣越來越大,嚴重影響了插管視線,他突然一把把防護面屏拿了下來,繼續沉穩的工作著。因為忙碌,因為捏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氣囊,我的手早就被汗液浸泡麻木,手指感覺遲鈍。為了更精確的操作,我迅速的脫了兩層防護手套,把插入的導管先小心翼翼的抽出導絲,打氣囊,固定導管,準確無誤的讓純氧輸入了患者的體內,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一點點的上升著,大家的努力有了成效。

徐州市傳染病院王翠:與死神分秒必爭,將美好生命拉出無底黑洞

  眾人這時才鬆了一口氣,看著沒有防護面罩的朱主任,僅有一副薄薄手套的自己,頻繁進行吸痰等近距離的操作,又看著老人漸漸上升的血氧飽和度,大家不禁一陣陣的後怕。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剛才我們是冒著危險在搶救患者。氣管插管時,抽吸痰液時,極易發生噴濺,在情況危急的時候我們都沒有害怕,沒有猶豫,沒有瞻前顧後,忘記了自己的安危,忘記了自己的害怕,首先搶救病人。首先把老人當做一位普通的需要緊急救治的病人,其次,才把她當成一位新冠重症的病人。老人與我們素不相識,如果沒有這場疾病,如果沒有這場急救,所有人都想不到有這麼一群人在深夜的時候冒著生命危險去搶救,冒著自己也感染的風險積極救治,因為,這位老人遇到的傳染病院的每一個醫生、護士都是溫柔的人,都會被溫柔以待,用自己的善良、用全力以赴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患者。

  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要用俯臥位通氣,就是在使用呼吸機的情況下,把患者置於俯臥位體位,使下垂不張區域肺部擴張,改善患者的通氣灌注比例,可以更好的改善低氧患者的氧合。可是,半夜三點鐘的時候,僅有的四個人不能讓患者整個的翻過身來,因為身上的管道比較多,怕管道脫落而前功盡棄。聞訊趕來的張軍玲護士長和孫景坤醫生迅速的加入了急救,幾個人小心的,費了好久的力氣把老人安排了合適的體位,雙上肢、雙下肢墊軟枕,面部使用減壓貼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夜間三點半,看著老人情況漸漸的穩定,血氧飽和度逐漸好轉,所有人疲憊的身體瞬間放鬆了很多,緊張的情緒也輕鬆了起來。

徐州市傳染病院王翠:與死神分秒必爭,將美好生命拉出無底黑洞

  事後才知道,這是江蘇省首例氣管插管患者,為了這位老人,大家都付出了太多的努力,無論多少汗水和危險,都是為了挽救這位老人,大家素不相識,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因為這場病毒而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命運的選擇,願每一個人都被別人溫柔以待,都會被溫柔、善良的人積極對待!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