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的英國功臣,身先士卒卻被清廷掃地出門,釀成甲午戰敗

清朝,屬於中國華夏最後的一個封建皇朝。對於這個皇朝,沒讀到其中的歷史,都忍不住嘆息痛恨,不僅因為當時的清政府是由滿人執掌,更加痛恨的是清末時期這個皇朝的腐敗,以及對外族入侵的割地賠款,哪怕曾經有著康乾盛世,也掩蓋不了這個腐敗的皇朝帶給我們中國歷史濃濃的恥辱感。

北洋水師的英國功臣,身先士卒卻被清廷掃地出門,釀成甲午戰敗

洋務運動的開展

其實,清朝之中也有許多有識之士曾經想改變當時的狀態,他們意圖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制度與文化反過來壓制西方列強,就好似日本派遣唐使到華來訪一樣。後來在以李鴻章為首的改革分子下確實在一定時間段進行了不倫不類的改革,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洋務運動

北洋水師的英國功臣,身先士卒卻被清廷掃地出門,釀成甲午戰敗

說起這洋務運動,則不得不提到一個其中關於軍事的改革,北洋水師學堂。在歷史上,其實對於北洋水師學堂的評價非但不低,反而高得嚇人。因為這個北洋水師學堂確確實實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海軍水師,甚至於在甲午海戰的時候,英勇的海軍士兵們一度擊敗了當時領先於我們學習西方制度的日本的海軍艦隊。若非當時的清朝高層的愚昧,放走了日本艦隊,又豈會釀成甲午海戰的戰敗呢!

北洋水師的英國功臣,身先士卒卻被清廷掃地出門,釀成甲午戰敗

琅威理來華教學

說起來,清朝這一批優秀北洋海軍其實並非天生的英勇能打,他們之所以一度擊敗日本艦隊,其實要歸功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當時來華執行任務的英國海軍將領Lang William M,簡稱琅威理

北洋水師的英國功臣,身先士卒卻被清廷掃地出門,釀成甲午戰敗

琅威理,出生於1834年,在14歲的時候就進入英國海軍服兵役,在21歲時,接受上級指派隨阿思本艦隊來華執行任務,因為多次執行清王朝的護航交接任務,其英勇果敢的作風以及強大的軍事素質震驚了來往的清朝大臣,

李鴻章更是不惜下血本,許下六百兩白銀的俸祿以及不低於英國中將軍銜的水師提督這才爭取下這個北洋水師的外教,這正如裡皮對於國足一般。

北洋水師的英國功臣,身先士卒卻被清廷掃地出門,釀成甲午戰敗

出任水師提督的琅威理自然不是拿錢不辦事的人,其已進入北洋水師學堂後就開始對當時對海戰一無所知的清朝北洋水師學員們開始了比在英國還要恐怖的地獄式訓練,每天高強度地對學員們進行一系列的訓練,在經過無數科目的訓練演戲之後,成功地將一群對海戰一無所知的的北洋水師學員給訓練成了海戰精英。期間,海軍學員們不乏有怨言,可琅威理卻親自下場,在多個科目上直接碾壓了所有學員,後因為

他親力親為與心胸坦蕩直接征服了整個北洋水師,哪怕當時的刺頭,在後來甲午中日海戰立下赫赫戰功的丁汝昌對這位爺都是服服帖帖。僅僅四年,琅威理就將一隻對海戰一無所知的北洋海軍訓練成了實力冠絕東南亞的強兵。

北洋水師的英國功臣,身先士卒卻被清廷掃地出門,釀成甲午戰敗

琅威理辭職回國

若是這樣下去,北洋水師未來可期,然而在這個時候,卻發生了一件事情,

使得琅威理與北洋水師高層決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長崎事件”。1886年7月16日,北洋水師造訪日本長崎,可水兵剛要離船上岸時卻遭到日本暴徒的襲擊,釀成北洋水師水兵五人死亡的流血衝突。憤怒的琅威理當即就要為手下的士兵報仇,將日本長崎港轟碎,奈何,當時清朝政府腐敗怕是,一味求和,李鴻章知道此事之後非但沒有追究,反而當成沒發生過一般。後來,在數次與清朝政府高層發生衝突理念不合後,琅威理這個直爽的軍人選擇了辭職。

北洋水師的英國功臣,身先士卒卻被清廷掃地出門,釀成甲午戰敗

而琅威理的辭職,李鴻章等清朝高官非但沒有挽留與可惜,反而暗地裡送了一口氣。原來他們早就忌憚與琅威理在北洋水師艦隊中的說一不二,畢竟是外國人,清朝官員們抱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一直想驅逐琅威理出去。他們的目的最終還是成功了,了卻因此葬送了整個北洋水師艦隊的未來。在後來的甲午海戰中,在清朝海軍高層的瞎指揮,亂操作之下,葬送了幾乎全部的精英,以至於的清朝海軍自此一蹶不振。這時候想念琅威理的清朝高管們追悔莫及,每每想起如此英才竟被他們的蠅營狗苟給趕出了門外都心裡絞痛。甚至於光緒帝都親自寫信,希望琅威理回到清朝重新任教。琅威理因為想念當初自己締造的海軍將士們,倒也願意不計前嫌,可惜被英國外交部阻攔。

直到1906年12月15日琅威理去世,憂心局勢的清朝高官們都忍不住嘆息後悔,那些曾經經歷過甲午海戰的北洋海軍殘存士兵們為之痛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