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毀滅一切,為何這個日本女孩離爆炸點僅260米,卻得以倖存

我們知道,原子彈爆炸時的威力,要比常規的TNT炸藥強大太多,一克重量的鈾裂變所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兩公斤TNT炸藥爆炸時,所釋放破壞能量的一萬倍。


原子彈爆炸之初,爆炸中心周圍會形成超高溫環境,這種高溫不僅能讓一切生命體瞬間化為空氣,迅速膨脹的空氣,還會變成強大的高壓衝擊波,摧毀周圍一切生物、建築。

不過,當年美軍投在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距離爆炸中心僅260的位置,有一個日本女孩卻僥倖活了下來,她就是當年19歲的廣島銀行女職員高倉秋子。

原子彈毀滅一切,為何這個日本女孩離爆炸點僅260米,卻得以倖存

(世界第一枚原子彈“小男孩”)

既然原子彈連人都能氣化,那麼高倉秋子是如何躲過這場無妄之災,得以倖存的呢?

一、“小男孩”來襲

1945年8月6日早晨,日本的西部港口城市廣島,又開始了一天的喧鬧,雖然因為對外戰爭,經濟不景氣,但生活還是要繼續,人們買菜,上班,整個城市忙碌而勿勿。

雖然戰爭後期,東京、大阪等大城市,持續遭到美軍戰機的轟炸,但軍事重鎮廣島卻一直安然無事,沒有受到轟炸的侵擾,這裡的人們早已不再提心吊膽。

原子彈毀滅一切,為何這個日本女孩離爆炸點僅260米,卻得以倖存

(廢墟上的廣島)

8點鐘時,高倉秋子邁著輕快的步伐,步入廣島銀行,開始一天的工作。8點10分時,她進入金庫,清點和準備即將送往各營業網點的現鈔。

幾分鐘後,美軍飛行員奧多.範柯克所駕駛的飛機,投下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

核彈落在了距離廣島銀行260米的街上,隨著爆炸的發生,在一陣灼眼的強光中,巨大的衝擊波將金庫中的高倉秋子,摔向厚厚的牆壁,她當即昏了過去。

原子彈毀滅一切,為何這個日本女孩離爆炸點僅260米,卻得以倖存

(核爆蘑菇雲)

二、核爆後的夢魘

不知道昏迷多長時間後,高倉秋子甦醒了過來,和她同時倖存的還有另一名女同事宇佐美本江,兩個女孩從東倒西歪的銀行大樓廢墟中爬出來,發現平時熱鬧的街道上一片死寂,空無一人。所有的建築物都面目全非,她倆相互攙扶著,向政府大樓方向走去。

一路上全是傾倒的房屋瓦礫,還有隨處可見血肉模糊燒焦的屍體,政府大樓也已不復存在,看見一個人,兩人就這樣驚恐萬分地躲在廢墟的角落中,不知所措。

直到第二天早上,一個尋親者發現了她們,遍體鱗傷的她們才得以獲救。

原子彈毀滅一切,為何這個日本女孩離爆炸點僅260米,卻得以倖存

(被毀滅一切的廣島)

高創秋子被家人接回倉島橋老家,在媽媽的細心照料下最終存活了下了,但是和她一起躲過原子彈爆炸現場的宇佐美本江,卻因傷勢過重,不幸去世。

廣島已經淪為一片禁地,銀行就此歇業,高創秋子身體康復之後,只得留在倉島橋,在一家託兒所,從事少兒老師的工作,幾年以後,她與一家寺廟的主持結婚,並有了自己的孩子。

原子彈毀滅一切,為何這個日本女孩離爆炸點僅260米,卻得以倖存

(核彈爆炸時高溫氣化的人形痕跡)

三、倖存的原因

多年後,專家們進入爆炸現場,調查發現,高創秋子和宇佐美本江之所以沒有象其它人一樣被氣化,或是撕成碎片,完全有賴於銀行金庫中,厚重水泥牆的保護。

出於安全的考慮,在建造時,金庫的牆壁要比一般建築厚數倍,還考慮了地震等因素,因此不僅抗外部衝撞,層層厚牆還抵擋住了核爆的衝擊力和高熱量。

經過分析,高倉秋子所處金庫承受住了150噸的爆炸當量,再加上高倉秋子正好處在牆角,所承受的衝擊破壞進一步削弱。

原子彈毀滅一切,為何這個日本女孩離爆炸點僅260米,卻得以倖存

(爆炸現場救援)

高倉秋子的倖存,還和她的幸運有關,在被衝進金庫的餘波大力拋起後,如果不是臀部和後背著地,而是後腦撞在牆上,那麼她也難以存活下來。

而處在街道空曠處或是普通建築中的民眾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不少人被核爆時的高溫瞬間氣化,在堅硬的牆壁或是路面上,留下了大量人形氣化的印記。埋在廢墟中的人了也大多被壓或窒息而死。

據事後統計,在“小男孩”爆炸方圓500米內,僅有12人得以存活,但是這些人後來無一例外地患上了癌症。

原子彈毀滅一切,為何這個日本女孩離爆炸點僅260米,卻得以倖存

(老年的高倉秋子)

高倉秋子在切除脊柱瘤後,只能以輪椅為伴,她還被檢出骨髓異常,極有可能引發白血病,而在核爆中心2公里範圍內的倖存者,都受到白血病綜合症困擾。

所以說,距離“小男孩”原子彈爆炸中心僅260米的高倉秋子,能倖存逃過一死,除了牆壁的庇護,及時的救助,還和她堅強的生命力及好的運氣有關。

晚年時,高倉秋子成為反戰和平宣傳大使,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