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鶴年堂中醫醫院張大寧院長:論“帶瘤生存”(下篇)

“帶瘤生存”,對於醫患兩個方面,都是治療觀念上的一個大轉變。觀念變,天地寬。正視“帶瘤生存”,勇於“帶瘤生存”,樂於“帶瘤生存”,就會在醫者和患者的面前展現出廣闊的治療前景。

觀念轉變的重要意義在於:打破對癌症認識的傳統誤區,由片面的認識轉變為全面的認識,由局部的認識轉變為整體的認識,由治標轉變為標本兼治,從而增強責任感、自信心,從根本上打破中西醫的分離,調動一切治療手段於臨床,針對病情實現有效治療手段的最佳組合,不斷提升治療效果。因為,承認“帶瘤生存”,並不等於深刻領悟了“帶瘤生存”的內涵。其內涵在於:從治療癌症一開始,就要立足於使用有效的中西藥物修復被癌細胞破壞的機體免疫系統,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恢復機體內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動態平衡。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帶瘤生存”。

因此,對於醫者,要熟悉和掌握現有各種治療手段和藥物,要切實準確地掌握病情及其變化,做到全程控制、綜合施治。人類抗癌,歷史悠久,但真正科學、有效的治療,是科學發展到上個世紀初才開始。手術、放療、化療、中醫中藥等各種療法在近百年的時間裡,不斷在實踐中發展提升療效,已到難以再提升的地步。21世紀的新療法、新藥物才剛剛開始進入臨床、進入市場。最終攻克癌症的醫療技術手段和藥物的出現尚須假以時日。因而把各種傳統的、新創的治療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揚長避短,綜合施治,是進一步提高療效的最佳選擇。醫者要這樣做,患者“帶瘤生存”並不難。

例如,患者廖某某,女,現年71歲,病歷號960**** 。1994年6月體檢時發現AFP>800mg/ml,B超提示:右肝癌門靜脈栓形成,肝多發性囊腫。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確診為“原發性肝癌”。當年7月行肝動脈插管化療加栓塞治療一次後,AFP降至400mg/ml。醫生建議再服中藥 。同年9月開始服用“ 百草 ”中藥,1996年4月10日複查,AFP降至<50mg/ml,恢復正常 。持續服用中藥8年多,患者精神食慾均好,自覺無不適,能從事家務勞動。介入治療加中藥,使患者的癌灶被控制,病情穩定 。

又如患者田某某,男,現年65歲,門診號960****。1994年12月在北京軍區醫院就診右上頜竇眼眶漿細胞瘤,確診為上頜竇癌,進行療後於1995年4月到“ 百草 ”門診接受中藥治療 。放療加中藥使患者症狀明顯好轉 。經1996年到2001年持續6年行CT複查,結果顯示均無復發轉移 。目前仍在服藥鞏固療效,生活同常人 。

對於患者,正視“ 帶瘤生存 ”,樹立“ 帶瘤生存 ”理念,有利於正確認識癌症,消除恐懼感和自卑心理,培養健康心態,增強戰勝癌症的勇氣和信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現代科學揭示出“ 基因突變 ”是致癌的根本原因,是分子生物學理論的說明,並不排斥中醫關於腫瘤的描述。宋代《聖濟總錄 》認為,“瘤之為義,留滯而不去也。氣血流行不失其常,則形體和平,無或餘贅 。及鬱滯壅塞,則乘虛投隙,瘤所以生 。”氣血流行“ 鬱滯壅塞 ”,是致癌的原因 。雖然停留於表象的判斷,並非沒有道理 。由於科學技術發展程度的限制,傳統中醫學不可能透過腫瘤的表象認識到免疫機制、基因組合的內在原因。

然而,氣血流行“ 鬱滯壅塞 ”,對免疫機制的負面影響,成為基因突變的因素之一,則是可以肯定的。心態是否健康良好,精神狀態如何,直接影響著癌症的治療,已是不爭的事實。來“百草”就診的患者中,大多能正視“帶瘤生存”,勇於“帶瘤生存”,因而心態良好,精神振作,治療效果也很明顯。

例如患者劉某某,1996年1月進行乙狀結腸切除術,術後病理:結腸息肉惡變。1997年1月又行右乳腺癌根治術,病理:(右乳)單純癌,周圍淋巴結13/22轉移。術後曾行放、化療。1998年4月X光片左右第3、4前肋腋側病理性骨折,診斷:乳腺癌骨轉移。1998年5月就診於本部時,右胸、腋區疼痛劇烈,胸絕悶,活動則加劇。應當說病情是相當嚴重的。但是,劉澤芳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在很困難的條件下還堅持體能鍛鍊和飲食調養。服中藥後疼痛逐步緩解,體重增加。1999年10月複查骨掃描,僅右前4肋點狀放放射性濃聚,未定性。目前患者堅持服中藥,堅持按計劃進行體能鍛鍊和飲食調養,生活得有滋有味。

“帶瘤生存”,不僅僅是生存,是活下去,而且要講生存質量,講生活質量。

生活有樂趣,才能有質量。癌症患者也要追求生活質量,才能變被動治療為主動治療,為提高療效創造良好的精神環境和心理環境,即內環境。患者擁有了良好的內環境,又擁有治療康復的良好外環境,內外協調,相互作用,就能使藥物治療康復的效力發揮到極致。“帶瘤生存”而治癒,並非是不能實現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