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恐怖片",消費可以抵禦死亡恐懼嗎?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這就是我們,不管什麼年齡,都在一起等待付款的地方,我們的購物車上裝滿了色彩鮮豔的貨物。隊伍緩慢地移動使我們滿足,讓我們抽空瞧瞧架子上的小報。只要不是食品或者愛,我們所需要的一切,這兒架子上的小報中應有盡有。

超自然和外星球的故事,神奇的維生素,治癌的特效呀。對於名人和死者的迷信和崇拜。"


——《白噪音》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1949年,奧威爾回顧歷史,暢想未來,寫下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試圖用"預言"的方式,為人類描繪一個極權的恐怖社會。

1985年,唐·德里羅依舊懷著"預言"式的,對未來社會的悲嗆,用《白噪音》,試圖把摸不透風充斥在人類社會每個角落的"現代恐怖"原貌,呈現給每一個沉淪的"美國人"。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如果總結歷史,就會發現,其實"歷史是個輪迴",從1985年到現在,只約莫一代人的距離,現在去翻閱當時的歷史,或許可以很神奇地看到我們即將到來的"未來"。

而當時正在發生的動盪、混亂與對死亡的恐懼等樣貌,又像是在看我們經歷的過去,就像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一樣,是的,《白噪音》的故事,或許就是我們的現在,以及快到的"未來"。


其實《白噪音》的故事,用最簡單的概括就是,一場由化工廢料洩露導致的"空中毒物事件",以及在此前、後一段,對死亡恐懼、消費主義、媒體報道的預言式探討。

時隔35年,正在"災難"進行時的我們,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對我們現實的警示與寬慰。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熱搜麻木人心,消費沉淪靈魂

白噪音,這種似乎遠離我們生活的聲音,在那個年代的電視裡和收音機裡,被放大。

作者德里羅說,死亡是一種白噪音,它無處不在,它就像是一切聽不見的噪音,以及日常生活中把故事裡"人們"淹沒的各種聲音,如無線電,電視以及微波爐等發出的噪音,於是他寫下這本《白噪音》。

他在一次訪談中談到:

"我在國外生活了三年,當我1982年回到這個國家的時候,我開始在電視上我注意到以前沒注意的事情。就是每天的有毒物質洩漏——通常就是新聞,天氣預報,然後就是有毒物質洩漏。這是一個甚至沒人提到過的現象。它只是一個電視上的現實。似乎只有那些親身被捲進這樣的事件中的人們才被它們影響。甚至沒有人談論它們。這就是寫《白噪音》的動力之一。"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於是,正如故事裡的前一部分,作者德里羅,對"我們"輕易接受電視裡不斷報道各種"災難",卻因此讓這成為一場爭奪注意力的隔屏"遊戲",於是人心不免開始麻木,畢竟,你能說得出哪件比哪件更重要?

正如現在我們一睜開眼,就被塞滿的"熱搜"一樣,那些諸如火災、車禍、戰爭、性緋聞、校園暴力等等"災難",每一件都顯得如此觸目驚心,不可原諒。

但說到底,除了觸動一時的強烈情緒,比如憤怒的同情心,以及痛心哀悼之外,然後呢?

卻是沒有"接下來"的下文。

是的,十分鐘更新一次的熱搜,讓你目不暇間,如記憶只有七秒的金魚一樣,轉瞬就忘,然後繼續悲天憫人般對著下一個"熱搜"開始氾濫同情。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更可怕的是,正如開頭的瘋狂"消費主義",無孔不入融入生活的風靡一樣,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漸漸被不自覺地裹挾著,適應著"前進"。

於是一場名為"對抗死亡恐懼"的"消費對抗"恐怖片,不知不覺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上演:

不開心了,可以買買買,讓自己開心起來;

失戀了,與親人吵架了,和朋友鬧彆扭了,可以買買買,取悅自己;

學習好累,工作太辛苦,帶孩子好折磨,也可以買買買,算作給自己的補償;

甚至,感到精神空虛了,還是去買買買,讓這些填滿"空隙";

最終,人到中年(老年),開始對必定到來的死亡,產生恐懼了,最終解決的辦法,還是買買買,因為這樣可以忘記這個"事實"。

於是,這場"買買買"的瘋狂消費行為,成為我們生活的"唯一"目的,畢竟,它甚至可以讓人忘記恐懼,"對抗"死亡。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故事裡處於80年代迅速掀起的物質浪潮裡,被後工業社會包裹的"主角"傑克,就是如此。

多不勝數的各種"美麗"商品,充裕到"浪費"的物質財富,電視讓千萬人沒有了地理的距離,科技的進步讓人"十指不沾陽春水"般快活地生活著。

商城,在傑克眼中是個神奇的"大傢伙",每每提著滿手,滿車的購物袋歸來時,那種代表著財富和美好生活的,窮人"永遠"無法體會的安全感和滿足感的意義,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夢想成真。

但作者德里羅想說:

"我終於明白了媒體是美國家庭中一股首要力量。它是封閉,獨立,自指的。它就好像是我們起居室中降生的一個神話。就好像是我們夢境和潛意識裡感受的某樣東西。"

是的,所有的這些,都是一種浮在表象的安全感滿足,不僅掩埋了人們對災難和死亡的恐懼,更是滲透入人們深層次意識裡的"瘋狂消費主義"廣告標語。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就像是現在"正在進行時"的我們,因為災難暫時"消失",於是重歸原來似"光怪陸離的加州生活"一樣,開始一如之前,故事裡通過看電視,聽廣播去無休止地談論"遙遠"的災難。

而現在的我們,通過熱搜(媒體)同樣去討論"不近"的災難,同樣的沉淪(沉浸)在輕鬆便捷,高科技的生活方式,與先進的現代文明裡不可自拔。

(細思極恐)畢竟:

"泥石流,灌木林火,海岸水蝕,地震,集體屠殺等等,只有災難會吸引我們的注意,我們想得到他們,需要他們,依賴他們——只要他們在別處發生。"

想想看,每每災難發生之後,是不是"全世界"只剩下兩塊地方——我們生活的地方,以及媒體(熱搜、電視等)給我們看的地方。

然後看到的開始悲天憫人的同情心氾濫地"轉發",然後留下諸如"加油"、"別放棄"之類的話,好似這樣做,就可以傳遞關懷與愛的力量一樣。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可是,真的如此嗎?

下一秒,我們不會再被另一個諸如明星緋聞、醜聞,亦或更大(小)的災難轉移注意力,又來一次"愛的轉發"?

不過,至少,可以看到整個"我們的社會"裡,被營造成一個溫暖而充斥正能量的氛圍,還是很正面的。(不管真實的人心,是如何麻木。)

算是一種再次強調的"預言式"警示,不要輕易讓"熱搜"麻木我們的心;

同樣,更不要把一切"不開心",寄希望於買買買的瘋狂消費主義,去驅趕煩惱。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被隔屏的"災難遊戲"

正在上演一場"在身邊"的生活"恐怖片"

之所以這本《白噪音》被評論家譽為"美國死亡之書",正是故事的核心是講一場由化工廢料洩露導致的"空中毒物事件",而前一部分的"平淡而美好"的生活,正是"災難片"常用的前後對照法的鋪墊。

越是平淡美好如畫卷一般,理所當然的幸福生活,越是把後續滅頂一樣的"災難",襯托地那麼無力而無奈。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作者德里羅不會用"低級而爽"的"白雪公主"童話的方式:比如讓一個幾千萬寵愛於一身的白雪公主式幸福,瞬間在隱隱興奮等待美好事物被毀滅的"局外人"(讀者)的期待中,脆弱地結束。

而是把一整個如3D畫面的戲劇場景,套入真實的生活中,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沉浸,不可自拔,好似故事裡的生活,就是我們真實的生活一般,或許,也的確如此。

那些用消費填滿的一切"負能量"的生活空隙,那些明明慕名而來拍攝"最美國的農舍之景",卻眼裡看不見"實際"農舍的我們,那些企圖用一切科技代替一切生活的我們,不正是故事裡的"人們"嗎。

活在"恐怖片"裡的我們,不跳出,比如來一場"身邊的災難",或許永遠不會意識到"消費社會的荒唐可笑"。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正如故事裡的"災難"化學毒物洩露一樣,城市裡的人都需要緊急撤離,而傑克從一開始的不以為然,因為收音機的報道和往常"遙遠"的災難熱搜一樣,於"高貴的人"是無關緊要的,也沒有被報道,所以"高貴的我"也不需要逃跑。

不要以為這個邏輯很荒誕,正如"前一段"時間的我們不是如此?反正還遠著,不在身邊,所以不需要戴那玩意。直到事態擴大,離我們越來越近,才開始真正重視(逃跑)。

可笑的是,傑克正因為在路上幫汽車加油時,暴露在空氣中兩分半鐘,就被"科學數據"判定他將在"數年後"死亡。(原文寫,判定死亡已經種在他身體裡,有點翻譯模糊。)

而所謂的"科學數據",僅僅是一系列"大數據"裡,諸如由人的歷史檔案中遺傳狀況,個人財產,體檢就醫情況以及心理資料,住院記錄等"實際記錄",來輸入名字、化學物名、暴露時間後的判定。

當"科學數據"取代人(醫生)的判斷,人的生死也被異化成了冰冷而"真實"的,看起來沒人可以逃避的數據。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更有魔幻般的"發聲",在難民區的人們,對著空白的電視機憤怒著,因為裡面沒有播放他們"真實"的災難,使他們自己都無法隔屏相信這是一場災難,而不是一如往常的只是"災難遊戲"。

真實與否已經不重要了,最真實的感受是,被"肯定"的數據帶來,近在咫尺對死亡的恐懼。

從此傑克再也不得安寧,定時炸彈般的被"植入死亡",往後餘生該怎麼辦?

"加入人群,就是為了抵禦死亡。脫離人群,就是作為個體的死亡冒險,即獨自面對死亡。這是人群到那兒去的最重要的理由。他們到那兒去加入人群。"

然而,想象中的"電影式災難片"並未到來,故事裡對誇張的災難描寫,淺嘗輒止,沒有衝鋒陷陣式的拯救人類,連起碼的拖家帶口拯救自我的對抗都沒有。

除了兒子來了一場所謂的"精神領袖"式出風頭的表演之外,生活很快歸於平靜,甚至連個像樣的,各以人震撼的受害者都沒有。

《白噪音》:如果生活是一部

是的,到最後,即使揮之不去的死亡恐懼,還是讓這個"幸福而平凡"的家庭分崩離析,但也是一種很自然的分離,正如日常生活中分分合合的男男女女的愛情與婚姻一樣,最激烈的不過大吵一架,亦或聲勢浩大的"肢體交流"。

說實話,這本《白噪音》真的看著心累,作者德里羅鋪墊和設計了這麼多激烈到難以解開的衝突,本以為會來幾段諸如家破人亡,鬥爭流血,以及科幻到超自然的驚險情節,卻發現,每每衝到頂峰,偏偏被及時懸崖勒馬,卡在中間,好難受。

但,正如最後的荒唐結局——兜兜轉轉之後,傑克還是孑然一身一樣。

或許作者德里羅想說的就是,不要以為我們的生活沒有那麼多驚心動魄,就理所當然地享受這種所謂,被隔屏的"災難遊戲",殊不知其實我們正在上演一場"在身邊"的生活"恐怖片"。

任由科技文明帶來的時代瘋狂消費主義,去抵禦必然到來的死亡恐懼。

如此,只不過自欺欺人罷了.....



寫在最後:

或許正如這次沒有如預計一般,出現的"報復性消費"場景一樣,太久了,我們被"買買買"洗腦,彷彿這就是生命唯一的目的。

按下暫停鍵後,再繼續前進的我們,或許可以從這本《白噪音》裡獲得早在35年前的"忠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