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里的职场学问

话说三国时益州有位名士叫彭羕,《三国志》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姿性骄傲,多所轻忽”,和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他在刘璋手下只不过是个书记员,却对同僚或上司的优缺点胡言乱语,最后激起了众怒,大家一起去刘璋那里告状,刘璋下令将其“髡钳为徒隶”。

三国志里的职场学问

刘备成都时,彭羕去拜见庞统,庞统很赏识他,法正也向刘备举荐了他。于是,刘备益州牧之后就让他做了州长助理。

彭羕虽有点小才华,但是在刘备面前根本不突出。因为刘备身边不乏诸葛亮,庞统这样的大牛,得到益州后又有法正,李严这样的奇士。然而,彭羕从一个劳改犯变成不大不小的州长助理,竟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毫不掩饰自己小人得志的嘴脸。

不久,诸葛亮“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听了以后,“察羕行事,意以稍疏”,注意他的言行举止,发现他确实职大于才,于是贬为江阳太守。

三国志里的职场学问

过于得意的人总是夹不住自己的尾巴,时不时的跟大家展示一下,这跟夹不住的尾巴就叫做傲气。傲气的人总是不受欢迎的,甚至还会招致妒忌。彭羕连续跌倒两次也正是个人性格使然。

得意时不知收敛的人,在失意时往往也是充满抱怨。彭羕再次被贬之后持续输出负能量,而且是向对上司忠心耿耿的下属抱怨,所以一开口就注定了这是又一出悲剧。

当他得知被贬了官,就跑到驻扎在边地的大将军马超那里发泄自己的委屈,更毫不顾忌的大骂刘备“老革荒悖,吾必有以报之。”更愚蠢的是彭羕还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虑也。”公开的劝自己同事造反。

马超就立即报告了刘备。刘备听了以后大怒,当即下令将彭羕投进监狱待审,这时候彭羕才悔之晚矣。

三国志里的职场学问

刘备向诸葛亮征询处理意见。其实诸葛亮心里很清楚,彭羕这个人虽说是“志大难安”,但也就是吹吹牛皮,发发牢骚,因此给出的终审判词也就是,彭羕只不过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人罢了,但是不能让他长时间留在团队里面,会造成不良影响,破坏整个团队团结。

其实我们都会有起起落落,尤其是在职场中,稳定的情绪才是第一位,如果能力全凭心情,态度飘忽不定,那么飞的越高也会摔的越重。所以,失意时多提醒自己保持状态,得意时多提醒自己谨言慎行。事业的提升很不容易,不要因为性格让自己的努力白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