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给予同理心,是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碍了父母的上班之路,孩子们的上学之路,留给父母与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陪伴。本以为家人们一定很享受这“悠长的假期”,但身边不少人都殷勤的盼望着孩子们去上学,他们能去上班,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家里小朋友们的种种“劣迹”让父母感到无力应付,焦虑不堪。例如:“为什么玩完玩具,无数次的强调回收,还是不能收回去?”“为什么好好的话不能好好说,都要通过吼的方式来传达?”“为什么要一件东西,非要弄到歇斯底里才算罢休?”“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主动阅读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经常让父母们感到焦虑,他们常常想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们,但发现往往不尽如人意,亲子关系一度遭到威胁。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出现一幕幕“母慈子孝”的感人画面呢?

谷卓老师的新书《蹲下来,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从“如何应用好同理心对待孩子,去成就孩子”破题,告诉我们只要应用好同理心,会让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自律又自信,会让父母和孩子都具备较强的情绪自控力,增进彼此的亲子关系。

蹲下来,给予同理心,是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

作者谷卓,是一名相信用生命感动生命的高中老师。求学历经中国台湾、澳洲、加拿大、荷兰的教育滋养,主修文学, 辅修中等教育,受过儿童情绪里和专注力的培训。潜移默化的成长背景与亲身体验多元文化,专写跨国教育观察与反思、在学生与孩子身上实践的教育方法、爱与关系。

书中告诉我们: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就是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去维系亲子关系;同时给予孩子共情关注,增加情绪控制力,时刻谨记“先同理、再讲理、再鼓励”的原则,相信我们的亲子关系一定会和谐幸福。

01 蹲下来,代表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我们是同频的

我们生存在一个“生涯不确定”的年代,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五花八门的事。但是孩子们的认知和抗压能力都有限,他们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面对,这个时候就需要作为教养者的我们蹲下来,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让孩子有感知爱的能力,能从容应对挑战和困难,也唯有这样,他们的内心才是富足的。当他们有了坚强的后盾,才有可能展翅飞翔。

诚然,孩子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孩子受到伤害时,培养孩子感知自己的内心感受,面对伤害时能展现“韧性”。作者谷卓的孩子Jivan曾遭到陌生小女孩莫名的“我不喜欢你!我才不要和你玩!”的语言暴力时,谷卓先将孩子带到远一点的地方,让孩子说出他的不舒服感受。

同时告诉孩子:“你不喜欢的东西或人,有别人喜欢,每个人都可以有不一样的感觉。如果你真的不喜欢,你可以小声地告诉自己,或放在心里就好,然后去找你真的喜欢的。你有权利不喜欢,但你不需要大声说出来,因为听到的人会很难过。”作者借着每件小事与机会,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明白诸多的处事之理:

“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都不可以把自己的自由凌驾在他人的权利之上,进而伤害了别人。”

之后告诉孩子:“因为我知道我很喜欢、很爱你。你很好、很重要,不会因为别人不喜欢你而改变。”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他的价值感不是建立在他人的言语中,确保孩子不成为让人受伤的人,并培养孩子感知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努力培养孩子能多一份同理心,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不说让人难过的话,我相信我们可以控制好自己的嘴巴,做一个温暖的人。”

同样在孩子成长的道理上,他会难免犯错。书中提到了关于犯错时教养的原则:视孩子犯错为最宝贵的学习经验!要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勇于道歉和承担之外,最重要的想说:“如何避免下一次”。这才是关键所在。

书中指出具体的实操做法:

第一步:语气—温柔而坚定;动作—蹲下来与他同高;眼神—平行而专注;

第二步:语言上不要出现责怪之意,而要体现“教育”,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负责”,从中吸取教训,培养他们拥有“改错的能力”,让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父母任何时候都是来帮助他们的,而不是要惩罚他们。

通过这样一步步的“试错”教养,让孩子明白,犯错不要紧,如何避免下次的犯错才是重中之重。

02 同理心,代表着我理解,我接受,我们慢慢来

书中提到的“i+1”鼓励法具有深远的意义。当Jivan第一次被爸爸强迫式地抱进海中时,孩子表现出了强烈恐慌,眼神在慌张中去搜寻妈妈来帮助他。妈妈用了“i+1”的方法,同理孩子的感受,循循诱导孩子,成功的让Jivan爱上大海,妈妈是如何做到的呢?

—让孩子隔着毛巾坐在沙滩上

—让孩子玩沙子

—妈妈牵着手走在沙滩上

—妈妈蹲下来,陪孩子去海边看看

—感知海浪拍打的感觉

—用脚丫踢水

—当海浪打到全身,连接旧经验,增添新感受,帮助辨别相似与不同。

作者与孩子从“一小步、一小步、慢慢来”开始,历经一个多小时,让孩子从拒绝到喜欢,相信此时的喜欢是真心的喜欢,与强迫之中可能久留在心里的阴影比起来,不是真的很快吗!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父母总是期望孩子一举成名,一步登天,他们的期望值总是很高,总是将焦点放在孩子与“自己的期望”有多远,而不是孩子已经往前跨进了多远。

因此请善用“i+1”鼓励法,别贪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去重视孩子的意愿,想干比逼迫干会有天壤之别,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起孩子们的信心,让他们做一件事情时确保能做到“大部分的i”,再鼓励多尝试一点看看,那么孩子将会有无限的潜能等待父母去挖掘。

作者谷卓除了为人母,还为人师。在面对学校霸凌事件时,对于被欺凌的学生,充分的给与共情,让学生了解她是愿意陪着他们一起修正自己,一起面对困难,让学生感受到是被她爱着和温暖着,以降低负面情绪不要否定自己的价值。让孩子充分了解到:“真正的掌声必须是来自于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能自我肯定,外界的掌声再多也没有用。”另外霸凌者也是给予共情关注,他们只是“迷途的小羔羊”,作为老师,她没有更多的责怪与惩罚,而且应用同理心,去感受他们的感受,去寻找出现校园霸凌这种行为偏差背后的原因,进而去救助他们,让他们能迷途知返。

03 情绪力,代表着真诚的心,感恩的心,我们不忘初心

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是作者与儿子Jivan因换衣服引起了“冲突”,妈妈因为儿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咄咄逼人,让妈妈终于忍无可忍了,但就在马上要变成“河东狮吼”的那一刻,妈妈那颗真诚的心告诫自己去感同身受孩子的处境,才能遏制怒火一步步通过温柔而坚定的语气与孩子交流,深挖孩子生气的根本原因,让孩子坦露心扉。

同时能平静的描述妈妈此刻的感受:“我说话时你不理我,我一开始会生气,但其实,生气一下之后,就会感到伤心,因为我很爱你,我很在乎你。”妈妈不忘初心的教育,让孩子逐步消化事情的前因后果与情绪变化。让儿子问出了:“我不动作你就会生气,然后会很伤心吗?”的问题,这时的孩子已经辨认出妈妈的悲伤情绪,激发了他的惭愧感,达到了控制情绪的目的,打开了彼此心灵之间的宝藏。

每一个孩子都是妈妈怀揣着美好期望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此当事与愿违的时候,请放下所有的暴力,别老想着要把孩子“管教成”我想要的孩子,而应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拉近彼此的距离,同理孩子的情绪,怀着感恩的心,守护在他的身旁,满足他对爱的希冀,直到他自己能够为他的情绪设立停止点,彼此之间才有机会进行对话,培养孩子自行练习情绪的管理,也才不至于挑起双方的对立。


本书通过作者与儿子的真实案例,展现了蹲下来,让父母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就能达到更好地共情关注,同时父母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建立起孩子的强烈归属感和感知爱的能力,一定会培养出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善良、博学、温文尔雅且具有社会良知的人。那么请从现在开始,蹲下来,给予孩子平等与信任,尊重他们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教出来,站在成就孩子生命的位置上完善他的人格;放下来,放下对孩子过分的“期许”,给予同理心,一切慢慢来,让我们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之上,手牵手共同走向幸福美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