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茶不是茶,絲絲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在眾多老北京小吃中,茶湯應該是最有儀式感的了。一把一米來高冒著熱氣的大銅壺,擦得鋥光瓦亮,壺身有金龍纏繞,壺嘴恰是龍頭的位置還,還有兩支顫顫巍巍的紅絨球。沖茶湯堪稱一場藝術表演,滾燙的開水從龍嘴處噴湧而出衝入碗中,勺子攪拌兩下,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湯就遞到了吃客手中。

叫茶不是茶,絲絲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沖茶湯不光是門手藝活兒,更是個體力活兒,沒膀子力氣還真拿不起著大龍壺。先是溫水打底把糜子面攪開,攪拌均勻後一手端碗,一手扶著壺把兒,水要45度角砸下去,隨著開水的流出不斷變化距離。這舒展嫻熟的技術沒個幾年,真心上不了檯面,否則不是燙著自己就是得燙著客人。

叫茶不是茶,絲絲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北京人習慣把油炒麵兒叫做茶湯。傳說中的茶湯起源於明代宮廷的御膳內。明人沈德符在《野獲編》中稱:“京師向有諺語云: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蓋譏名實之不稱也。”,將文武與藥方食品相提並論,說明此時茶湯在京已有聲譽,可見其盛行程度。不過您可別被它的名字給騙嘍!茶湯跟咱們平時喝的茶可是半點關係都沒有,只不過因為它的食用方法需像沏茶那樣,以沸水衝開,所以被叫做茶湯。

茶湯歷史悠久,本是明代宮廷茶點,素有“八寶”的美譽。這八寶跟八寶粥那八位可不一樣,那八位基本上都是豆子!茶湯裡的八寶主要是山楂條、青紅絲、葡萄乾、核桃仁、瓜子仁等果料,吃起來綿軟香醇,有水果的清甜氣息。

叫茶不是茶,絲絲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您知道,這小吃啊,向來是不能安分守己地藏在深宮內院的。後來民間也開始效仿喝茶湯,清代《都門竹枝詞》中有一句“清晨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舊時老北京人的早點飲食圖景。你想啊,每天早上起來,老北京的老少爺們、大姑娘小媳婦們,把炒好的糜子面加入紅糖,用滾開的沸水一衝,撒上剛才提到的那八位,什麼山楂條啊、葡萄乾啊、核桃仁啊等等、等等,用現代營養學等觀點看,這不就是每日堅果嘛!古人誠不欺我哉!

《故都食物百詠》中有一首歌詠茶湯的詩:“大銅壺裡熾煤柴,白水清湯滾滾開。一碗衝來能果腹,香甜最好飽嬰孩。”。在它的註解中進一步詮釋道:“茶湯有擺攤者,有挑擔者,其唯一之標識,則大銅壺是也。此物尚甜,鹹食者殊不見,小兒多喜食之。”寥寥數語將茶湯的美味、衝食方法、經營方式說得清清楚楚。用現代話說呢,就是過去賣茶湯有開鋪子賣的,也有不怕城管擺攤兒賣的,還有挑擔子賣的,要是擱現在可能還有騎電瓶車賣的;不營什麼形式,都用糜子面加涼開水調成糊,再用一把壺嘴為龍頭造型的大銅壺,燒著滾燙的開水,來沖茶湯,最後加糖及蜜餞拌制而成。

叫茶不是茶,絲絲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挑挑兒賣茶湯的費點兒事兒,老闆挑個挑子,一頭是那把大龍壺,一頭是帶玻璃罩的櫃子;櫃子裡用大青花瓷盤盛著油炒麵和油茶,上面撒著各種輔料,櫃子裡放碗、勺。茶湯分葷、素兩種,區別只在於炒麵所用的油上。葷的是用牛骨髓油,素的是用清油。

叫茶不是茶,絲絲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那麼茶湯為什麼如此好喝呢?接下來是原材料掃盲時間。

糜子,我國最為古老的穀物之一,也叫襟、稱子、赤黍,《呂氏春秋.本味》說:“飯之美…..陽山之際,南海之糜。”秦人李斯在《倉頡篇》中解釋說:“際,大黍也,似黍面不粘,關西謂之糜。”。茶湯就是採用上好的糜子面製成的。糜子外表看起來很像小米,淡黃色,研磨成細粉後可製成可口的糕點。其味美,還有止瀉、利煩渴、除熱、治咳、逆上氣的功效,簡直就是乾糧界的全能選手。因此,常喝糜子面做成的茶湯對身體是大有好處的。可惜因為糜子產量不高,種植範圍又十分有限,現在市場上的供應量非常少,所以市面上不少茶湯都不是以糜子面為原料的,味道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叫茶不是茶,絲絲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後來改編成了經典的影視劇其中還原了賣北京小吃的商販沖茶湯的場景。一座(不能用“只”來描述了,小茶壺們顏面掃盡啊!)盤有游龍的、重達40公斤的大銅壺,龍頭壺嘴不停地冒著熱氣,頗有騰雲駕霧的王者之姿。精緻的小瓷碗裡裝好了調配好的茶湯粉,用霸氣十足的銅壺裡的滾水一衝,即成一碗黏稠香濃的茶湯,一股幽香伴著嫋嫋的熱氣緩緩升起。

叫茶不是茶,絲絲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沏茶湯之美就在於熱水注入瓷碗的一瞬,剎那間,優美的水線以完美的弧度直達碗內,茶湯就在瓷碗內一邊翩然起舞,一邊低吟淺唱。在寒風凜冽的冬天,喝上一碗熱乎乎、甜絲絲的茶湯,讓熱氣長驅直入地抵達身體內部,那感覺遠勝於暢飲醍醐仙漿,千言萬語都難以描述清楚。

捧一碗清亮杏黃的茶湯在手,口中熱氣盪漾,香濃的氣息瞬間佈滿舌尖。那不是兒時朦朧的回憶,而是真實的當下。




• END •


文章觀點不代表本號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