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囊腫,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

1、 腎囊腫是如何形成的?

腎囊腫形成初期,與腎小管相通。當囊腫>2mm時,就會與腎小管脫離,成為一個閉合性的腔隙,裡面充滿液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逐漸長大,形成體積較大的囊腫。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上皮外的細胞發生改變,基底膜變薄或變厚、還要炎性細胞浸潤。現在存在很多囊腫形成的機制假說,比如“細胞骨架異常”、“基因突變”、“細胞成熟停止”等,但形成過程基本類似,只是始動因素尚未明確。

2、 腎囊腫,會有什麼症狀呢?

腎囊腫,通常無明顯臨床症狀,通俗講就是不痛不癢,很多人是在健康體檢或是因為其他疾病做B超、CT檢查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但有些人因為囊腫巨大壓迫腎臟,表現為腰痠、腰痛,甚至可以在腰部摸到包塊。也有些人以為外傷或囊腫自發性破裂,表現為腰痛、甚至血尿等症狀。

3、 腎囊腫是如何診斷的?

因為腎囊腫多數沒有症狀,所以通常情況下都需要依靠影像學檢查。

首選B超檢查,具有無創、簡單、經濟等優點。一般1.0cm以上的囊腫都能發現。典型表現是囊腫輪廓鮮明,囊腫呈圓形或橢圓形,囊液清亮,呈無回聲液性暗區。但是因為有漏診或誤診的概率,所以需要進一步行CT或MRI檢查。


腎囊腫,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

超聲下所見到的腎囊腫


腎囊腫,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

CT下所見腎囊腫:與周圍腎實質界限清楚,囊液密度和水相近,通過強化區別囊內是否有分隔、鈣化以及實性成分

4、 腎囊腫是不是 腎癌?

腎囊腫可以成為腎囊性腫瘤,但不一定是惡性的。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良性腎囊腫。

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區別:

增強CT:主要依據是囊腫壁的厚薄程度、有無分隔、有無鈣化、有無實性成分以及增強後是否有明顯強化表現來進行腎囊腫的Bosniak分級。,將腎囊腫分為單純性囊腫(I、II型)和複雜性囊腫(IIF、III、IV型), 一般單純性囊腫,手術後病理為惡性的概率很低;但III型和IV型腎囊腫,如果CT表現是囊壁厚薄不均勻,增強後有強化,可伴有囊壁結節或鈣化,且有“快進快出”的特徵,那就要警惕是不是囊性腎癌的可能。

所以,為什麼我們在門診看到B超報告上寫著有鈣化和分隔的腎囊腫,會建議進一步做增強CT或MRI檢查。

腎囊腫如果沒有壓迫腎實質或腎盂輸尿管,不影響腎功能,也沒有感染、出血或惡變,是不需要手術治療的。

上述分型中,I、II、IIF型腎囊腫,無論大小,都可以隨訪;但部分人如果有腰痠腰痛症狀,確是腎囊腫引起的,則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但如果是III、IV型腎囊腫,則建議儘早手術治療。

(1) 經皮穿刺抽吸囊液:對於部分單純性腎囊腫可以考慮該方法,但容易復發,複發率在30%-75%。

(2) 經皮穿刺抽吸囊液+注入硬化劑(無水乙醇、50%葡萄糖等):適合於直徑>5cm的單純性腎囊腫,老年人或不願外科手術治療的人。但這種方法也有較高複發率

(3) 外科手術:可以是開放手術,也可以選擇腹腔鏡手術。腹腔鏡囊腫去頂減壓術,是目前較為普遍的治療腎囊腫的微創手術方式。當然隨著射頻消融、微波消融等技術的興起,也被逐漸運用到腎囊腫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